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商代裘字怎么写
“裘” 是皮毛衣服。
《说文》: “裘, 皮衣也。 ” 甲骨文写作“下图有写法” , 正象有毛的衣服形状,属象形字。
金文在衣服里边加一“又” (或“寸” ,古 文字中“又、寸、手”均表手义)字作声符,成形声字。或是会意将手纳于怀 中取暖。
“说文古文”和石鼓文以 “求”代“裘” ,为假借字。小篆将“求” 置于“衣” 内,是“从衣,求声” 的形声字。
隶书随小篆结构,仅使其笔画趋 于平直,成为今文。商代一般流行甲骨文或者金文。
上图为甲骨文的写法。(甲骨文为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金文有这三种写法。
(金文为刻在青铜器等金属器物上的文字)。
2. 商在甲古文是怎么写的
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500多字。
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
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中国安阳市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
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
汉字的鼻祖——甲骨文
汉字的鼻祖——甲骨文(40张)
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使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
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记载汉语的文字体系了。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如今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甲骨文中频繁地提到“羌”这个字,意为奴隶。
截至2012年,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2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
3. 商代比干的“干”繁体字如何写
“ 干”是多音多义字,不同读音时对应在的繁体字是不同的。
干,读gān,繁体字是“乾”。中国的文字六书中有一个叫假借,就是用已有的字来表达发音相近的意思不相关的另一个字,乾来表示“干燥”和“天地”两个意思就是假借的用法。
干,读gàn,繁体字是“干”,其意如下:
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躯~。~线。
2、做:~事。说~就~。
3、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才。~员。~练。
4、方言,坏、糟:事情要~。
希望能帮到你
望采纳
4. 古代的土怎么写
古代“土”的不同写法:
1、商代甲骨文:
2、西周金文:
3、秦代小篆:
4、汉代《曹全碑》隶书:
5、唐代虞世南楷书:
6、王羲之行草:
“土”字是一个象形字。
在甲骨文字中,上半部分象土块,下面象地面;到了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
本义: 泥土,土壤。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引申义:
1、土地
甘食其土之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领土,国土
天府之土。——《三国志·诸葛亮传》
3、田
土,田也。——《尔雅》。
4、土地神。后作“社”
天子祭天,诸侯祭土。——《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5、测量土地
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周礼·地宫·大司徒》
6、吐
土,泻也。——《广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