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金日记账允许出现负数吗
1、现金日记账应在业务发生时逐笔顺序登记。
并且现金日记账一般不允许出现负数余额。从近期的几次审计失败案例看,核对银行流水的程序越来越重要。
2、根据证监会会计部的意见,对期末有确凿证据表明能够符合财政扶持政策规定的相关条件预计能够收到财政扶持资金时,可以按应收金额计量。 相当于将权责发生制原则引入了政府补助准则中,可按应收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不再限于“存在确凿证据表明该项补助是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拨付”的情形。
因而部分突破了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 现金科目使用的基本规则是:先进,后支,不能直接坐支现金。
正常情况下,现金日记帐帐面余额为零的时候,是没有现金给职工报销的。 若能给他们报销,说明你挪用了其他业务取得的现金,直接: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等)贷:现金 由于现金帐只出不进,所以才出现负数,这是财务制度根本不允许的。
规范的做法是:将各种途径收到的现金,先送存银行,需使用现金时,再从银行提取,基本业务流程是: 1、将收到的现金收入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其他应收款等) 2、需要支付现金时,先提取现金,以增加现金日记帐的可用金额: 借:现金贷:银行存款 然后再进行报销等现金支付业务: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其他应收款等)贷:现金 如果是新开的公司出现负数可能是因为前期付款是老板垫付,那应该 借:现金贷:其他应付款-老板 报销费用时 借:管理费用等贷:现金 现金日记帐要每日结出余额,一旦不够用,必须及时从银行提取,不能直接使用其它业务取得的现金 以上就是本文全部内容,认真的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2.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影响
我国连续多年经常帐户顺差,即出口一直大于进口,国家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2005年7月开始,迫于美国,日本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压力,我国调整了汇率制度,从单一的盯住美元到参考一篮子货币。人民币开始了升值的道路。(特别指出所谓的人民币升值是针对于美元的,对欧元的汇率却是在一直下降的)
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
最近突破了1:7的关口。
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在1:6.998。
随着升值幅度的加大,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负面影响慢慢开始呈现出来。
第一,人民币升值,即美元贬值了,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大副相对减少。也就是说,比如你存了10美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1:10,则相当于你存了100元人民币。现在,人民币升值,兑美元汇率变成了1:5,则相当于你存的100元人民币变成了50元。
第二,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的出口下降。我国的出口多依赖廉价生活用品,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竞争力下降,于是出口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尤其是沿海出口企业,是最大的受害者。
第三,人民币升值,导致了国内物价上涨,有通货膨胀的嫌疑。
发达国家想通过迫使人民币升值来转嫁其经济不景气的恶果,对中国的确产生了不少的不良影响,但相信这对于中国也是一个契机,一个参与世界经济的机会,尤其借奥远之机,中国可以更贴近世界。
(写了好久,终于写完了。以上纯熟个人浅见,片面之处就请多多谅解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余额是负数的时候怎么写-¥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