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一篇关于太谷饼和枣的作文一个详写一个略写
我的老家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是枣树生长的好地方。记得小时候村前屋后都长满了枣树。
村里的枣树分成三种:一种是圆枣,成熟得早;一种是长枣,核大;还有一种也是长枣,但基本上无核,果肉很厚。
农谚说:枣发芽种棉花。春天枣树是比较晚才冒芽的。到秋天红枣成熟也比较晚。可是人们并不等到红枣完全满树成熟再吃,早早地就有人爬到树上摘枣子吃。村里人不分彼此,上谁家的树上吃几个枣子,不算回事。赶车的人路过村子,一鞭子甩上去,噼里啪啦掉下一地的枣子,吃完了再赶路。
我在孩童时期,常常爬树吃枣子。早晨起来的枣子经露水打过,格外脆甜,是最好吃的。
深秋时节,红红的枣子挂满枝头,风吹树动,煞是好看。村里谁家打枣子,就招呼街坊四邻一起来帮助拣枣子。大人们抡着长杆,撞击着枣树的枝丫,人们怕跌落的枣子砸头,裹着毛巾或戴着草帽,猫腰拣枣子。大家把满地的枣子拣到小提篮里,再倒进大箩筐。男女老少边吃边拣,欢声笑语回荡在枣树下。收拾完了,主人总要给帮忙的孩子们每人的口袋里装满枣子,带回家去。
在以后的日子里,村里家家户户的场院里、屋顶上都晒满了红枣。晒干的红枣,装进笸箩,成了家里孩子们日后的零食。比较讲究的人家会用酒加工成醉枣封在坛子里,到过年的时候再吃。村里人走亲串友挎上一篮红枣,十分普遍。革命战争年代,支前拥军也是一篮篮的红枣。“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亲人尝一尝,一颗枣儿一颗心……”的歌声记载着历史的足迹。平日里,人们用红枣做枣糕,做枣馅,家家自产自食,没有一家外卖的。全村人祖祖辈辈过着缺油少盐的穷日子。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离开了老家,从此再没有回去过。但听到“一日三个枣,红颜活到老。”以及“一日三枣,长生不老”这些话语的时候,我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老家的红枣。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又回到老家,爬上高高的枣树,吃上又脆又甜的红枣……
2. 介绍太谷饼作文700字
太谷饼是面制炉烤的实心饼,当地俗称“干饼”、“烧饼”。
饼呈圆形,直径三寸半,厚约六分,边与心的厚薄均匀,表皮为茶黄色,粘有脱了皮的芝麻仁。冷食此饼,酥而不硬,软而不皮,具有香、甜、软、脆的特点,而且,储存时间长,久储味道不变,既可作茶点,也可旅行食用。
因此,太谷饼还是人们相互馈赠的上好礼品。 太谷饼的生产历史悠久,清朝末年已行销京、津、西安、兰州、包头、张家口等地。
它的生产和明清太谷商业经济的发展有直接关系。有个传说讲,明末清初,太谷县由于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成了全国的商业中心,有几家票号,还掌握了全国金融枢纽,给本地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有的商业资本家富裕起东之后,生活骄奢淫逸,挥霍无良。在太谷城东南沟子村有个富户太太,半夜里想吃饼子,就派佣人四处选购。
买回的饼子不是嫌油腻,就是嫌干硬,咬上一口便扔掉了。到哪里去买太太喜欢吃的饼子呢?这可难坏了她家的佣人。
消息传到一个烧饼铺里,掌柜的为了赚钱,就让老师傅设计出一种甘饼,其主要原料是精白面、白糖、胡油芝麻、蛋清。制作方法是用蛋清将六成上等白糖和四成上等白面调成糊状,用勺子盛在扣炉内,糊状自然融流成圆形。
成熟后,上撒芝麻,下抹胡油,再用慢火烤熟。这种饼子又甜又酥,不腻不硬,颇受那位富人太太的喜爱。
这就是后来享有盛誉的太谷饼。 现在的太谷饼,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制作技艺,行销范围也更广泛,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3. 太谷饼作文500字,
太谷饼
乘同蒲线南下的火车,越过乌马河铁桥后,旅客们就会看见一座高耸的白塔和用黄琉璃镶嵌的鼓楼,这便是太谷饼的产地太谷县城。当列车刚刚停稳,旅客们总是纷纷下车,争相购买太谷饼。
太谷饼是面制炉烤的实心饼,当地俗称“干饼”、“烧饼”。饼呈圆形,直径三寸半,厚约六分,边与心的厚薄均匀,表皮为茶黄色,粘有脱了皮的芝麻仁。冷食此饼,酥而不硬,软而不皮,具有香、甜、软、脆的特点,而且,储存时间长,久储味道不变,既可作茶点,也可旅行食用。因此,太谷饼还是人们相互馈赠的上好礼品。
太谷饼的生产历史悠久,清朝末年已行销京、津、西安、兰州、包头、张家口等地。它的生产和明清太谷商业经济的发展有直接关系。有个传说讲,明末清初,太谷县由于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成了全国的商业中心,有几家票号,还掌握了全国金融枢纽,给本地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有的商业资本家富裕起东之后,生活骄奢淫逸,挥霍无良。在太谷城东南沟子村有个富户太太,半夜里想吃饼子,就派佣人四处选购。买回的饼子不是嫌油腻,就是嫌干硬,咬上一口便扔掉了。到哪里去买太太喜欢吃的饼子呢?这可难坏了她家的佣人。消息传到一个烧饼铺里,掌柜的为了赚钱,就让老师傅设计出一种甘饼,其主要原料是精白面、白糖、胡油芝麻、蛋清。制作方法是用蛋清将六成上等白糖和四成上等白面调成糊状,用勺子盛在扣炉内,糊状自然融流成圆形。成熟后,上撒芝麻,下抹胡油,再用慢火烤熟。这种饼子又甜又酥,不腻不硬,颇受那位富人太太的喜爱。这就是后来享有盛誉的太谷饼。
现在的太谷饼,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制作技艺,行销范围也更广泛,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4. 太谷我爱家乡的太谷饼日记50字
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太谷县,有一种誉满三晋的传统功夫小吃饼,俗称“太谷饼”。
传说来太谷饼发明于清朝咸丰年间,当时太谷地区商业、手工业、金融业极为繁荣,一位烧饼铺里的老师傅在祖传工艺的基自础上,精心调制成现在的太谷饼配方。太谷饼制作精细,工艺讲究,成品色香味美,回味无穷,敢与京糕粤饼相媲美。
太谷饼在选料上很有讲究,选用上好的面粉、白糖、食bai油和糖稀为原料,水的比重极小,食油选用du山西北部优质熟榨的胡麻油,糖选用上等的砂白糖,糖稀选用米稀。太谷饼有四大特点:一是zhi酥软至极,将鲜饼放不同的器皿上,它会随所放器皿的不同形状而弯曲。
假如放在小碗里,便弯成碗底状;二是馨香诱人,甘凉爽口,令人回味不尽;三是稍嚼即化,余味绵绵,口dao感极好;四是易于贮藏,存放于适当之处,半年之内色、味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