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词语”的拼音怎么写
【读音】:cí yǔ【词语解释】:1.文辞。
2.词和短语﹔字眼。相似词:语词 组词 词牌 词穷 词章 词藻 词调 词锋 【造句】1 希望,一个多么阳光的词语;希望,一个多么美妙的词语;希望,一个多么神奇的词语;它,是一位智者,给了我们一把钥匙,去开启我们的希望之门!2 作文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方言词语。
3 我们不但要懂得词语的含义,更要懂得词语的用法。4 收获,一个闪着光芒的词语,它总让人想起硕果累累的秋,满眼的金黄色和火红色,处处流露着收获的喜悦,撑一把油纸伞,泛舟于西湖中,在蒙蒙细雨中我在思考:收获是什么?5 老师说我作文里有些词语用得不恰当。
6 如果你问周围朋友词语,如果十个人,九个人说不知道,那么,这是一个机遇,如果十个人,九个人都知道了,就是一个行业。7 造句时要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
8 变换词语的位置,可以改变句子的内容。9 童年,一个并不陌生的词语;一个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阶段;一个充满美好回忆的五彩瓶子。
10 只有理解了词语的含义,才能用词语造句。11 我们要正确运用含有贬义的词语。
12 他找不到适当的词语去形容她的美。13 造句时可适当地使用关联词语。
14 “生命”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幸福”一个多么奇妙的感觉;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缩放光彩。
15 要理解一句话的意义,首先必须弄懂每个词语的意义。16 如果你对你需要的词语了如指掌,你就能将它们信手拈来。
17 每句话内部则注意词语平仄相间,听来觉得不仅掷地有声,而且富于感。18 修辞学所说的“双关”,就是用一个词语或一个语言片断关涉两种事物,表达双重意思,好似一箭双雕。
19 如果你问周围朋友词语,如果十个人,九个人说不知道,那么,这是一个机遇,如果十个人,九个人都知道了,这是一个行业。20 长辈人给后人题词时经常用"鹏程万里"一类词语。
2. 这些词语的拼音怎样写
1、狂舞 拼音 kuáng wǔ
解释
尽情、疯狂地舞动。
2、闪射
【读音】shǎn shè
【释义】闪耀,放射 。闪耀出光芒。
【例句】她的眼睛里闪射着幸福的光彩 。
3、火烈 huǒliè
意思:火势猛烈,泛指炽烈、热烈 。
4、飞溅
【拼音】fēi jiàn
【释义】向四周溅出,向四处迸射。
5、亢奋 kàng fèn
6、晦暗
【拼音】huì àn
【解释】昏暗,不明亮。晦暗:指人的面色昏暗、不明亮,精神迷茫、迷糊。
7、羁绊 jī bàn
8、蓦然
读音: mò rán
释义: 忽然;猛然;不经意地。另有惊诧的含义。
9、冗杂
拼音:rǒng zá
同义词:冗长 芜杂
反义词:简明
意思:繁杂,缺乏统一协调
10、搏击 bó jī
意思:搏斗
11、烧灼
【注音】:shāo zhuó
【释义】:高温炙烫
12、奔突
【注音】:bēn tū
【释义】横冲直撞;奔驰;四下~;~向前。
13、翻飞 fān fēi
【意思】 动:①忽上忽下来回地飞:一群蝴蝶在花丛中翻飞。
②自上而下地翻动或漂动:雪花翻飞。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
③飞舞,飘扬。
14、大彻大悟
[dà chè dà wù]
【解释】: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3. 这些词语的拼音怎样写
1、狂舞 拼音 kuáng wǔ解释尽情、疯狂地舞动。
2、闪射【读音】shǎn shè【释义】闪耀,放射 。闪耀出光芒。
【例句】她的眼睛里闪射着幸福的光彩 。3、火烈 huǒliè意思:火势猛烈,泛指炽烈、热烈 。
4、飞溅【拼音】fēi jiàn【释义】向四周溅出,向四处迸射。5、亢奋 kàng fèn6、晦暗【拼音】huì àn【解释】昏暗,不明亮。
晦暗:指人的面色昏暗、不明亮,精神迷茫、迷糊。 7、羁绊 jī bàn 8、蓦然读音: mò rán释义: 忽然;猛然;不经意地。
另有惊诧的含义。9、冗杂拼音:rǒng zá同义词:冗长 芜杂反义词:简明意思:繁杂,缺乏统一协调10、搏击 bó jī 意思:搏斗11、烧灼【注音】:shāo zhuó【释义】:高温炙烫12、奔突【注音】:bēn tū【释义】横冲直撞;奔驰;四下~;~向前。
13、翻飞 fān fēi【意思】 动:①忽上忽下来回地飞:一群蝴蝶在花丛中翻飞。②自上而下地翻动或漂动:雪花翻飞。
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③飞舞,飘扬。14、大彻大悟 [dà chè dà wù]【解释】:彻:明白;悟:领会。
形容彻底醒悟。
4. 拼音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扩展资料
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