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脚趾的指怎么写
趾的笔顺:竖,横折,横,竖,横,竖,提,竖,横,竖,横
拼音:[ zhǐ ]
部首:足
笔画:11
基本解释
1. 脚 :~高气扬。
2. 脚指头 :~骨。~甲。
3. 踪迹 :“庶追芳~”。
4. 古同“址”。
同音字 徵 只 指 劧 咫 祉 纸 訨 恉 蚔
同部首 足 趸 蹲 蹿 蹞 跶 跫 蹵 踀 蹨
同笔画 盖 盛 着 得 匙 宿 寅 翊 勒 斛
组词:
刖趾适屦
[ yuè zhǐ shì jù ]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 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截趾适屦
[ jié zhǐ shì jù ]
切断脚趾去适合鞋子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迁就。
趾踵相接
[ zhǐ zhǒng xiāng jiē ]
形容人数之多。亦作“趾踵相错”。
截趾适履
[ jié zhǐ shì lǚ ]
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削趾适屦
[ xuē zhǐ shì jù ]
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同“削足适履”。
麟趾呈祥
[ lín zhǐ chéng xiáng ]
旧时用于贺人生子。
圆顶方趾
[ yuán dǐng fāng zhǐ ]
指人类。 同“圆首方足”。
林趾
[ lín zhǐ ]
林木的根。
趾甲
[ zhǐ jiǎ ]
脚趾尖上所生的坚硬角质物
趾踵相错
[ zhǐ zhǒng xiāng cuò ]
形容人数之多。同“趾踵相接”。
跰趾
[ bèng zhǐ ]
足大拇指与第二指相连为一指。跰,通“ 骈 ”。
系趾
[ xì zhǐ ]
以铁镣锁足的刑罚。
鼎趾
[ dǐng zhǐ ]
鼎之三足。
足趾
[ zú zhǐ ]
脚指头。亦借指脚。
趾离
[ zhǐ lí ]
梦神名。
余趾
[ yú zhǐ ]
犹遗址。
举趾
[ jǔ zhǐ ]
1.举足;抬脚。 2.指举动。
下趾
[ xià zhǐ ]
指物体的根底部分。
三趾
[ sān zhǐ ]
1.指三足乌。 2.指天、地、人鬼之礼。
踵趾相接
[ zhǒng zhǐ xiāng jiē ]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2. 成语故事:趾高气扬怎么写
春秋时期,楚武王派大将屈瑕(xiá)带兵去攻打罗国。楚国大夫斗伯比去送行。回来的路上,他对自己的侍从说:“我看,这一次屈瑕恐怕要吃败仗了。你看他走路的样子,脚抬得高高的,神气十足,肯定没把敌人看在眼里。(原文是:‘举趾高,心不固矣。’)”
斗伯比回来马上就去见楚武王。他对武王说:“请你赶快派兵去支援屈瑕吧。”楚武王有些奇怪,说:“我们已经没有军队可以派了,这你是知道的,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武王的夫人邓曼是一个聪敏的女人,她对武王说:“我看斗伯比这话的意思,不是真的让你派援军,而是想告诉你,屈瑕这次出兵自以为是,觉得依靠以前的战绩,这次打罗国是小事一桩,所谓骄兵必败。他这是提醒你要教训一下屈瑕。”楚武王醒悟过来,于是赶紧派人去追屈瑕,可是已经追不上了。
屈瑕在带领部队渡过鄢水的时候,由于事先没有认真谋划,结果遭到了罗国军队的左右夹击,一败涂地。屈瑕觉得没脸回去见楚武王,就一个人跑进山谷中自杀了。楚武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沉痛地说:“这是我的过失呀,我没有听从大家的意见就派屈瑕为将,才导致今天的失败。”
成语“趾高气扬”由“举趾高,心不固矣”演变而来,形容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趾,脚趾,这里指脚步;气,神气,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