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栗子树的栗拼音怎么写了
[栗子树]的拼音如下:
汉语拼音:栗(lì) 子(zi) 树(shù)
[温馨提示]“栗”和“粟”常常是会容易弄混的。要注意区分。可以这样记忆,前者栗子和木头有关(栗子树),后者和米(吃的粮食有关)。
栗 lì
1. 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色。火中取~。
2. 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战~。
3. 坚实:“缜密以~”。
4. 姓。
粟 sù
1.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子。沧海一~。
2. 古代泛称谷类:重(zhòng )农贵~。
3. 姓。
2. 以家乡的栗子为题写做一遍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使新县板栗具有良好的品质。上市早个大、皮薄、肉多、口感好为新县板栗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春天到了,沉睡了一冬的栗树被蒙蒙细雨淋醒,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长得枝繁叶茂。东山上百亩果园里的栗树一排排,一列列,远远望去,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好看极了。
农历三四月,栗树花开,六月一过,板栗花儿便谢了。谢了的板栗花酷似软绵绵毛绒绒的毛毛虫。我小时候,喜欢恶作剧,常将栗花偷偷塞进同桌的衣领里,吓得她们手忙脚乱“哇哇”直叫,但之后,她们也会同我一样喜欢上栗花的。板栗的栗苞跟花盆里栽的小仙人球差不多,圆而多刺。那一个个像小刺猬似的绿莹莹的板栗刺球儿挂在枝头上。看了叫人手就痒痒的,总想打下一个尝尝。可这时的板栗太嫩太嫩,只有淘气的孩子会偷摘一个别尝尝鲜。
“七月洋桃八月渣,九月栗子笑哈哈。”金秋的家乡,人们沉浸在收栗的忙碌中,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
多么富于色彩的画面啊!满山的板栗成熟了。人们手持竹竿,立于树下,敲打成熟的果实,果实便如暴雨阵阵降落,一会儿,树下就铺满一层刺球儿。一脚踩上,毛毛刺的外壳破了,爆出两粒、三粒枣红色油光发亮的板栗。吃上一粒,尝个新鲜。那粒米清香甜脆,味道美极了。不过人们很少吃生栗。熟食有两种:一种是用来烧鸡、鸭、肉,是餐桌上一道时上菜;另一种是糖炒栗子。在县城,布满大街小巷的炒栗小摊,不要吆唤,那飘散在空气中的甜香美味,就自然会把人们吸引过去。
板栗全身是宝,可以加工制做栗干、栗粉、栗酱、栗浆、糕点、罐头等食品,栗子羹则是老幼皆宜,营养丰富的糖果。板栗树材质坚硬,纹理通直,防腐耐湿,是制造军工、车船、家具等良好材料;枝叶、树皮、刺苞富含单宁,可提取烤胶;花是很好的蜜源。板栗各部分均可入药,板栗能健脾益气、消除湿热,果壳治反胃称做收敛剂,树皮煎汤洗丹毒,根可治偏肾气等症。
啊!我爱家乡的板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