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文:蛟龙之行写从乡下到蛟龙的事情
蛟龙号尽显了中华英雄的本色!7月16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船于北京时间7月16日14时即当地时间20时抵达东北太平洋目标海区,并将在未来15天内进行5000米深度级别的载人深潜试验,冲击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担负海试保障警戒任务的“海洋六号”船也于7月16日同时抵达海试区域,并与“向阳红09”船完成部署了协同方案.据透露,“海洋六号”船在完成5000米海试任务后,还将继续前往大洋进行未来7000米深潜试验海区的选区调查.中国又超越了自己,又刷新了潜水记录.国人们为蛟龙号感到自豪!蛟龙号,不愧为一条蛟龙,它尽显了中华本色.中国是强大的.人民是团结的.蛟龙号,它又创造了一项中国的记录.它要冲击5000米的深层海里.这需要什么?这需要毅力和准备.航海员们英勇,他们是勇士,向海底探索去.中国,我爱你!蛟龙号,我为你自豪。
2. 关于龙的作文怎么写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 龙是水神,水中行走是龙的拿手好戏;龙又是天神,腾飞云天是龙的看家本领。
无论水中行还是天上飞,要行得快,要飞得高,都得昂首扬鬣,瞪目振鳞,把劲聚起来,把神抖起来,奋力开拓,全速前进。因此,我们说龙的精神,也就是奋发开拓的精神。
现在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龙盘吧. 龙盘高2.1厘米,盘边有4条龙,这四条龙是用金子做的,在盘边镶了一层自然玉和一层天35 然玛瑙石,在盘子的底座铸有铭文“铸赠龙纹白陶盘希望联合国昌盛,发展,中国盘内刻有“龙盘”两个金文大字,两个大字外围着一条正在喷火的飞龙,整个龙盘造型古朴,工艺精湛,在古代的时候就有盘子,那时的盘子就被称为龙盘,龙盘就反映了盘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龙纹的白陶盘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是代表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灿烂的光辉文化。
联合国珍藏着世界各国赠送的礼品,各有意义,中国的这个龙盘寓意更浓,更深,鼎志昌盛,龙兆吉祥,它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联合国的美好祝愿,做一个更加美好的新世纪的底盘,这也是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的心愿.龙代表中国走出亚洲走向世界.。
3. 怎么写有关龙的作文啊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颛顼(zhuān xū)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的叫螭龙,无角的叫虬。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此,“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是中国的象征! 龙(Lóng 龙)姓的来源因多涉及神话,故不可详考,源出有七: 1、出自黄帝之臣龙行。据《姓氏录源》及《竹书纪年》所载,黄帝臣有龙行,黄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郑)。是为河南龙氏。 2、出自舜时纳言龙之后,以官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龙氏,舜臣也,龙也纳言(所谓纳言,是当时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子孙以官职名龙为氏。因舜的活动地域在晋南地区,故此支龙氏出自今山西省境。是为山西龙氏。至汉代,龙勉因仕从河北钜鹿诏迁扶风京兆,传四代有龙述,字伯高,龙伯高初任山都县令,汉光武帝时升零陵太守,官于楚,家武陵.为武陵始祖. 3、出自古代神话传说,御龙氏之后。据《姓氏考略》所载,龙姓出自御龙氏,望出天水。如夏朝御龙氏刘累(尧之后,因有驯化龙的本领,深得夏帝孔甲的赏识,被封赐为“御龙氏”)的后裔中,就有以龙为氏的。刘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师县南,是为河南龙氏。 4、出自古代神话传说,豢龙氏之后。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资料所载,相传董父,已姓,精于饲龙,以畜养龙而被舜赐姓“豢龙氏”。其后代有以龙为氏的,是为湖北龙氏。 5、出自西汉牂牁地区有龙姓。据《华阳国志》所载,西汉时的牂牁大姓中有龙氏。牂牁郡,治今贵州省凯里县西北。 6、出自地名,以采食地为氏。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龙(今山东省泰安西南之龙乡),其子孙有以龙为氏者。 7、出自其他源流和小数民族有龙姓: ①《北史》所载,焉耆国(今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西南),西域且弥(今新疆昌吉、玛纳斯二县),其君王皆为龙氏。 ②少数民族中有龙姓。在我国苗、普米、哈尼、彝、侗、瑶、水等民族均有龙姓。 郡望堂号 龙姓郡望主要有五个: 1、武陵郡,治所在义陵(今湖南溆浦南); 2、天水郡,西汉时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西晋时治所在上圭阝(今天水市); 3、武阳郡,治所在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北); 4、太原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 5、武昌郡,治所在今武昌。 堂号:“世师”、“八德”、“经德”、“纳言”、“敦本”、“敦厚”、“武陵”、“天水”等。 龙与中国诗词文化: 黑潭龙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 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 中国龙 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 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 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 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 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 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 龙移 【唐】韩愈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龙
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