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书的 再字怎么写
再的行书写法如下: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再:[ zài ]
基本解释
1. 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有时又指多次 :再次。
2. 表示重复或继续,多指未然 :再说。
3. 表示更,更加 :再勇敢一点。
4. 表示承接前一个动作 :想好了再写。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解释
1、再次[zài cì]
解释:第二次;又一次。
例句:爸爸再次当选会长。
2、再三[zài sān]
解释:一次又一次。
例句:姐姐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报考师范大学,将来做一名教师。
3、再来[zài lái]
解释:再一次来。
例句:凭借手中的权力,梅斯认定,整个试验必须从头再来一遍。
4、再现[zài xiàn]
解释:(过去的事情)再次出现。
例句:这部电影再现了红军长征艰难跋涉的历程。
5、再见[zài jiàn]
解释:客套话,用于分手时,表示希望以后再见面。
例句:再见,也许永远不见,我内心固执地追求,只有我自己看得见,但我希望我没错。
2. 建字行书怎么写
1、建的详细解释读音:jiàn 〈动词〉(1) 会意。
从廴( yǐn),有引长的意思,从聿(意为律)。本义:立朝律;(2) 同本义 [work out;draw up]。
立朝律也。--《说文》;建,立也。
--《广雅》。(3) 又如:建法(制定法律);建中(定立标准);建极(制定至中至正的建国大法);(4) 引申为建立、创设 [build;establish;found];官惟王建国。
--《周礼·天官序》;掌建邦之宫刑。--《周礼·小宰》;州建百里之国三十。
--《礼记·王制》;皇建其有极。--《书·洪范》;择建立卜筮人;夫位政之建也。
--《国语·鲁语》;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矣。--《史记·淮阴侯列传》;德之不建。
--《国语·晋语》;建伊皋之业。-- 明· 刘基《卖柑者言》;建一官而三物成。
--《左传·襄公三年》。(5) 又如:建官(设置官职);建封(设置爵位,分封诸侯);建竖(建立功绩);建醮净宅(设场建坛,用酒祭神以祛除宅院里的邪气);建本(奠定基础,建立根本);(6) 封立 [confer upon];利建侯。
--《易·屯》;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左传·隐公八年》;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7) 又如:建侯(封立诸侯;封侯建国;立功封侯);建德(封立有德者为诸侯);(8) 树立、竖起 [set up;establish;erect] ;九十杖而朝见君见杖。
--《书·大传》;设此旐矣,建彼旄矣。--《诗·小雅·出车》;建鼓在阼阶西。
--《仪礼·大射仪》;乘轺建节。--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上建旌旗。
--《资治通鉴》。(袁可立)建威消盟,纪功盟府,有文蟒朱提之赐。
--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9) 又如:建鼓(立鼓);建旗(树立旗帜);建牙(古时出师,在军前树立军旗);建节(树立节操);建标(树立标志);建麾(树立旌旗);(10) 建筑;建造 [build] ;建丛台于后。--张衡《东京赋》。
合通国之欢心,建百世不迁之庙貌。--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11) 又如:建缮(建筑修缮);(12) 倡仪;提出 [propose];爱盎等皆建以为不可。
--《汉书·邹阳传》。注:"谓立议。
"。(13) 又如:建言(建议,陈述己见);建倡(倡议);建明(建白。
陈述意见);建策(献出谋策);建陈(提议陈请);建画(建议谋划);建弼(建议和辅佐);(14) 覆,倾倒 [topple over]。如:建瓴(建瓴水的简省。
倾倒瓶中之水,形成居高临下的形势)。〈名词〉(1) 古代天文学称北斗星斗柄所指为建。
一年之中,斗柄旋转而依次指为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夏历(农历)的月份即由此而定 [lunar month]。
如:建寅(正月);建卯(农历二月);建辰(农历三月);建巳(农历四月);建子(指以夏历十一月)子月(2) 为岁首的历法(3) 星官名。建星(古星官名。
亦省称"建"。凡六星。
在黄道北。与南斗六星同属斗宿)[constellation's name]〈形容词〉(4) 通"健" [health]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
--《老子·四十一章》(5) 又如:建德(刚健之德);大建(指30、31天之月);小建(29天之月)(6) 指福建[Fujian province]。如:建兰;建漆折叠编辑本段常用词组◎ 建安 jiàn'ān[Jian An period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219年)汉末 建安中。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建白 jiànbái[propose] 提出建议或陈述主张。宰相卢携素食,令孜,每建白,必阿邑倡和。
--《新唐书·田令孜传》◎ 建绒 jiànróng[silk fabrics] 因最早产于建康得名。表面丝绒密而挺立,棕黑色,用于做鞋帽◎ 建设 jiànshè[provinciate] 给…以一个省的地位。
海南于1989年建省。◎ 建言 jiànyán(1) [state](2) 陈述(主张或意见)(3) 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
◎ 建堰 jiànyàn[weiring] 堰坝的建造(如建在溪流中用以捕鱼)。◎ 建业 Jiànyè[Jianye county] 古县名。
东汉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孙权改秫陵县设置,治所在今南京市。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自武昌迁都于此。
◎ 建议 jiànyì(1) [propose;suggest;bid;offer;recommendation]∶向有关方面提出自己的主张。◎ 建筑 jiànzhù[build;construct;erect] 指造房子,修路、架桥等。
建筑雕刻。--蔡元培《图画》建筑一座高楼建筑桥梁◎ 建筑 jiànzhù[building;construction;edifice;structure] 建筑物,如房屋、桥梁、水坝、隧道等。
古老的建筑。
3. “写”的繁体字行书怎么写
繁体字:
读音:xiě 、xiè
意思:
1、书写:~字。
2、写作:~诗。
3、描摹:~生。
4、古又同“泻(xiè)”。
组词:
1、采写[cǎi xiě] 采访并写出:好人好事,要及时~,及时报道。
2、撰写[zhuàn xiě] 写作:~碑文。~论文。
3、写意[xiě yì] 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区别于“工笔”)。
4、默写[mò xiě] 凭着记忆把读过的文字写出来。
5、填写[tián xiě] 在印好的表格、单据等的空白处,按照项目、格式写上应写的文字或数字:~履历表。~汇款通知单。
6、写景[xiě jǐng] 描写景物:这篇散文~抒情都有独到之处。
7、特写[tè xiě] 报告文学的一种形式,主要特点是描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具有高度的真实性,但在细节上也可做适当的艺术加工。
扩展资料
引用:
1、《南乡子·妙手写徽真》宋代:秦观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翻译:有人为崔徽画了一幅肖像,画上的两眼清澈明亮如同秋水剪成,嘴唇红润如用朱色点染。画面是一幅半身像,犹如东邻女偷看宋玉,墙头半遮玉体一样。
2、《凤求凰》两汉:司马相如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翻译:我以琴声替代心中情语,姑且描写我内心的情意。
3、《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宋代:晏殊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翻译:夕阳穿过幕帘,阴影包围了梧桐。有多少情话说不尽,写在给你的词曲中。这份情千万重。
4. 行书 该 这个字怎么写
“该”的行书:“该”字详细释义〈形〉(形声。
从言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5646361,亥声。本义:军中互相戒守的约言。
《说文》:“该,军中约也。”引申为“完备”。
引申义:完备,包括一切。通“赅”)同引申义此该之变而道之也。
——《谷梁传·哀公元年》。注:“备也。”
招具该备。——《楚辞·招魂》又撰《西京记》三卷,引据该洽,世称其博闻焉。
——《周书·卢寊传》又如:该洽(完备周详);该备(完备,详备);该尽(完备无遗);该详(完备详尽)广博 [(of a person's knowledge) extensive;wide]。如:该广(广博);该深(广博精深);该通(博通);该茂(广博深厚)〈动〉包容;包括该秉季德。
——《楚辞·天问》。注:“包也。”
旁该终始。——《太玄·云图》。
注:“兼也。”《广韵》一书可以该六书之学,其用宏矣。
——潘来《重刊古本广韵序》又如:该臧(包藏和充塞);该遍(包容一切);该兼(包容,兼容);该天(遮天);该括(包罗,概括)应该;应当(宋、元时才出现此义)(凤姐)说道:天也不早了,我也该起来了。——《红楼梦》又如:不该拒绝;该当;该办;我们该走了应当轮到 [be one's turn to do sth.]。
如:该房(值班);下一个该谁发言;该世(方言。来世;再生);该班坐夜(值班守夜);该吏(当班的吏员)欠人家该咱们的,咱们该人家的…算一算,看看还有几个钱没有。
——《红楼梦》又如:我不该他钱〈代〉指示代词。指称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 。
如:该员;该处;该案;该公司;该同志;该校是所重点中学〈方〉这个。如:该号(这种);该首(这一边;这);该桩(这一件);该搭(这里;这儿)〈副〉用于强调 。
如:妈妈又该唠叨了!要是今天不下雨那该多好啊表示范围,相当于“全”、“都” [all,overythere]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楚辞》如万事该悉。
——《北史》相关组词该死、应该、活该、理该、该着、合该、该当、该博、该欠、该极、该茂、该辅、当该、不该、罪该万死、年该月值、千不该,万不该、言简意该相关词语释义该班儿 gāibānr[work in shifts] [方]∶交替值班。该博gāibó[be broad and profound] 学问或见识广博。
靖少有逸群之量,与乡人汜忠张彪索紾索永俱诣太学,驰名海内,号称敦煌五龙。四人并早亡,唯靖该博经史,兼通内纬。
――《晋书·索靖传》该当 gāidāng(1)[deserve]∶应受,有资格得到或接受。该当何罪(2)[ought to;should]∶应该――表示责任、义务。
大家的事,我们该当尽力。该当如此。
班上的事该当出力,没说的。该是 gāishì [must be] 受条件和自然法则的支配而一定要。
该是什么就是什么。该死 gāisǐ[口] [hell's bells] 表示埋怨、厌恶、焦灼或愤恨恼怒的话语。
该死,我早把这事忘了。赶紧追赶那个该死的抢劫犯。
该死的gāisǐde(1)[Go to hell! Goddamn!]∶常用作感叹词表示厌烦或不耐烦。该死的!不好好干活。
(2)[horns-woggled]∶表示厌恶、愤恨或埋怨。该死的天气。
该账 gāizhàng [be in debt] 欠账该着gāizháo[have sb. on credit] 指命中注定,无法避免。我这一辈子就该着给人做牛马。
5. 行书的 再字怎么写
再的行书写法如下: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再:[ zài ] 基本解释1. 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有时又指多次 :再次。
2. 表示重复或继续,多指未然 :再说。3. 表示更,更加 :再勇敢一点。
4. 表示承接前一个动作 :想好了再写。扩展资料:相关词汇解释1、再次[zài cì] 解释:第二次;又一次。
例句:爸爸再次当选会长。2、再三[zài sān] 解释:一次又一次。
例句:姐姐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报考师范大学,将来做一名教师。3、再来[zài lái] 解释:再一次来。
例句:凭借手中的权力,梅斯认定,整个试验必须从头再来一遍。 4、再现[zài xiàn] 解释:(过去的事情)再次出现。
例句:这部电影再现了红军长征艰难跋涉的历程。5、再见[zài jiàn] 解释:客套话,用于分手时,表示希望以后再见面。
例句:再见,也许永远不见,我内心固执地追求,只有我自己看得见,但我希望我没错。
6. "原"字行楷、草书 怎么写
"原"字的行楷写法如下:
"原"字的草书写法如下:
原 [ yuán ]
基本字义:
1、起始的。
2、未经加工的。
3、本来。
4、广而平的地方。
5、宽恕、谅解。
6、推究根本。
组词:
原因、原作、草原、原来、原件、原煤、原始、原野、中原、原理、原谅、原著、原委、原罪。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厵,水泉本也。从泉出厂下。原,篆文从泉。
白话版《说文解字》:厵,泉水的本源。字形采用“泉”作边旁,像泉水从石崖下流出。篆文字形灥,采用“泉”作边旁。
词语解释
1、草原 [ cǎo yuán ]
释义:生长着旱生或半旱生草本植物的大片土地。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叫温带草原,间或杂有耐旱的灌木;分布在热带地区的叫热带草原,常见稀疏的树木。
2、原件 [ yuán jiàn ]
释义:未经改动或变动的文件或物件;翻印文件、制作复制品所依据的原来的文件或物件。
3、原煤 [ yuán méi ]
释义:开采出来,没有经过筛、选等加工程序的煤。
4、中原 [ zhōng yuán ]
释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的大部地区、山东的西部和河北、山西的南部及安徽的西北部。
5、原理 [ yuán lǐ ]
释义: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规律;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7. 懂字行书怎么写
一、行书的懂的写法如下: 二、释义: 1.知道;了解:~事。
~行。~英语。
他的话我听~了。 2.(形声。
从心,董声。本义:明白,了解) 同本义 。
如:你懂俄语吗?懂得(谓了解其事或其意);懂门路;我们懂了 三、相关组词: 懂得 懂事 懂行 懵懂 听懂 易懂 难懂 颠懂 不懂 秒懂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顺 点、点、竖、横、竖、竖、撇、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横 二、词组释义: 1.懂得 [dǒng de] 知道(意义、做法等):~规矩。你~这句话的意思吗? 2.懵懂 [měng dǒng] 糊涂;不明事理:懵懵懂懂。
聪明一世,~一时。 3.懂行 [dǒng háng] 熟悉某一种业务:向~的人请教。
4.懂事 [dǒng shì] 了解别人的意图或一般事理:这孩子很~。他不怎么~。
5.听懂 [tīng dǒng] 听明白--用法广泛,从感觉上的物质行为或很偶然的考虑,直至对内在的本质,基本理论或重要意义的完全而深刻的认识。 6.懜懂 [mèng dǒng] 糊涂。
7.颠懂 [diān dǒng] 方言。犹言昏愦糊涂。
8.易懂 [yì dǒng] 暂无释义 9.懞懂 [méng dǒng] 1.糊涂;不明事理。《岁时广记》卷五引 宋 吕原明《岁时杂记》:“元日五更初,猛呼他人,他人应之,即告之曰:‘卖与尔懞懂。
’卖口吃亦然。”明 冯梦龙《挂枝儿·情淡》:“好笑我真懞懂。”
明 沉鲸《双珠记·师徒传习》:。 10.蒙懂 [měng dǒng] 糊涂;不明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