1. 是挑衅还是挑畔呀
没有挑畔 是 挑衅
送你一篇文章
挑衅与挑畔
1969年,“**”正处于“工人阶级领导一切”,进行“派别大联合”阶段。我所在的文史研究所属于“砸烂”单位,全体被关进“学习班”审查。期间发生了苏联军队向我珍宝岛挑衅事件。全国人民一时间同仇敌忾。各单位纷纷举行声讨大会。会场无论大小,都用白纸黑字打出“愤怒声讨苏军向我珍宝岛挑衅誓师大会”的横额。
主持人是“工宣队”的头,某工厂一个“不学有术”的家伙,此公有三大爱好:一好打扑克,二好训人,三好“热爱”女同志。他的开场白是别人写好的稿,念起来颇为义愤填膺。但就是老把“挑衅(XIN)”念成“挑畔(PAN)”。
“衅”这个字平时少见,工人师傅读错本无所谓。但却给下面的发言者出了难题。
研究所的人全都是大学以上学历,又天天听大喇叭广播,人人都知道“挑衅”不是“挑畔”。但要念成“挑衅”,不是明摆着向工人阶级“挑衅”吗?
第一位发言的是造反派头头,是天天与“工人阶级”在扑克桌上“战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的,他便声若洪钟地念挑“畔”。大家谁也不敢趁机攻击,因为人家是“领导一切”的。
第二位发言者是与“造反派”对立的“保守派”头头,他便故意强调地念挑“衅”,明显带有与对方较劲的含义。
住下便成了难题,“造反派”明知该念挑“衅”,可是念挑“衅”不仅与工人阶级闹对立,还有背叛自己头头的意思,于是便硬着头皮念挑“畔”。
马上有人跳起来发言:“在我们严正抗议苏军在珍宝岛挑衅的庄严时刻,居然有人公然窜改党中央的指示,故意把‘挑衅’窜改为‘挑畔’,这是何等居心。一字之差,便见出某些人的狼子野心,何其毒也。”
正当造反派的“挑畔”被揭露而陷入狼狈之时,造反派中的一位研究古文字的家伙跳上台,坚毅地说:“我从古文字学的角度讲一下,“衅、畔”乃一声之转。刚才队长读的正是古音,有什么错?”
台下顿时轰然大笑。接着两派便唇枪舌剑地争吵起来,针尖对麦芒,乱成一锅粥。工宣队只得宣布散会。
那时的“臭老九”真是被改造得毫无尊严了。好在我那时既不是“造反派”,也不属“保守派”,而属“帝修反”系列,只能列席受教育,无资格上台宣誓,因此也便躲过了这“挑衅”与“挑畔”的一劫,只作壁上观,至今记忆犹新。
伟大领袖曾教导我们说,知识分子不是“皮”,而是“毛”,它必须附在某个阶级的“皮”上。“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曾经是革命党的汪精卫,后来“附”了日本侵略者,人称“附逆”,落得可耻下场。“**”期间,向“四人帮”附逆的太多,无法追究。甚至由于投鼠忌器的关系,不但没让这些人“灵魂深处爆发革命”,大部分人都通过“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机会,钻到党政部门工作了。这些人就成了后来贪污腐败的温床。
呸!没骨气的人!
2. 俗世奇人张大力的结尾怎样写更好,写一个例文
结尾怎样写,是一个开放题,需要有自己独特的(与作者不同的)态度和观点。原文基本上已经很好了,意味百出又不拖泥带水,要是加缀情节就画蛇添足,要是减少字句又往往难以尽意。要是改了结局,比如说人家最后给了钱了,或者大家一起乐呵着吃酒去了,都既破坏了传奇色彩,又失掉了作者原文妙意(解释见下文。)老师不二到一个程度不会出这种题目。
人家摆石锁作招徕本来就没打算给任何人一百两——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了。但是因为知道有张大力这个厅葩在,所以老早就在下面预刻了那一行字。这赏一百两的话原是自夸石锁,并不是真要赏大力士,言在此而意在彼;但是这话让张大力这种力大的人看见后却觉得是一种挑畔,而下面一行字则巧妙地挽回了这种唐突,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局面下高调恭维了张大力的力气。而张大力举石锁本来是对挑畔的一种回应,受到这样的恭维后得到满足,也就不在乎要钱的话了。这篇文章明是写张大力力气大,实质上又表现了市井人民在社会交流中的机智灵活,以及平凡人之间丰富的个人情感意识。
3. 演讲搞怎么写
看看这个演讲稿在写吧!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回看历史 振我中华》。
历史的风,吹翻起六十八年前的那一页。在我的眼前,历历浮现出,那冰雪覆盖的1935年,那悲痛岁月里的冷嗖嗖的日子。日本帝国主义大肆张开它的魔爪,伸向了我中华的心脏:华北大地;而此时,卑怯可笑的国民党政府,却居然畏于帝国主义的淫威,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来满足一时的苟且偷安。
我感到了卖国者的卑鄙与可耻。
中华民族,你,陷于内忧外困之中,你的尊严倍受挑畔,你的躯体将被蹂躏。
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总是默默企盼:企盼奇迹诞生;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总是默默祈祷:祈祷我们的民族,能够转危为安,能够走出泥泞与困境,驱散开这漫漫的黑云。而让我,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最感骄傲的事情是:我们从来没有失望过一次。在倍受屈辱的民族的背后,总有我们中华的优秀儿女挺身而起。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的领导下,6000愤怒的北平人们走上街头,高举着正义的旗帜,奔走呼告,勇敢地向卑鄙的暴虐宣战,向怯弱的卖国宣战。
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我们优秀的中华儿女,你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民族的脊梁;如果,如果我们的民族,没有你,它的生命将是如何的暗淡,它将会走向何等可怕的深渊啊!你以你坚毅不挠的行动,告诉所有的居心可怕的人们:中国人是不可辱的,中华民族是不可辱的。中国人将为国而声、为国而战、甚至为国而死。
4. 侵华日军向中国挑畔是什么时间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
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
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
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
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