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粑粑怎么做
粑粑叫饵块
制作饵块的原料其实就是大米,只是需选取品质好、有香味、有黏性的大米。旧时,舂饵块可是一景。春节前,先将泡过的米放到木甑里蒸,蒸到六七成熟时取出,就可以放进碓窝里舂了。待熟米舂打成面状后,就可以取出放到案板上搓揉,然后做成砖状,这就是饵块了。也有用木模压制成饼状的,木模上有喜字、寿字、福字、鱼、喜鹊之类的图案,压制出的饵块饼也就有各种花样了。
饵块可做成各种形状,除长丝叫饵丝外,其余不论饼形、卷形、块形都叫“饵”。这“块”本地音读如“快”,查字典就较难查到了,不过推音及义或推形及义似乎都可以猜这“块”就是“块”,吃的东西要和士分开,就寻这么一个“快”字出来。
参考资料:/view/42358.htm
丽江粑粑是纳西族独具的风味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制作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的精麦面,再加上火腿、化油、糖等佐料,将其调匀,揉制成层,做成大约盘子、厚约寸余的圆饼,再以平底锅文火烤熟,即可制成。在古城四方街,有许多专营丽江粑粑的铺子,多为成年女子经营,她们有着娴熟的技巧和精湛的手艺,生意红火,顾客盈门。
丽江粑粑分为咸甜两类,可以根据各自口味任意选用。其色泽金黄,香味扑鼻,吃起来酥脆可口,丽江粑粑不仅味美好吃,而且还不易变质变味,做好后放置数天,不会发霉,是人们旅行中难得的干粮,也是馈送外地亲友的佳品。
参考资料:/z/ShowQuestion.e?sp=11983272
2. 用“粑粑造句”(至少500字)
蒿子粑粑
同学们,你们都吃过蒿子粑粑吧!今天,我又吃了一次蒿子粑粑,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蒿子粑粑,家乡人叫它作“粑魂粑粑”。意思是说:在三月三前后这段日子里吃它,就可以把粑魂消灭、能保家人平安无病的呢!
蒿子是纯天然的绿色植物,含有很多丰富的维生素和*的微量元素,再加上杂粮做的外皮,吃了它自然是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的。
蒿子粑粑不仅营养丰富,它那特有的清香味道,更是我的最爱啊!当然最喜欢吃的,就是妈妈小时候亲手给我做的了!现在,妈妈不在家,再也吃不到妈妈亲手包的粑粑了!我曾经找遍了整个郎溪的大街小巷,从南买到北,从东买到西,就是吃不到那么好吃的家乡的味道!也许,那也有妈妈的味道吧!
哎,现在只有奶奶和我在家,想吃好吃的粑粑,唯一的办法只有跟奶奶学着做。做蒿子粑粑,有点麻烦,其实,它的方法却并不难的。首先,是准备米粉。小时候,都是妈妈把米泡好的,再用水磨磨出来的;现在,包粑粑的奶奶,却没有那种设备,也怕那麻烦,就改成直接从超市去买元宵粉了。喜欢吃硬一点的人,也可以买一点面粉按一定的比例掺在里面,那就看你的口味而定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也包起了粑粑。
包完了粑粑,最后的工序就是炕粑粑了。炕是用平底锅先放油烧热,等油充分侵入锅底,就停下火,等其冷却后,再放上做好的粑粑,这时,只要稍微加一点点水,盖上锅盖,就等它自己慢慢熟了。其中,只要翻动一次粑粑,别的什么也不用你超心了。就这样炕的粑粑不容易粘锅,熟的也很均匀。吃着我自己做的粑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这次,我学会了做蒿子粑粑,如果下次我一个人在家,我会亲自下厨做蒿子粑粑。
3. 作文写麻圆粑粑怎么引入
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食品,即使是同一种食品,在不同的地方,做法和吃法也有所不同。在我们这个小山村里,我是出了名的小馋猫,虽然馋,但是吃东西也很挑剔。不好吃的东西尝尝就不再理了,好吃的东西不吃到肚子撑不下绝不罢休。
大家想知道我这个小馋猫最喜欢吃的食品是什么吗?我告诉你吧,我最喜欢的食品是我外婆做的穇子粑粑。外婆做的穇子粑粑又香又甜,让人吃了回味无穷。每当外婆做穇子粑粑的时候我都会守着外婆,这样,不仅能看她是怎样做的,还能最先吃到那香甜的穇子粑粑。
这一天,外婆又在做穇子粑粑了。我看着外婆先把适量的穇子粉和面粉拌到到一起,再加些糖和适量的开水,使劲揉,不一会,面团被揉得又香又绵。然后把面团捏成小个小个均匀的圆球。捏完后,外婆去烧火,架上油锅。等到锅里的油开始沸腾,外婆把捏好的粑粑放入锅中,只听见一阵噼噼啪啪的响声,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尝尝美味的粑粑了,赶紧凑过去,这时外婆提醒我:小心烫着!我不管不顾站在锅旁边,看着油锅像个魔术师慢慢地给粑粑变上了金黄色的衣服,不一会就可以吃了,我直咽口水。外婆把粑粑捞上来,色香味俱全的粑粑就做成了,我赶紧拿了一个塞进嘴里:“哎呦,烫!好吃!”外婆看着我那馋样,禁不住笑了起来:“慢慢吃,没人跟你抢!”我一个又一个地吃,满口都是香甜的味道,直到肚子装不下才放手。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爱上了我外婆做的穇子粑粑?真的是美味哦,我爱吃穇子粑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