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鬼仙两个字用小篆怎么写
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9deb265207b30f2435cfe405f8a5fd7b/574e9258d109b3de7ae0695bc4bf6c81800a4ca2.jpg" esrc="/zhidao/pic/item/574e9258d109b3de7ae0695bc4bf6c81800a4ca2://g.baidu.baidu
追答
如果要书法也可以,请回复
2. 琼字篆书怎么写
琼字篆书:
一、琼的读音:qióng
二、汉字释义:
1. 美玉:~玉。~莹。
2. 喻美好的:~瑶。~室。~姿。~筵。~章(美好的诗文)。~葩。~林宴(泛指皇帝宴请新科进士的宴会)。~枝玉叶。玉液~浆(美酒)。
3. 中国海南省的别称:~崖。~州。
三、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四、部首:王
五、相关词组:
琼脂、琼浆、琼玖、琼乳、琼丝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横、横、竖、提、点、横、竖、横折、横、竖钩、撇、点
二、词语释义:
1、琼脂
从某些红藻类植物提取的凝胶质产品,主要用作培养基和食品的凝胶剂和稳定剂。
2、琼浆
传说中神仙饮的仙水,代指好酒。
3、琼玖
琼和玖。泛指美玉。
后世常用以美称礼物。
喻冰雪。
喻贤才。
4、琼乳
犹玉液,仙浆。
溶洞中水滴的美称。
指泉水。
喻茶水上的浮沫。
5、琼丝
形容莹洁的丝状物。
3. “仙字”之谜从何而来
福建省南部山清水秀的华安县境内,九龙江的支流汰溪日夜奔腾。在溪口入江处附近高达30余米的悬崖峭壁上,约有20个字形奇异的石刻文字,它们散布在5个地方,依稀可辨。这是我国南方少见的古代象形石刻文字。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学士无从破读,视其为“仙字”。“仙字”的所在地也因此被称为“石铭碑”、“仙字潭”。现有资料显示,至迟在唐代,华安“仙字潭”的“仙字”就已为世人所见。唐、宋以后,许多文人骚客接踵而来,但面对“仙字”,他们依然无从认识,只能留下一些诸如“有文纵横如篆书”、“虫文写篆不可识”之类的感叹吟唱。
1915年,岭南大学教授黄仲琴先生只身来到华安“仙字潭”考察,从此打开了科学考察“仙字”之谜的大门。1957年,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员为“仙字潭”的“仙字”逐一做了拓片照相记录,并发表了调查报告,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材料。他们经过考察得知,这些所谓的“仙字”,其实都是凿刻在“仙字潭”摩崖石壁上的象形文字。字体大的长70余厘米、宽20余厘米,小的长10余厘米、宽仅几厘米。它们都保留着原始古朴的象形表意形态,个别的虽与甲骨金文或蝌蚪文有所类似,但又不尽相同。其形状有的像挥动双手的斗士,有的像鼓腹挺立的女性,有的像引颈待诛的俘虏……
流行千余年的“仙字”之说虽然就此被打破,但确定这些符号性质的问题却接踵而来。有的学者认为它应属于原始象形表意文字,有的认为应属于图像文字,有的则认为是春秋时期的“吴籀”。关于“仙字”的凿刻时代,一种意见认为在春秋时期,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可能早到商代,因为只要有金属器具,“仙字”的凿刻就不成问题。至于“仙字”的作者,有的认为是春秋时期的吴人,有的则认为是福建南部地区的古代土著居民即越人。
这些‘仙字”到底记叙了些什么?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十分感兴趣的问题。黄仲琴教授在考察后认为,“实非符篆之类”,“至其有似古金文者,亦不得强为附会”,但他没有解释“仙字”到底说了些什么。1959年,福建师范大学刘惠蒸副教授首次对“仙字潭”石刻做了全面考证,认为它是记载春秋时期吴部落战胜夷、越、番三个敌对部落后的纪功石刻。
“仙字”的历史真相还未大白,对这一历史真相的认识,还有赖于对同一历史时期当地社会和民族文化史的进一步整体把握,而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