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梨无主我心有主怎么写作文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宋元之际,世道纷乱,战火不断,盗匪四
起。大学者许衡外出办事,烈日炎炎,行人皆汗流浃背,口渴难耐
正好一棵梨树长在路边,树上结满了大梨,路人们纷纷跑去摘梨
解渴,只有许衡一人不动。有人问他:“你怎么不去摘梨呢?”许
衡回答到:“他人的梨,岂能乱摘?”众人皆笑他迂,都对他说:
“世间这么乱,树早就没了主人。”“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留
下这句话许衡头也没回得走向远方。
以前初读故事,尚未弄懂许衡空中的“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如今再想起这则故事,我忽然明白了些。“我心有主”在我看来
就是“君子乐其道,小人乐其欲。”做到“我心有主”的人是一个
有严格操守的人,一个有为人之道的人,一个讲良心和廉耻的人。
我想像许衡一样讲道德的君子在如今社会一定很难遇到,谁知
近日我却遇见了一位这样的君子。
最近,正是樱桃红了的日子。我们一家人晚饭后在田间散步。
刚下了一场雨,雨后,树叶上,草地上的雨滴把四周印得一片片绿
意盎然,绿得仿佛要滴出来一般。一群孩童手中拿着不少樱桃,跑
来跑去,好不热闹。
正当我赏景入迷时,前方围了一群人吸引了我的注意。加快脚
步,走近了才发现原来他们围着一棵硕果累累的樱桃树,都抢着摘
樱桃。问了问旁边的人才知道,原来不知是谁家的樱桃树种在了这
大家都争着摘呢。只见不少人把枝条拉了下来,一把一把地摘着
更有甚者将枝条折了下来,不论红的还是青的人们统统摘了下来
在这种氛围中我也萌发了一种想摘的冲动。不过,这时一个人把
我吸引到了——他一个人静静地站在樱桃树远处看着旁人摘着,自
己却丝毫不动。我慢慢地走了过去,这才发现这是我的发小,我问
他:“你怎么不去摘呀?”“上次,看了你书上许衡的故事,我有
所感悟。”听了他的话,我想去摘的念头也平息了下去,走在了回
家的路上。
也是在最近,我又目睹了如今人们的另一种本性。我随这长长
的队伍终于踏入了公交车,没过几个站人下了不少,我也站得轻松
了不少。又到一站,一名老人上了车,尽管人下去了不少,但仍旧
没有没有座位,老人只好站着。就在我感叹没有人让座时,一名少
年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让老人坐下,可就在老人说谢谢还未坐下时
一名中年人抢先一步坐了那个座位,老人无奈得站在了一旁。最
终在大家对于中年人的谴责声中那名中年人把座还给了老人。现在
想来如果那个中年人“我心有主”的话,定不会发生抢座了吧。
“我心有主”是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精神,
是尚名节且不苟取。心有主,世间任走,“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是人格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的完美体现。
2.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是谁写的词
这首瓷是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一句。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陆游《卜算子·咏梅》 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咏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绝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得护理,也无人来欣赏,随着四季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孓然一身,四望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孓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几个字与上句的“寂寞”相互呼应。而且,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均,写出了梅花的艰困处境,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完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总之,从上面四句看,这对梅花的压力,天上地下,四面八方,无所不至,但是这一切终究被它冲破了,因为它还是开了!谁是胜利者?应该说,是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