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字的拼音怎么写
“字”的拼音为:【zì】释义: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
汉字。字符。
字母。字典。
字句。字里行(háng)间。
字斟句酌。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字。
篆字。颜字。
柳字。欧字。
赵字。书法的作品:字画。
字幅。字的音:字正腔圆。
人的别名,亦称“表字”,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字号”。合同,契约:字据。
旧时称女子出嫁:待字闺中。生子,乳,爱:字乳(生育)。
字孕(怀孕)。组词:生字 [ shēng zì ] 没有学过的字;不认识的字。
写字 [ xiě zì ] 书写文字,题字。明代职司抄写的低级官员。
字画 [ zì huà ] 书法和绘画。一个字的笔画。
练字 [ liàn zì ] 推敲诗文中的用字遣词。练习写字。
识字 [ shí zì ] 认识文字。汉字 [ hàn zì ] 记录汉语的文字。
现用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演变而来: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一个字一个音节,绝大多数是形声字。
朝鲜、越南、日本曾使用汉字千余年。
2. 的拼音文字怎么写
● 的dí
◎ 真实,实在:~确。~当(dàng )。~情。~真。~证。
● 的
dì
◎ 箭靶的中心:中(zhòng )~。有~放矢。众矢之~。目~(要达到的目标、境地)。
● 的
de
1. 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形容词性:美丽~。
2. 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唱歌~。
3. 表示所属的关系的词:他~衣服。
4. 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常与“是”相应:这句话是很对~。
5. 副词尾
3. 文字的拼音怎么打
文
[读音][wén]
[解释]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2.刺画花纹:~身。 3.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 6.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7.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 9.温和:~火。~静。~雅。 10.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 12.专指社会科学:~科。 13.掩饰:~过饰非。 14.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 15.姓。
4. 拼音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
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扩展资料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5. “写字本”的拼音怎么拼
写字本
写、字、本的读音是xiě、zì、běn,2113
声调为上声、去声、上声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5261,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4102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1653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专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属文罗马字母拼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