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桥的作文怎么写
我的故乡在茶果飘香的大山中,在村子的尽头有一条清澈见底的一直默默向前流淌的河,在这条河的上方有一座百米长的大桥。
在我六七岁的时候,大桥才刚刚建好,由于种种原因,再加上母亲一直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使我那幼小时想过桥的愿望一直没有如愿以偿。后来,我们搬家了。六年以来,我都没能从桥上走过去,所以走大桥渐渐成了隐藏在我心中的一个小小的愿望。
就在前不久,我又回到了可爱的故乡,再一次踏上了走桥的路程。当我和姐姐走到桥边时,我心里特别激动,高兴地向姐姐讲述了我的将要实现的愿望,没想到姐姐还很支持我,高兴地对我说:“看今天是一片艳阳天,就知道是成功的日子。”我抬头看看天空,心里暗暗想到:对,今天就是实现愿望的日子,我一定不能放弃的。然后很有信心地跟着姐姐走上了大桥。
刚开始走了十几米还可以,可是渐渐到了桥中间,望着桥下那波光粼粼的水面,我就感到头晕目眩,也听到我的心在咚咚地跳,好像整个身子在慢慢地向下坠,就要掉到水里似的。我不敢再往前走了,便止住了像灌了铅似的脚。姐姐在前面见我没有跟上来就回过头说:“怎么,害怕了?”
我说:“姐姐,咱们回去吧,我不想走了。”
姐姐说:“走大桥不是你儿时的心愿吗?你就这么退缩吗?你不要老是低头看着水面,抬头看看前面——多么美的景色呀!”
我抬头看了看前方,如画的风景顿时使我心旷神怡。这时我又听到姐姐说:“做任何一件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你要有信心去战胜恐惧,不要看着桥下的水,要看着前方的路,只要你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再迈出第二步,这样不就可以走过大桥了吗?”听了姐姐的一番话,我顿时恍然大悟,全身充满了力量。我大叫道:“嗨,枉我读了六年的书,连这一点儿困难都不能战胜,以后的路可怎么走呀!姐姐,谢谢你!你永远是我的知心人。”姐姐见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便欣慰地笑了。
当我走到桥的尽头时,我便觉得自己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顿时欣喜若狂地大叫道:“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握着姐姐的手我笑个不停。一阵风拂来,我心情爽极了,再看看河边,小草也轻轻地摇晃着头,好像也为我的成功表示祝贺。
通过这次过桥,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面对困难要勇往直前,要有信心,敢于向困难挑战,这样才会成就一番事业。虽说过大桥在我的一生中只是非常小的一件事,但我会记住这次过桥的经历,我将用它来伴我走我的成长路。
点评:小作者用细腻而流畅的笔记叙了自己过大桥的经历,这虽说是一件小事,但小作者以小见大,从中得出了面对困难要敢于战胜的深刻的道理,使人受益匪浅。
2. 关于桥的作文,初二的,怎么写
岁月之河匆匆淌过,许多记忆已逐渐模糊。
但是,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牵动着我的心。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故乡的大桥——松滋大桥.松滋大桥位于新江口镇的东南端。
横跨于松滋河之上。这座大桥修建于1965年,至今已经有了将近40年的风风雨雨,却还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风姿。
这座桥是松滋河中游唯一的一座大桥,她虽比不上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也不敢与武汉长江大桥媲美。可它却是一座实用桥。
是两岸交通的重要枢纽,为故乡人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大桥全长113米,车道宽7.1米,车道左右两侧各有1.5米宽的人行道,共12个桥孔,是一座典型的梁式桥。
整座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为沥青柏油马路。每年春夏暴雨过后,河水上涨,水势迅猛,大桥依然坚固地矗立在洪水上,雨后初晴,原来满身灰尘的大桥,经雨水的冲涮洗礼,显得格外洁净、清新,像一幅刚画好的水墨画。
站在七里庙山上,向东眺望,大桥就像一条白玉腰带系在松滋河柔软的腰间。黎明时分,大桥就像刚从熟睡中醒来的壮汉,揉揉双眼,抖擞精神,以它特有的姿态迎接着来来往往赶早市的故乡人。
夜幕降临,大桥上亮起了一盏盏明亮的路灯,像是在空中撒下的颗颗明珠,美丽极了。松滋大桥是一部活的历史,它记载着动荡岁月的悲欢离合,目睹了人间的真善丑恶,见证了故乡的发展腾飞。
一年又一年,大桥以他坚实的脊背,默默无闻地履行着他的职责。承载着故乡经济建设的负荷,正如故乡的人民一样忠诚执着。
3. 桥的说明文怎么写
平 望 的 桥
平望二中 黄酉林
平望是著名的江南水乡,相传古时此地自南正北有塘路鼎分于葭苇之间,天光水色,一望皆平,由此得名平望.古老的大运河与波涛汹涌的太浦河在平望交汇,千年的頔塘与宽阔的新运河在平望相聚.莺逗湖,南草荡,长荡,白漾荡等湖泊象一块块翡翠镶嵌在平望的锦绣大地上.有水必有桥,平望的桥梁之多,桥的历史之悠久,桥的规模之大,在吴江大地可算首屈一指.
平望的桥年代悠久,传承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自古以来,平望钲区就有十庙九桥之说.岁月沧桑,如今十座古庙只剩下了遗址和庙名,而九座古桥目前还幸存两座,横跨京杭大运河的古老的石拱桥——安德桥,安民桥,至今还巍然屹立在大运河上,它们见证了平望钲千百年来的兴衰,成为古老平望的象征.安德桥初建于唐朝大历年间,现存之桥为同治十一年重建.安德桥为单孔拱桥,全长54米,宽4.5米,高10米,跨度11.5米,桥孔高,跨度大,气势雄伟.南宋诗人杨万里途经平望时,曾留下"乱港交穿市,高桥过得诡"之句.形象地描绘了安德桥之高大.而建于明嘉靖年间的溪港东林桥,则纤小玲珑.桥全长不过5米,拱形单孔,跨度仅3米.而桥上的楹联"浩渺波光涵笠泽,参差帆影接莺湖",不仅创造了美好的意境,还留给人们美的享受.据说旧时平望钲有35座石桥, 随着历史的变迁,古石桥仅剩不到10座.
平望的桥雄伟壮观,透射着时代的气息.平望钲郊205省道上的竹港桥在50年代曾经是吴江县里最大最长的木头建造的公路桥,如今已建成现代化的公路大桥,半个多世纪以来,它承载着苏嘉公路和湖嘉公路南来北往的车辆,为吴江的交通运输作出积极的贡献.而初建于1958年的平望太浦河大桥曾经是苏州地区最大最长的公路桥,也是太浦河上第一座公路桥.近50年来,平望大桥两次重建,桥的规模越来越宏大,目前,它每天承载着318国道和205省道奔涌而来的车辆,最多达到日流量五万辆,为吴江经济乃至苏浙沪皖的交通运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重建于1998年的318国道上的平望新运河桥则是吴江市规模最大引桥最长质量最优的公路桥梁之一,总长1500多米,造价达2千多万元.而横跨京杭大运河的平望运河大桥则是吴江市最雄伟最壮观的公路桥梁,也是吴江市第一座公路立交桥,它连接着318国道,跨越205省道,那三根耸入云天的拱形水泥跨梁象三条彩虹,横卧在大运河上,成为平望的一大景观.据说从上海飞往广州的飞机上,能清楚地看到大运河桥的壮观.
位于平望钲中心的人行天桥在吴江市是独一无二的,这座2002年12月才通行的,横跨于205省道与318国道交汇段的人行天桥是吴江经济与交通飞速发展的产物.这座桥投资3百多万,运用了最先进的造桥技术和现代化的材料,雄伟美观,还减轻了交通压力和事故.每当夜幕降临,桥上华灯齐放,宛如银河落九天.
平望的桥秀美,展现着一幅幅绚丽的图画.风景如画的莺逗湖上2000年建造了望波桥,揽胜桥,这些七孔混凝土结构拱形桥似长虹卧波,连接着黄漾墩,平波台和莺湖公园,使平望与莺湖名胜平波台交融一体,互相辉映.每当夏日春秋,斜阳夕照,暮色降临,登上望波桥极目远眺,平波台尽收眼底.那种"积水明于镜,中流峙此台.云从湖岸落,浪涌寺门回.柳外千帆去,沙边一鸟来.昔年题咏处,古壁满霉苔."的意境,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平望的桥,荟萃了千百年来的桥梁艺术,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构筑了浓郁的水乡风情.每当我登步雄伟古老的安德桥,漫步高雅平坦的人行天桥,信步车水马龙的平望大桥,不禁心旷神怡,思绪万千,从心地赞美平望的桥.
4. 关于‘桥’的作文怎么写
桥,一个富有诗意化的名字。她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桥之美早已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间。桥,是徐志摩对母校无限的惆怅;桥,是马致远对家的无比思念;桥,是茅以升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称颂……在诗人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可以说,心桥是世界上最坚固的桥。木桥虽无处不有,但也最经不起风雨;石桥饱经沧桑,残留下来却属不易;铁桥也会随着时间的锈蚀而失去光泽。然而心桥,风雨之后永远是第一个出现彩虹,时间的洗礼会让它变得更加完美,在漫长的岁月里屹立不倒。这是它的美。
茅以升曾经说过,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眼中“桥”是艺术化的,是美丽的结晶。在我的眼中“桥”是通向心灵的通道,是心桥,是与众不同的。不必刻意去讲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凝聚成一座心桥。不需要千辛万苦地寻找材料,不需要费尽心机地设计造型,不需要面面俱到地考虑细节,只要点滴的感动与快乐,就可以在彼此之间架起一座心桥。腿架着一块木板,板上可以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小谷,那就形成了一座桥。然而不同的是,心桥甚至连一条板凳都算不上,就更别说横跨两山,下夹深渊,前临大江,如长虹卧波般气势恢弘了。但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使得每一个人都能轻松地跨越每一道障碍,战胜每一次挫折,把所有的不悦都远远地抛在脑后;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缩短了心的距离。这也是它的美。不难看出,心桥其实就是友谊的产物。它的朴实无华是任何事物也比不上的。在友谊的世界里,没有私心利欲,只知道资源共享;没有勾心斗角,只知道互相关心;没有斤斤计较,只知道你我宽容相待;没有虚假谎言,只知道彼此真心面对……隐约之中,也就诞生了心桥。此时此刻,仿佛任何人工的雕琢都只是画蛇添足,会使它沾染世俗的尘埃。只有在友谊的甘露洒遍各处时,它才越发显得超凡脱俗。这还是它的美。 心桥,好一座心桥!面对风雨,它展现出不羁的灵魂;面对坎坷,它表现出不畏的精神;面对生活,它演绎出最美的故事。这不正是它的美吗? “鸟儿美于花园,因为它懂得怎样将花园中的五颜六色装点到自己的羽毛上,将花园中的乐曲集于自己的啭鸣;狮子美于森林,因为它能够将森林的威严活生生地体现在它的威严之中,将森林的雍容和庄重体现在它的雍容和庄重之中;骆驼美于沙漠,因为它将自己溶于打磨之间,使大漠中的山丘化为它的形体,将大漠的黄沙描绘在它的肤色之中;鲸鱼美于大海,因为大海是它生命的一部分,平静的海水、汹涌的波涛和湍急的水流便是构成它这部分生命的内涵。”我要说,心桥美于生活。因为生活是它的源泉,生活中的点滴通过它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生活是美好的,心桥是美丽的! 心桥之美,美之心桥,你感受到了吗?
5. 作文我喜欢的桥怎么写
我喜欢的一座桥
我听过一首歌《北京的桥》,这首歌里唱到:“北京的桥啊,千姿百态,北京的桥啊,瑰丽多彩。金熬玉栋望北海 ,十七孔桥连玉带。。 ”我非常喜欢这首歌,不仅加为它好听,更因为它其中提到了我喜欢的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座落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它与万寿山、佛香阁遥遥相望。十七孔桥全长150米,桥面下宽14.6米,桥面上宽6.56米,全桥高7米。远整座桥给人以一种雄伟高大之感。这座桥共有17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这17个桥孔中,第9孔最大,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小下来,对称排列。
走近十七孔桥,我们会发现使我们惊叹的不仅仅是它的外观,它的桥栏更让人惊奇。十七孔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五百四十四只。桥两边的白石栏杆,共有128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姿态各异的石狮。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闹,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凝神观景,个个惟妙惟肖。桥头各有两只大水兽,很象麒麟,十分威武。桥的两头有四只石刻异兽,形象威猛异常,极为生动。
我站在十七孔桥上,可以看到昆明湖的全景,也可以眺望远处的小岛,而十七孔桥也成为颐和园中最有名的地方。
每当我看到十七孔桥的照片时,我便又想起《北京的桥》这首歌,它的结尾说到“桥啊桥啊,美丽的桥,桥啊桥啊,可爱的桥,给北京增添了多少欢乐多少爱”。十七孔桥正像这首歌里所说的,它给很多人带来了很多快乐。它是颐和园的象征,也是北京桥的代表。
我喜欢十七孔桥,我喜欢北京。
6. 关于桥的作文怎样写
平望是著名的江南水乡,相传古时此地自南正北有塘路鼎分于葭苇之间,天光水色,一望皆平,由此得名平望.古老的大运河与波涛汹涌的太浦河在平望交汇,千年的頔塘与宽阔的新运河在平望相聚.莺逗湖,南草荡,长荡,白漾荡等湖泊象一块块翡翠镶嵌在平望的锦绣大地上.有水必有桥,平望的桥梁之多,桥的历史之悠久,桥的规模之大,在吴江大地可算首屈一指.
平望的桥年代悠久,传承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自古以来,平望钲区就有十庙九桥之说.岁月沧桑,如今十座古庙只剩下了遗址和庙名,而九座古桥目前还幸存两座,横跨京杭大运河的古老的石拱桥——安德桥,安民桥,至今还巍然屹立在大运河上,它们见证了平望钲千百年来的兴衰,成为古老平望的象征.安德桥初建于唐朝大历年间,现存之桥为同治十一年重建.安德桥为单孔拱桥,全长54米,宽4.5米,高10米,跨度11.5米,桥孔高,跨度大,气势雄伟.南宋诗人杨万里途经平望时,曾留下"乱港交穿市,高桥过得诡"之句.形象地描绘了安德桥之高大.而建于明嘉靖年间的溪港东林桥,则纤小玲珑.桥全长不过5米,拱形单孔,跨度仅3米.而桥上的楹联"浩渺波光涵笠泽,参差帆影接莺湖",不仅创造了美好的意境,还留给人们美的享受.据说旧时平望钲有35座石桥, 随着历史的变迁,古石桥仅剩不到10座.
平望的桥雄伟壮观,透射着时代的气息.平望钲郊205省道上的竹港桥在50年代曾经是吴江县里最大最长的木头建造的公路桥,如今已建成现代化的公路大桥,半个多世纪以来,它承载着苏嘉公路和湖嘉公路南来北往的车辆,为吴江的交通运输作出积极的贡献.而初建于1958年的平望太浦河大桥曾经是苏州地区最大最长的公路桥,也是太浦河上第一座公路桥.近50年来,平望大桥两次重建,桥的规模越来越宏大,目前,它每天承载着318国道和205省道奔涌而来的车辆,最多达到日流量五万辆,为吴江经济乃至苏浙沪皖的交通运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重建于1998年的318国道上的平望新运河桥则是吴江市规模最大引桥最长质量最优的公路桥梁之一,总长1500多米,造价达2千多万元.而横跨京杭大运河的平望运河大桥则是吴江市最雄伟最壮观的公路桥梁,也是吴江市第一座公路立交桥,它连接着318国道,跨越205省道,那三根耸入云天的拱形水泥跨梁象三条彩虹,横卧在大运河上,成为平望的一大景观.据说从上海飞往广州的飞机上,能清楚地看到大运河桥的壮观.
位于平望钲中心的人行天桥在吴江市是独一无二的,这座2002年12月才通行的,横跨于205省道与318国道交汇段的人行天桥是吴江经济与交通飞速发展的产物.这座桥投资3百多万,运用了最先进的造桥技术和现代化的材料,雄伟美观,还减轻了交通压力和事故.每当夜幕降临,桥上华灯齐放,宛如银河落九天.
平望的桥秀美,展现着一幅幅绚丽的图画.风景如画的莺逗湖上2000年建造了望波桥,揽胜桥,这些七孔混凝土结构拱形桥似长虹卧波,连接着黄漾墩,平波台和莺湖公园,使平望与莺湖名胜平波台交融一体,互相辉映.每当夏日春秋,斜阳夕照,暮色降临,登上望波桥极目远眺,平波台尽收眼底.那种"积水明于镜,中流峙此台.云从湖岸落,浪涌寺门回.柳外千帆去,沙边一鸟来.昔年题咏处,古壁满霉苔."的意境,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平望的桥,荟萃了千百年来的桥梁艺术,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构筑了浓郁的水乡风情.每当我登步雄伟古老的安德桥,漫步高雅平坦的人行天桥,信步车水马龙的平望大桥,不禁心旷神怡,思绪万千,从心地赞美平望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