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特迪瓦是哪个国家
科特迪瓦(Coate d'Ivoire)全名科特迪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ôte d'Ivoire, La République de Côte d'Ivoire ),是西非国家,与加纳、利比里亚、几内亚、马里和布基纳法索相邻。
海岸线长约500公里科特迪瓦在冷战时期曾是最繁盛的西非热带国家之一,但1985年后,由于政治腐败,加上缺乏改革,国内的骚动、2002-2011年间的内战,致使经济一蹶不振。科特迪瓦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面对全球农产品价格下降,使该国的主要农产品可可和咖啡的出口面临较大的竞争。
科特迪瓦在法语的意思是“象牙的海岸”,应该国政府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用音译名为科特迪瓦。联合国自1985年12月31日起使用此音译名。
2. excel中数字变日期很烦人
9-10是什么意思呢,是要输入日期,还是要输入分数?
如果要输入日期,单元格格式选择日期,类型选择3-14
如果你要输入分数, 比如9/10,输入
0 9/10
就可以了(就是0+空格+9/10)
这样的好处是,你以后可以使用公式对毛重净重进行任意的计算,而且显示的方式也满足了日常的习惯。如果希望只其他人看到9/10这种形式,隐藏A列和B列就行。
3. 科特迪瓦前总统巴博做了什么坏事
没做什么坏事,只是人老了,脑子不太清醒了。
2000年当选该国总统,直至去年十一月总统选举,巴博和他的竞争者前总理瓦塔拉同时宣布就任该国总统,就这样的局面,引起科特迪瓦暴力事件频频发生,于是外部势力介入,有非盟,欧盟,联合国,这几大势力一致表示支持前总理瓦塔拉任职总统。
2011年4月11日,科特迪瓦前总统洛朗·巴博在位于最大城市阿比让的总统官邸内被捕。
巴博年轻时也是一个有思想之人,曾经流亡法国。
我觉得人有时候可以忘却疲倦,而充满激情。就像巴博总统,年过六旬,老爷爷级人物。看到他被捕时的照片,不禁有一种同情怜悯之情及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用调侃的语调说一句,巴博总统,人老了,就休息吧,出去旅旅游,写写东西,也不失为一种豁达。何必与政治剪不断呢。
4. 埃及在哪里
埃及(Egypt)全称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位于非洲东北部,面积100.2万平方千米。人口6587万(2000),主要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科普特人约占11.8%,信奉基督教;国名: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 独立日:2月28日(1922年) 国庆日: 7月23日(1952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
自上而下由红、白、黑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部分中间有国徽图案。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纯洁和光明前途,黑色象征埃及过去的黑暗岁月。
国徽: 为一只金色的鹰,称萨拉丁雄鹰。金鹰昂首挺立、舒展双翼,象征胜利、勇敢和忠诚,它是埃及人民不畏烈日风暴、在高空自由飞翔的化身。
鹰胸前为盾形的红、白、黑三色国旗图案,底部座基饰带上写着“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货币】埃及镑 【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两小时;比北京时间晚六小时。
地理 埃及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地跨亚、非两洲。苏伊士运河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
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北濒地中海,东南与约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线长2700多千米。全境96%为沙漠。
最高峰为凯瑟琳山,海拔2642米。尼罗河纵贯南北,注入地中海,境内长1530千米,两岸形成宽约3~16千米的狭长河谷;入海处形成2.4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99%的人口聚居在仅为国土面积4%的河谷和三角洲地带。
苏伊士运河是连接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道。主要湖泊有大苦湖、提姆萨赫湖以及阿斯旺高坝形成的非洲最大人工湖——纳赛尔水库(5000平方千米)。
全境干燥少雨,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1月平均气温12℃,7月26℃;年均降水量50~200毫米。其余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气温可达40℃。
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每年4~5月间常有“五旬风”,夹带沙石,损坏农作物。
全境大部属海拔100-700米的低高原。红海沿岸和西奈半岛有丘陵山地,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637米。
气候干热,除地中海沿岸年雨量可达100多毫米外,大部地区终年很少降雨。沙漠与半沙漠广布。
西部利比亚沙漠,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二,大部为流沙,间有哈里杰、锡瓦等绿洲;东部阿拉伯沙漠,多砾漠和裸露岩丘。尼罗河纵贯南北,两岸谷地和三角洲面积达4万多平方公里,构成肥沃绿洲带。
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磷灰石、铁、锰等。埃及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领土在非洲,只有西奈半岛这一小部分领土在亚洲。
在行政上,划分为8个经济区,每区包括一个或几个省,全国共有26个省。埃及地处欧亚非之洲的交通要冲,北部经地中海与欧洲相通,东部经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战略位置和经济意义都十分重要。 埃及的疆土略呈不规则的四方形。
东西宽1240千米,南北长1024千米,地形平缓,无甚大山,沙漠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6%。 尼罗河是埃及的生命线,是“埃及的母亲”。
它是非洲第一长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全长6670余千米。它由发源于乌干达的白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汇合之后流入埃及。
从南到北纵贯埃及东部,在埃及境内一段长达1530千米,确是具有舟楫、灌溉之利的重要的水利资源。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就是在尼罗河的哺育下,发展了其光辉灿烂的古文化。
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一般把埃及分为4个地区——尼罗河流域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西部沙漠地区、东部沙漠地区、西奈半岛地区。开罗以南是宽约3~16千米的尼罗河绿色长廊,一般称为上埃及。
开罗以北称为下埃及。亚历山大和塞得港之间是尼罗河三角洲的冲积平原,面积约2万~4万平方千米。
过去,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给三角洲带来肥沃的冲积物。这里是埃及古文化的发祥地,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地区,埃及绝大部分人口集中于此,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尼罗河以西的西部沙漠又叫利比亚沙漠。它是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约占埃及面积的2/3。
它的南部海拔350~500米,大吉勒夫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中部和北部多洼地,以盖塔拉洼地面积最大。有地下水的洼地形成绿洲。
尼罗河以东的东部沙漠,亦称阿拉伯沙漠。它直逼红海之滨,地势由东向西倾斜,红海沿岸多山,海拔1500米左右。
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的西南部,面积约6.4万平方千米,占埃及面积的6.38%。地中海沿岸多沙丘,北部低地是蒂赫沙漠,多间歇性河流和干涸的河床。
东部为高原,圣卡特琳山海拔2637米,是埃及的最高山峰,相传是摩西受“十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