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矿山开采申请书怎么写
变更有很多种,有变更名称,变更采矿权人,变更矿区范围,开采标高,企业性质的,主要是第一段要说明矿山企业基本情况 二段是变更内容和理由/ 三段是地质工作情况和开发利用情况。
都是这样的下面的是变更矿权范围的 XXXXXXX白云石矿 变更矿区范围申请报告 市国土资源局: 我矿位于XXXXXX,采矿许可证号:XXXXX,有效期为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开采矿种:建筑用白云岩,企业性质为私营独资企业。
一、变更理由及内容 我矿在开采过程中发现矿体延伸至矿区范围外,为依法开采合理利用界外资源,延长企业服务年限,规模化办矿,申请扩大矿区范围。为此,我矿向市局申请办理了勘查备案手续,市局以“XXXXX资源勘备字〔2009〕第16号”批准勘查备案登记,变更后的矿区范围由以下6个坐标点圈定(1980年西安坐标系): X Y X Y1:4112463 38506685 2:4112683 38507160 X Y X Y3:4112553 38507685 4:4112288 38507595 X Y X Y5:4112473 38507045 6:4112338 38506685 矿区面积:0.2035平方公里;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确定开采标高为+345m~+456m。
二、地质工作情况 2008年7月,我矿委托中国XXXXXXXX编制了《XXXXXXX白云石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提交建筑用白云岩基础储量(122b)22.1万m3,折62.8万吨。XXXXXX矿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以XXXXX资储审〔2008〕21号文评审通过XXXXXX以XXXX土资备储〔2008〕19号文备案。
三、本次地质工作简介 二OO九年九月,根据市国土资源局批准的勘查范围,我矿委托XXXXXXXX队进行勘查,并编制了《XXXXXXXX建筑用白云岩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该报告经XXX资储审〔2009〕14号评审通过,市局以XXX资备储〔2009〕10号评审备案。依据报告截止2009年9月底,扩大后矿区范围内累计查明(保有)建筑用白云岩基础储量(122b)61.7万m3,计175.2万吨。
变更后新增建筑用白云岩资源储量(122b)39.6万m3,计112.4万吨。
2. 地质报告怎么写
地质报告的编写方法: 附录! (规范性附录)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 !" '绪论 !" '" '勘查目的和任务 简述勘查目的和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勘查工作的具体要求。
!" '" #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 说明勘查工作区的区块编号、勘查范围和拐点经纬度、矿区位于所在县级城市的方 位、直距、矿区边界和面积,经过矿区或邻近的(现有的或拟建的)铁路、公路、水路 等重要交通线以及矿区距最近的车站、码头、机场的里程(直距、运距)。 !" '" %勘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概述矿区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 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
根据有代表性的气象资料,说明矿区的气 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雷电情况、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说明区内的地震烈度,概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 况。
简述区内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农业、牧业、人口等。应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水源地、电网距离及供水、供电满足程 度。
!" '" &以往工作评述 简述矿床的发现,从发现至本次勘查所进行的地质、物探、化探等各项工作,按时 间先后简述其工作情况、投入主要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等,并对其成果质量和 勘查、研究程度进行评述。如属已开采的勘查矿区,应阐明矿山生产建设的规模、生产概况、累计采出矿量及已消耗的资源!储量。
!" #" $本次工作情况 说明工作的起讫年月、简要经过、完成的各项实物工作量(插表)、投入资金总额、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矿床类型及简要地质特征、总计资源!储量、首采区范围、开发 前景。按不同的类型列出资源!储量表,并列出其平均品位(按国家规定应保密的矿种 不必列出本表)。
!" %区域地质 以#& $' '''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 & $' '''比例尺未做地区,可用# & %'' '''比例尺区调资料)为基础,简明扼要地说明矿床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区域内对矿 田(床)成因有影响的主要地层及岩浆岩种类、特征及分布、主要构造的特征及分布。 !" (矿区(床)地质 详细说明矿区(床)所在范围内,对成矿作用有影响和对矿体有破坏作用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赋矿层位及矿化等特征。
!" )矿体(层)地质 !" )" #矿体(层)特征 综合叙述矿体(层)的总数目、总厚度、含矿率、空间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及相互 关系等。分别说明主要工业矿体(层)的赋矿岩石、空间位置、形态、产状、长度、宽 度(延深)、厚度、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规律、连接对比的依据和可靠程度、成矿后断 层对矿体连接的影响。
矿体(层)多时,小矿体特征可列插表说明。 !" )" %矿石质量 按矿石性质分带(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分别说明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 成分、有用矿物的含量、有用矿物的粒度、晶粒形态、嵌布方式、结晶世代、矿物生成 顺序和共生关系;说明矿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用组分和伴生有用、有益、有害组分的 含量、赋存状态和变化规律等。
对于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矿产,则应对其 物理机械性能进行详细论述。 !" )" (矿石类型和品级 阐述矿体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的分布范围。
说明矿石的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工业品级种类以及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对选冶性能有明显差异的各类矿石,应详细说明 其所占比例和空间分布规律。
!" )"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说明主要矿体(层)上下盘围岩的种类,近矿围岩的矿物成分、有用、有益和有害 组分的大致含量、蚀变情况及其与矿体(层)的接触关系;说明矿体(层)内夹石 (层)的岩性种类、分布规律、数量、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夹石(层)对矿体完整性的影响程度。 !! "!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简述矿床成因、成矿控制因素、矿化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指出矿区远景及找矿方 向。
!! "! $矿区(床)内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 对于在勘查主矿体的同时综合勘查的共生矿产、伴生矿产,应进行综合评价,说明 其综合勘查的程度、规模、分布规律、矿石质量特征等。 !!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 #! %采样种类、方法及其代表性 说明各种类型矿石加工试验样品的采样目的、要求(包括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 试验种类和数量的要求)、采样种类、采样方法、采样的工程种类及编号、样点的数目, 并从矿石类型、样品空间分布、品位等方面评述样品的代表性。
!! #! &试验种类、方法及结果 说明各种类型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种类,采用的加工、选矿方法及试验流程,并叙述 所取得的各项试验成果。 !! #! '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 根据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结果,做出矿石可选(冶)性能和工业利用性能的评价,说 明矿石中有用组分回收利用和有害杂质处理的可能性,提出共(伴)生组分综合利用的 途径。
对于矿石类型简单、或属于已开发矿床的深部(或走向)延伸部分矿体的勘查,矿 石类型和已开发部分一致或相似,不需进行选冶试验,仅与邻近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