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繁体字要怎么写
我就是抄字典后面的繁体字自己练的,我先从a的开始写,写常见的,不常见的我也没写,还没写到H部的我就找到规律了,然后就是平常多写写了,上网多看看繁体网站,不懂就马上查,我现在上课做笔记都是用繁体字的,而且能全部用繁体字了,另外像繁体字中的"才"字在台湾也简化成了"才",这些知道下,还有,港澳繁体和台湾繁体也有所不同,港澳的烟字是"烟"台湾的是"菸",另外像"历"字这样的字他的繁体字里不止一个,有"历"和"历"这种区分字帖里是没有的,要用字典(繁体字的"辶"是有两个点的,这个貌似现在的字典里面都没有了)
[这是我自己回答的,为了省事从另外一个问题那里复制过来的]
2. 想 字的的繁体字怎么写
我翻阅了《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1979年版)。可是想这个字没有繁体的写法呀!
《古代汉语》中说,“繁简字”这个词有特定的含义。“简化字”是指1956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文化部、教育部、文字改革委员会《关于简化字的联合通知》又作了一些补充规定和调整)所颁布的简化字;“繁体字”特指与简化字相应的繁写楷书字体。
下面网址可以找到《简化字总表》,里面没有“想”字,可见它没有繁体字,如果社会上有一些复杂的“想”字的写法,只能算作异体字或俗体字。凡篆书以前的繁体字只当作古体字或异体字。
3. 才的繁体字怎么写
一、才的繁体字还是才,写法如下:
二、释义:
1、才能:德~兼备。多~多艺。这人很有~。
2、有才能的人:干~。奇~。
3、姓。
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来就要走?
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走。大风到晚上~住了。
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能把工作做好。
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明白是怎么回事。
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干完。
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好呢。我~不信呢!
三、相关组词:
才能 全才 人才 才人 才气 才女 天才
刚才 口才 秀才 才干 才华 茂才 方才
扩展资料:
一、字源解说:
造字本义:动词,立柱架梁,开始建屋。
文言版《说文解字》:才,艹木之初也。从丨上贯一,将生枝叶。一,地也。凡才之属皆从才。
白话版《说文解字》:才,草木初生的样子。字形由“丨、一”构成,“丨”像草木之茎贯穿地面,将生而未生枝叶;“一”表示地面。所有与才相关的字,都采用“才”作边旁。
二、词组释义:
1、屈才[qū cái]
大材小用,指人的才能不能充分发挥。
2、鬼才[guǐ cái]
指某种特殊的才能,也指有某种特殊才能的人:文坛~。
3、帅才[shuài cái]
能统率、指挥全军的杰出才能,泛指能独当一面,指挥全局的才能。
4、才思[cái sī]
表现在创作或写作方面的能力:~敏捷。
5、干才[gàn cái]
办事的才能:这个人还有点~。
4. 的的繁体字怎么写
在Windows XP中预置了“微软拼音输入法3.0”,使用它可以进行繁体字输入。
请按以下步骤操作: (一)如果在输入法里没有“微软拼音输入法3.0”,则请单击“开始→控制面板”,找到并双击“区域和语言选项”,进入“语言”标签,点“详细信息”按钮,在随后出现的“文字服务和输入语言”对话框中,点击“添加”,然后在“键盘布局/输入法”中选择“微软拼音输入法3.0”,确定后退出就看到“微软拼音输入法3.0”已经安装上了 (二)选择“微软拼音输入法3.0”,单击“选项”并在其中选中简、繁转换项,这时输入法状态条中就会有简、繁转换按钮,需要使用它切换即可进行繁体字输入了。 在Windows 98中预置了“微软拼音输入法2.0”,如果没有安装,在“控制面板”的“输入法”里把它装上就可以了。
方法和XP里的类似。装好以后,输入法状态条中也会有简、繁转换按钮,单击它转到“繁体”就可以输入繁体字了。
动了吗 记得 把我社为 答案。
5. 的繁体字怎么写
“的”没有繁体字
就是原型“的”
拼音:dí dì de(轻声)
汉字释义:的 de
〈助〉 (1)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ic,-ve…]。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 (2)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of,'s]。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 (3) 〈代〉 pron. 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4) 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5)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①谁买的书?②他是昨天进的城。③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6)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7)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 (8)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①〈口〉: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②〈方〉: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 (9) 同“得”,后面带补语。 哪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经坐的满满的了。——《老残游记》 (10) 同“地”( de )。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 (11) 其后多加名词,而“的”前多为形容词。
的 dí
〈副〉 (1) 确实;实在 [really;indeed]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秦观《淮海集》 (2) 又如:的对;的据(真凭实据);的觉(果然;的确);的是(的确是) (3) 必定;一定 [certainly]。如:的决(处决;处斩);的的(特意) 此外,还有“的士”等词语。
的 dì
〈名〉 (1)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2) [centre of target for archery]:箭靶的中心目标。如:众矢之的;有的放矢。 (3) [bright]:鲜明的样子。 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战国楚· 宋玉《神女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