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沈的繁体字怎么写
查《打字、识字两用手册·通用规范汉字多元码及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页码》,知7画【沈】字为0870号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多元码为if 。详见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第159;1157页的解释。由此可见,【沈】字有两种读音:
第159页【沈】chén 旧同“沉”。此【沈】字未曾被简化过,其本身就可看作繁体字,与简体字通用。
第1157页【沈】¹ Shěn 沈阳,地名,在辽宁。
第1157页【沈】² shěn <;书>; 汁:墨~未干。
以上两个“沈”字的繁体字为【渖】。多元输入法(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可以直接打出【沈】的繁体字【渖】字。但网页的UTF-8字符集不能显示出繁体字,且自动篡改成简体“沈”字,制成图片如下所示:
第1157页【沈】³ Shěn [名] 姓。
2. 沈字的毛笔行书怎么写
沈字的毛笔行书行楷的写法如下图:
沈字的毛笔行书行草的写法如下图:
拼音:shěn chén
部首:氵
笔画:7
五笔:IPQN
汉字首尾分解: 氵冘
汉字部件分解:氵冘
笔顺读写:点点提竖横折撇竖弯钩
释义:
[ shěn ]
1.辽宁沈阳的简称。
2.汁:墨~未干。
[ chén ]
同“沉”。现在通常写作沉。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沈静[shěn jìng]
亦作“沉静”。沉稳闲静;平静。
鄢国培 《巴山月》第三章一:“一会,街上便变得空荡荡的异常沉静。这种沉静使人有些忐忑不安。”
2.沈沈[chén chén]
盛貌;茂盛。
冰心《寄小读者》三:“我心沉沉如死,倒觉得廓然。”
曹禺《北京人》第三幕:“橙黄的繐子仍旧沉沉地垂下来,但颜色已不十分鲜明,蜘蛛在上面结了网。”
3.沈思[chén sī]
亦作“沉思”。深思。
冰心《往事·悟》:“我接到你的信,反覆沉思了三日,第三日之夜,我无目的底冒雨出走。”
4.沈没[chén mò]
亦作“沉没”。没入水中。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三:“如今她的全部生活仿佛就沉没在对那一去不复返的太平盛世的怀恋。”
3. 描写沈阳的句子有哪些
1. 撸串儿、烧烤、啤酒、划拳、彪悍挥洒着青春,是沈阳独特夜生活的文化符号。
2. 厚重的沈阳历史记录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女真人长风猎猎铁骑哒哒的剽悍和枭勇,也留有摄政王多尔衮和孝庄皇后辅佐少年天子匡扶社稷的暧昧和机谋。这座采撷了长安、洛阳、开封、金陵几朝汉家宫阙之长的清朝皇家宫殿,满蒙汉建筑风格交杂,几乎是北京故宫的缩微景观和美丽倒影。
比之北京故宫的君临天下磅礴气势,它秀气典雅格局上虽有几分局促,内里却处处透着狂妄和勃勃野心。3. 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
沈阳的城廓之中到处布满蛮横和雄性荷尔蒙气息,即使是在冰封的冬季那种气味也一样醇厚,酣酽,浓得化不开。凛凛朔风中,袖着手,低着头,将脸深深埋进大衣领子内,哈气成霜地沿着雪松排列的方向,避开热气腾腾的白肉血肠、李连贵熏肉大饼、老边饺子、老龙口包谷烧的熏香迷障,一抬头,眼前蓦地腾起红墙绿瓦、金色琉璃镶嵌成的华美宫阙!那就是沈阳故宫,一个王朝留下的背影。
4. 厚重的沈阳历史记录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女真人长风猎猎铁骑哒哒的剽悍和枭勇,也留有摄政王多尔衮和孝庄皇后辅佐少年天子匡扶社稷的暧昧和机谋。这座采撷了长安、洛阳、开封、金陵几朝汉家宫阙之长的清朝皇家宫殿,满蒙汉建筑风格交杂,几乎是北京故宫的缩微景观和美丽倒影。
比之北京故宫的君临天下磅礴气势,它秀气典雅格局上虽有几分局促,内里却处处透着狂妄和勃勃野心。5. 沈阳,作为辽宁省省会城市,历史悠久,文化丰厚。
沈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有沈阳故宫、福陵、昭陵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同时还有太清宫、新乐遗址、实胜寺、清初四塔四寺等1100余处历史名胜古迹,积蕴深远。据了解,沈阳故宫是除北京外,中国现存的第二大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沈阳故宫始建于1624年,建成于1636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宫。 故宫分为东、中、西三路,现有古建筑100多座,占地6万多平方米。
整个建筑融合了满、汉、蒙、藏等多种民族艺术,形成独有的风格。其中,著名建筑凤凰楼是当时沈阳城最高的建筑。
“凤楼晓日”为古“沈阳八景”之一。6.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把沈阳表一表,一宫两陵二人转,文明中外不得了,园林城市授沈阳,傻大黑粗换新貌,沈阳世界园博会,扬名天涯与海角,年年国际旅游节,五洲宾朋都来到,八市构成大沈阳,农工商贸窜新高,迎接全国运动会,政府南迁是妙招,四环公路和地铁,拉动沈阳飞速跑,赵本山和小沈阳,文化战线是代表,老城中街太原街,更加繁荣更热闹,沈阳变化说不完,明天景色更美好。
7. 在古沈水的北面有一座古城,在中国古风水学上,河的北面为阳因此她的名字叫沈阳。他是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都城,因此具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美誉。
是现在东北最大的城市,辽宁省省会。西汉时称侯城,辽金时置沈州,并用土夯筑城墙,为沈阳建城之始。
元代时,因其地理位置在沈水之阳,而改称沈阳。1625年清太祖将都城从辽阳迁至沈阳,1634年清太宗将沈阳改名为盛京。
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成为陪都。清朝统一中国后,在沈阳设奉天府。
1945年恢复沈阳名称。沈阳对历史记忆犹如天柱山一样毓秀伟岸,沈阳对历史记忆犹如沈水浑河一样,时而舒缓平静,时而奔腾咆哮。
平静,记忆着上起远古下及当今的熠熠闪光的文化历史;咆哮,记忆着城市的光荣与梦想。希望沈阳明天会更好。
8. 出了沈阳故宫,不远处,大概也就两站地远,耸立一座古罗马廊柱盘绕的巍峨西洋建筑大青楼,周围环绕点点北欧风格红楼群与清王府式样的三进深四合院。那却是另一对著名父子张作霖和张学良的故居———张氏帅府。
红彤彤雕梁画栋的四合院里,老帅两次奉直战争的硝烟似犹在,皇姑屯铁路的爆炸声依稀传来;洋气扑鼻的大小青楼,仿佛记录下了少帅东北易帜去国离家的悲壮,举旗助蒋的豪侠,西安事变的枪响,终生囚禁的无奈……千古功臣,天下为公。血与火的洗礼,一次次政治与军事的较量中,似无机心,却不乏机巧。
留下的是悲剧,也是悲壮。9. 沈阳名人辈出,民国时期的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已经成为东北大地的一段传奇。
而记载他们悠悠古事的张氏帅府更是成为了这次沈阳之行的第二站。张氏帅府位于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是原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的官邸和旧居。
据了解,张氏帅府始建于1914年,1933年建成。张氏帅府内有仪门、会客厅、书房、花园、大青楼、小青楼、赵四小姐楼、胡先堂等建筑。
10. 沈阳故宫是清朝入关前的盛京皇宫和入关后的陪都宫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清太宗皇太极修建的宫殿。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称帝。
这是一座没有感伤的宫殿。巍峨的宫宇,建了这么久了,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还似乎隐隐透露着一种称雄天下的霸气。
踩着殿宇间沉重的方石,似乎还能感受到从后金到大清时代问鼎中原、横扫大明的渴望在延续—沈阳故宫中最醒目的是大政殿。这座八角重檐、黄瓦绿檐、金龙盘柱毡帐状的建筑,建于努尔哈赤时期,殿前分两行排列着10座方形旗亭,是按照行军狩猎时汗王和八旗贝勒大臣的帐惺模式建造,四旗编。
4. 辽宁省沈阳市我眼中的东中街作文怎么写
2013-01-28 14:15我眼中的东中街
东中街,小的时候我一直以为东中街就是中街以东的一条路呢,直道去年妈妈带我坐地铁,我才知道中街的下一站既是东中街,我就是这么合计的,后来才模糊的知道,好像不止是一条路吧!
后来问了大人我才知道这个有点像街名的地方,涵盖了中街以东的一片区域,除了中街向东延伸,至傍江街止的这部分,更确切的说是包括:东连傍江街,南怀万泉公园,西至东顺城街,北达草苍路,这么一片区域,。
东中街这一片经过这些年的改造有着颠覆性的变化,一位附近的老爷爷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还是一个棚户区,大杂院,小平房到处都是,老老小小一家人挤在一起,房子都是各自慢慢往外搭建的,路也变得越来越窄,谁家做了什么好吃的,哪家的小两口吵架了,那叫一个清楚。
你在看如今:新玛特,大悦城,龙之梦,这几个国际化的商业中心把东中街打造的如此的繁华,龙之梦被打造成了沈阳最大的公交枢纽站。另外印象深刻的是一条新开通的东西向马路,叫龙之梦大道,可能是新开通的缘故,往来的车辆较少,路的西端尽头穿过一个住宅园区,延伸出来的,那叫一个宽敞!
抬头向南望去,在一侧在建的工地中,原奉天大亨铁工厂的办公楼旧址还在,只是矗立在一片现代的建筑工地中,这座历尽沧桑的老建筑正在见证者东中街这一地域从老工业文化向商业文化过度的一次崭新的繁华转变!
这就是我眼中的东中街,她在我眼中是一条多姿多彩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