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品质意识报告心得怎么写
品质意识品质意识,就是指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品质(包括产品品质、工作品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客观及主观的看法和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提高产品品质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以及对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
而人的行动受大脑意识支配,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一个有错误品质意识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做出好的产品。只有当他的思想意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再加上相应的工作技能,他才会做出好的产品。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高度”很重要,它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一个做过大事或见过大事的人,想平庸都难。可想而知,品质意识对产品品质的重要作用。
品质作为企业的命脉,产品的品质不好,就会失去市场,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生命。所以,作为企业的职员工,必须具有这种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也就是要求企业的全体职员工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
那么,怎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 第一,树立品质是企业的命脉意识。 要全员认识到:产品的品质不好,产品就没有市场,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利润来源,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失业。
当然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目前产品市场良好,也希望以后更好,但我们要“居安思危”,要把我们的产品品质做得更好。 第二,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户,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产品的消费者。这样,在工作当中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如果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危害的将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 “产品的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设计出来,不是靠检验出来的,第一时间就要把事情做好。”
这不是一句口号,这很好地体现了产品质量的预防性,如果我们的品质控制不从源头控制,我们将很难控制产品的质量。即使生产中投入大量的检验人力去把关,生产时由于没从源头去控制而产生的大量次品甚至废品,产品的成本将大大提高,给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沉重负担及损失。
况且有些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无法从后工序发现弥补,这更要求我们在第一时间把事情做好,预防品质问题的发生。 第四,树立品质的程式意识。
品质管理是全过程、全公司的,而各个过程之间,全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必须是有序的、有效的,要求全体品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严格按程式做,如果不按程式工作出错的机会就会增多,产品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第五,树立品质的责任意识。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认为,质量问题有80%出于管理层,而只有20%的问题起源于员工,也就是说,管理者可控缺陷约占80%,操作者可控缺陷一般小于20%。 区分操作者可控缺陷也管理者可控缺陷的原则: A.操作者知道他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B.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 C.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规格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D.操作者具备对异常情况进行正确处理的能力。
●如果上述四点都已得到满足以及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件均具备而故障依然发生,则认为是操作者可控的缺陷。 ●如果上述四点中有任何一点不能得到满足或者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件不具备而产生故障,那就是管理人员的责任。
只有了解品质问题的责任,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改善问题将品质提高。 第六,树立品质的持续发送意识。
品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品质改善是一个持续的、回圈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遵循PDCA回圈模式,PDCA回圈模式可简述如下: P—计划:根据产品的要求,制定改善计划; D—实施:实施计划; C—检查:根据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检验;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产品品质。 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质量才会不断上升,也只有这样不断地提高质量及创新,才会不断地取胜于市场。
第七,树立品质的成本意识(即品质标准意识)。 保证品质,追求利润是企业永远的目标。
企业要发展,不得不注重生产的成本,然而成本与品质息息相关,品质做得好,可以将产品的成本降到最低,如果产品的质量不好,经常遭到客户退货投诉,那么他的成本将会很高,甚至将企业逼到绝境。好多企业衰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没有客源、没有订单,而是因企业内部管理得不好,成本降不下来而无法参与市场竞争,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但品质也不是越严对企业越有利。相反,过分地提高产品品质将造成品质过剩,也同样提高生产成本。
所以我们在生产时,要求各工序和环节严格按客户标准要求去做,这样我们才会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优势。 第八,树立品质的教育意识。
伴随时代的发展,品质管理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需要学习。二十一世纪成功的企业将属于那些学习成长型企业,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全员工作创新能力,将会使企业欣欣向荣,日新月异。
所以说,“品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随着人们对品质意识的认知的不断提升,其品质意识也会相应提升: 判断一个企业的品质达到什么程度,大体可以依据此表进行推断。
第一阶段模。
2. 品管心得报告
在这近 * 个月的工作和学习中,接触了不少人和事,在为自己的成长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也明白自己尚有许多缺点需要改正。工作三个月以来,在各级领导的教导和培养下,在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现将本人这三个月来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作简要总结汇报。
一、工作情况
怀着对人生的无限憧憬,我走入了中兴通讯。在实习期的工作中,一方面我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严于律己,自觉的遵守各项工作制度;另一方面,吃苦耐劳、积极主动、努力工作;在完成领导交办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协助其他同事开展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虚心学习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工作细节中,我看到公司正逐步做大做强,以目前的趋势,我可以预见公司将有一个辉煌的明天。作为新人,目前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工作,让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自己的汗水,焕发自己的青春与热情;使自己在基层得到更多的锻炼。
二、学习情况
现在是我努力学习的阶段。“三人行,必有我师”,公司中的每一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师,他们的丰富经验和工作行为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记得我刚到公司的时候,对公司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因为我刚从学校出来,所以对包装QC知道的也有限,但是在组长、同事们的尽心教导下,我受益颇多。带着饱满的工作热情,我逐渐熟悉了设备的操作。尽管我只是入门,但是我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对工作充满着热情。为尽快提高自己在本职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利用业余时间找来了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在短短三个月中理论结合实践让我对QC了真正的认识,这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在公司三个月里,我接触了很多同事,就在接触他(她)们的同时,我才知道什么叫“人事”。无论是社会还是单位“为人处事”都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对于这门高深的学问,我这个门外汉只能说:“诚实做人、努力工作!”
一路走来,在跟随负责人学习的过程中,深感自己技术的不足,同时也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为了更好的适应本职工作,我会更加努力学习。
三、思想情况
作为一名年轻工作者,我今后的职业生涯还很长,学习的机会还很多。为此我将尽我所能地对我的工作进行开拓,做出成绩。为早日实现目标,我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保持优点,改正缺点,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e68a847a686964616f31333264653464为企业美好的明天尽一份力。我更希望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可以把公司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颠峰。
光阴似箭,人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如此短暂,那么,人活一世究竟为了什么?我认为,是为了开创自己的事业!人们都说三十之后,事业冲天。我虽然还不到三十,但是为了事业,我愿终身奋斗!
品管 ***
2011年9月25日
3. 怎么写品质意识心得报告
精益生产理论学习总结 精益生产一切从改善开始,变传统的经验做法为科学有效的方法,消除MUDA,进而达到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 一.改善的意识 1.改善行动的20守则 在这次培训的课程上,许老师先给我们写了改善行动的二十守则,个人觉得对于指导改善蛮不错的,如下; (1) 好就是不好,不好就是好,要能永无止境的改善下去. (2)永无止境就是要追求 a) 提高劳动生产力 b) 减少不良率 c) 缩短交期时间 d) 降低库存 e) 节省空间 (3)就是有问题才要改善,不要等待没有问题才去改善 (4)要打破传统一个人,固定操作一个工序的观念,朝一个人操作多工序,操作的弹性化需求发展. (5)要掌握现场、现物、现实、现做、现查五项原则,不要仅仅看书面记录. (6)有五十分把握即可尝试去做。
不要等到一百分把握才去做改善. (7)改善要经历尝试才能成功,不是一次就成功. (8)要贯彻拙速巧迟精神,马上动手做。不要在会议室思考讨论. (9)用头脑智慧去克服问题,不是用金钱解决问题. (10)要朝理想姿态迈进,不要寻找说明不能做的理由 (11) 理想姿态即是:a)依据产距时间生产 b)一个流生产 c)后拉式看板生产 (12)要发挥团队互助精神,不要单打独斗,要共同努力达成目标. (13)要问五次为什么,找出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 (14)先顾大局,例外情况要例外处理. (15) 要观察有否无駄(Muda),无理(Muri),无稳(Mura),三无现象加以改善. (16)改善固然可喜,维持更是重要. (17)维持即是要遵守标准作业. (18)要具备改善循环四大意识: a)品质意识(Plan计划) b)维持意识(Do执行) c)问题意识(Check 查核) d)改善意识(Action处置). (19)医生开处方,病人要吃药, 老师教改善,学生要维持. (20)问题就是机会,改善就是赚钱. 2.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 一种是创新,但是必须应用最新,最好的科技或设备,这种方法必须投资大笔的金钱. 一种是改善,利用常识性的观念与方法,来达到提高的效果,不须花费多少金钱. 3.改善的五"心": (1)信心:相信这些改善活动能给你带来好处. (2)决心:下定决心赶快去做,不要忧郁不决. (3)耐心:要永远持续地改善下去,成果自然呈现. (4)关心:对员工表示出你的关心与重视之意. (5)爱心:多用鼓励或者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士气. 二,改善活动的组织 1.改善活动的方式: 改善活动的意义:在顾问老师指导下,由跨部门的成员组成的小团队,在特定的期间内改善特定的课题. 改善活动的频率:每月一次 改善的天数:一般3-6天. 改善小组的组数:2-3个小组. 每组的成员数:一般3-9人 2.改善活动的程序安排: (1)起始会议(一般在会议室1-2个小时) 目的: a)检讨上一期改善活动的进展成果; b)报告上期改善活动的困难点. c)由改善小组组长报告本期改善的主题.(涉及的报告主要有自主研究会登记表,价值流程图,作业人员配分表,标准作业表,成果记录表,改善前后对比表) d)指导老师的改善方向指示. e)朗诵改善行动二十守则. (2)在现场实施改善活动(第3-40小时) a)所有改善小组成员及顾问老师均到现场进行改善. b)依据改善八大步骤,进行改善活动.(八大步骤:拟定主题、设定目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对策试行、效果确认、标准维持、未来改善计划) c)要掌握五现原则(现场、现物、现实、现做、现查) d)要以"拙速巧迟"的精神来进行改善. (3)在会议室准备报告会资料(最后3-4小时) 主要准备的资料包括:价值流程图、改善事例、柏拉图、五问表、成果记录表、未来计划。
(4)召开结束会议(最后2小时) a)各改善小组报告改善活动。(涉及的表格:自主研究会登记表、价值流程图、改善快报、柏拉图、五问表、改善事例、改善成果表、标准作业票、作业人员配分表(改善后)、未来计划) b)指导老师讲评 c)公司最高管理层讲评 d)结束会议。
三.改善活动的实践 1.改善的八大步骤: (1)主体选定 使用表格:自主研究会登记表. 要点:主题的写法要按照动词+名词的描述.比如提升劳动生产力,缩短交期时间等等。 (2) 目标设定: 使用表格:自主研究会登记表. 要点:选定与改善主题适当的衡量指标。
用改善前指标与改善的目标指标达到指标量化。 (3)现状调查: 使用表格:时间观测表、价值流程图、作业人员分配表、标准作业组合票、加工能力表、柏拉图、五问表、改善成果表。
要点:是现状调查,而不是数据收集、现况调查意味着同时进行“寻找真因”、要掌握五现原则。 (4)真因追查: 使用表格:改善快报、五问法、作业人员分配表。
要点:利用“发掘真因七手法”即是:五现法、五问法、比较法、放大法、解剖法、地图法、潜水法。 (5)对策试行: 使用表格:改善快报、改善事例 要点:a)消除三无,即无駄.无理、无稳。
b)拙速巧迟 c)用头脑智慧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用金钱去摆平问题。 d)有五十分的把握就去做改善,不要等到一百分才去做改善。
(6)效果确认: 使用表格:每小时生产状况表、生产排程表、改善成果表。 要点:效果若不好,要重复3-5步。
成果要数量化。 (7)标准维持: 使用表格:标准作业。
4. 品管学习一星期心得报告
品管心得
作为一名,首要对制造程序、作业标准以及产品结构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才能在问题发现之后及时查出其产生原因并实施行而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甚至将异常扼杀在萌芽状态中.
品管要经常带着疑问去观察现场.一般影响品质的5个要素是:人(MAN)、机(MACHINE)、物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现场就应该从这5个方面去了解和观察.
人:各工作岗位是否有换人,尤其是机台操作员和终检人员?作业员是否了解此工站容易产生的不良从而加严确认以免再次发生?是否为上岗检定人员?
机:机器是否稳定?产出品质如何?
物料:物料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时,是否前段和后段均有知会并处理?产出品外观及尺寸是否合乎要求?
方法:作业员的作业手法是否与SOP的管理要求相符合?作业员是否知道不按作业手法作业的后果?如不符合时,是否应强制要求?各工站作业手法可否改进?是否有更好更方便的方法作业?
环境:工作台上的不良品的区分是否合乎要求?是否有混料的危险?各工站的光线如何?各工作台的5S状况如何?不足之处是否与生产主管检讨过?
以上列举的仅仅是品管巡检时应注意的部分事情,也难怪生产线上发生任何事情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品管了.更有人称;品管是‘保姆’、‘妇女主任’,对此,本人只有依自己本分做事,品质面面俱到,稍有差错,后果很严重
还有一点,品质不是人云亦云,而是依法执法.记得刚入现在这个公司时,不懂系统,也不去细想如此做的依据是什么,只知道踩着‘前人’的脚步走呀走,结果犯了不少错.我第一次做PMP,教我的师傅说这些只要前面的相同,后面的COPY过来就好了,我当真如此做,对于一些英文未多加理解,结果给主管审核时,被改的面目全非(……).此后,不论是面临怎样的问题,都不敢马虎敷衍了事,给了自己这样一种‘危机感’:假如让我去做师傅我该怎么办?
作为一名品管,了解客户,了解产品的使用要求,方可在品质、成本之间作出最好的选择,立于不败之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品管观念的心得报告怎么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