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法中的民字申字和市字的主笔是什么
民 :斜钩 申:悬针竖 市:长横画,悬针竖 一个字的不一定非得是横或书,主要是能体现那个字的势 的笔画和比较粗的笔画。
下面给你一个详细的知识:一字之中,到底确定哪些笔画为主笔,哪些笔画为次笔呢?一般而言,构成字的骨架或在字中起支撑、平衡作用,贯穿或包孕其他笔画的笔画,多为主笔。如:“手”字的竖钩,支撑全字的重量,又贯穿了其他笔画,是主笔;“逐”字中,走之底承载了全字的重量,是主笔;“要”字中,“女”部的长横贯穿左右,起到了平衡作用,是主笔;“田”、“句”等包围中国书法总汇导学裙结构的字中,包围裙部件的右边笔画横折钩是主笔;“坐”字底横长大以支撑上部压力,故底横为主笔;“人”字中,捺画支撑撇画使之平衡,又有撇轻捺重之别,其笔画本身放纵舒展,为主笔(图1)。
从形态上看,凡厚实、长大、舒展的笔,多为主笔。我们在书写时,本来先应确定主笔,然后再将其写得长大、舒展些,写出的形态久而久之被固定化。
如“三”字,我们一听到这个字,头脑中就会想到它三横中底横最长,故主笔应是底横。谁也不能把第一、二笔横画写得长于第三横。
“寺”字中,中横最长,主笔是中横。“大”字中,撇、捺向左右舒展,故撇、捺为主笔。
“月”字中,横折钩坚实有力,是主笔。因此,字中哪一笔为主笔,往往是约定俗成的,若在书写时难以确定某笔画是否为主笔,可结合左虚右实等因素考虑,如“同”字,根据两竖并列应左虚右实的原则,主笔应该是右边的横折钩。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字中有重复的横画、竖画或撇画、捺画,若以这些笔画为主笔,则只能选择其中适当的一笔做主笔,其余的笔画则要收敛。①数横并排之字,突出其中一横,余笔应收缩,使其有开合之势。
如:“三”伸展第三横,“善”伸展第四横,“重”伸展首横,其余的横画应收敛(图2)。②数竖并列的,如“朋”、“阿”、“州”等字,宜伸展最后一竖(钩)为主笔,其余的竖则宜适当收缩(图3)。
③数撇重替的,如“彬、多”等字,宜伸展最后一撇为主笔,其余的撇应短于主撇(图4)。④有重捺的字,如“从”、“逐”、“食”、“奈”等字,应上收下放或上放下收,收的捺画则变成长点。
这就是李淳在《结构八十四法》中所说的“减捺”法。在隶书中也有“雁不双飞”一语,其道理是一样的(图5)。
⑤在一些字中,遇有重钩的字,如:“践”,为突出主笔,“践”字第一钩“含而不露”,不出钩尖,第二钩则蓄势钩出,两者的目的,就是为了突出另一出锋的钩,形成主次的对比(图6)。当然,主笔的确定,除了约定俗成因素外,还有个别人为的创新。
如:“年”字,习惯上以第三横作为主笔,但也可以以第二横作为主笔;“至”字一般情况下以末横作为主笔,而柳体中的“至”则以首横作为主笔;“食”在颜体中,首捺变成点(亦称反捺),末笔的捺画则加大分量和长度,成为主笔,这样一方面支撑了来自左上方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填补了右下角的空白。这也是不同寻常的创新(图7)。
四、常见的主笔 常见的主笔有长横、长竖(竖钩)、捺、撇、斜钩、竖弯钩、横折钩等。1.字中以横、竖为主笔者,横要平稳潇洒,起平衡作用;竖要正直挺拔有力,起支撑作用。
姚孟起在《字学忆参》中说:“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勿倾攲。”如“寺”、“兵”等字,以横画为主笔,“中”、“申”等字,以竖画为主笔,其势皆宜平直,而其他次笔则应稍有攲侧变化(图8)。
2.字中以撇、捺、斜钩、竖弯钩为主笔者,在重心稳定的前提下,撇捺应舒展、飘逸。如“大”、“少”;斜钩向左下方充分伸展,笔力遒劲,有弹性,有韧度,似百钧之弩发,如“式”、“浅”;浮鹅钩则要蓄足力量,然后向右展开,使其有风度、有韵味。
如“色”、“风”、“元”、“也”等字(图9)。3.凡带折的主笔,如横折钩的弯曲角度要适宜,使直中带弯,折处用顿笔而非转笔,不要写得太大,要有弹性和韧度,笔道厚实,沉着有力。
如“月”、“力”、“弓”、“问”、“心”等字(图10)。五、部件的主与次 l.凡笔画较少的窄长部件,一般为次部(也可称“宾”部),宜写得窄长些,以为主部留有位置。
如“木”、“亻”、“阝”、“禾”、“忄”、“扌”、“氵”、“牛”、“孑”部在左者,应让右,左部为宾部,右部为主部(如图11)。2.凡笔画较多,所占位置较宽或体势舒展的部件,一般为主部。
主部的位置要占足,宾部应适当收缩或变窄长。A.左右结构中的让右字,以右部为主部,左为宾部,左旁相应变得窄而小(如图12)。
B.左右结构中的让左字,以左为主部,右为宾部,左部应占相当位置,右部相应变窄长或适当收缩,但又不能过分收缩,要照顾左右结构中左敛右放原则(如图13)。C.上下结构中,上大下小者,上为主部,下部为宾部,上部可稍展开,下部可适当收缩,但又要结合上紧下松的原则综合考虑(如图14)。
D.上下结构中,上小下大的字,以下部为主部,可适当舒展;上部适当收缩,为宾部(如图15)。E.包围或半包围结构中,一般以包围部件为主部,内含部件为宾部。
主部要结实有。
2. 民的隶书写法是什么 最好有图片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3. 介绍中国书法的内容怎么写300字左右
中国书法是关于中国汉字书写的一门艺术。先民为了把语言记录下来并传之久远,创造了汉字。在长时期汉字的书写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全民共同的要求,这种要求自然成为一种社会约定,这种约定可以说是一种法则或者一种法度。中国的书法艺术就是合乎汉字书写法度要求的艺术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
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
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
:无言的诗,无行的舞 ;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
4. 国字有几种写法
历史上国字的正体 写法 有四十多款
国字的正体
国字的简体
5. 怎么写国防书法
可以用国防口号代替书法内容。
比如:
1.保卫祖国、抵御侵略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责任!
2.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3.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4.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5.位卑未敢忘忧国!
6.富国强兵,国之要务!
7.国泰民安须思危,富国强兵防未然!
8.居安思危固国防,富国强兵奔小康!
9.强国必先强民,强民必先强心!
10.太平盛世要居安思危,和平岁月须警钟长鸣!
11.开放不忘警钟长鸣,发展更须强边固防!
12.兵者,国之大事!
13.能战方能言和,自强才能自立!
14.落后就要挨打,忘战必有危机!
15.常怀报国之志为民为中华,常思武备兵事强军强国家!
16.经济发展不忘国防建设,安居乐业不失国防观念!
17.致富不忘国防,和平不忘忧患!
18.牢记历史教训,不忘警钟长鸣!
19.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20.莫忘历史屈辱,铸就现代国防!
21.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22.国防连着你我他,安宁维系千万家!
23.国防关系人人,人人心系国防!
24.国防关系千万家,安全责任重如山!
25.国防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26.没有国防固金汤,哪能致富奔小康!
27.没有稳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安宁!
28.国防责任重,祖国在心中!
29.家事国事天下事,国防建设是大事!
30.国防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31.走进新时代,建设新国防!
32.关心国防就是关心自己,建设国防就是建设家园!
33.全党同心人民江山千秋固,举国合力华夏儿女系国防!
34.党政军民思国防,陆海空天筑长城!
35.军民同心奔小康,举国合力铸国防!
36.筑钢铁长城,保华夏久安!
37.没有强大的国防,便没有民族的尊严!
38.维护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9.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40.开放不忘固国防,发展不忘兴武装!
41.爱国拥军固我长城,双拥共建振兴中华!
42.拥军就是筑长城,爱军就是爱国防!
43.与时俱进振兴中华,科技强军固我长城!
44.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
45.人民武装人民建,建好武装为人民!
46.与时俱进铸钢铁长城,开拓创新建全面小康!
47.有为青年立志从军固国防,热血男儿精诚报国铸长城!
48.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49.搞好拥军优属,加强军民团结!
50.军民情,警民情,处处凝聚爱国情!
6. 家中适合什么书法词
同舟共济
同甘共苦
同心协力
和睦相处
相敬如宾
其乐融融
和和美美
心心相映
家庭和睦
和和美美
夫唱妇随
尊老爱幼
温馨快乐
妻贤子孝
四世同堂
男耕女织
父慈母爱
儿孙满堂
子孙绕膝
安居乐业
举案齐眉
很多的!
7. 中华人民民共和国宪法(书法版)是谁写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书法版)是由著名书法家张贻柱书写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书法版)——宣誓专用书籍,是为配合国家设立宪法宣誓制度专门研究设计的一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中国楷书书体创作书写为手法、选用特制宣纸印制的线装专用宣誓工具类书籍。该书由著名书法家张贻柱书写,全书为八大开,一书一函,函套镶贴14吋金属质国徽,凸显宪法的庄严厚重,使宣誓人员在宣誓时可以真实触摸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增加宪法宣誓的威严。中华人民民共和国宪法(书法版)把宪法宣誓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种全新法治文本。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书法版)——宣誓专用书籍已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发行,全国新华书店总经销。
该专用书籍,是为配合国家设立宪法宣誓制度专门研究设计的一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中国楷书书体创作书写为手法、选用特制宣纸印制的线装专用宣誓工具类书籍。
全书为大八开,一书一函,函套镶贴14吋金属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目的是凸显宪法的庄严厚重,使宣誓人员在宣誓时可以真实触摸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增加宪法宣誓的威严。四、有关专家认为,中华人民民共和国宪法(书法版)宪法宣誓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一种全新法治文本,它打破了世界宪法印刷体书籍作为唯一公开使用法治文本的记录,是具体完善中国宪法宣誓制度、推动中国法治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