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舂联怎么写
1.挂春联有讲究: 过了春节春联也不随便揭下来,而且贴得越牢越好,最好能够保持一年,来年春节前再贴春联的时候,贴在旧春联的上面。
正确的格式应该是,当你面对门的时候,右边是上联,左边是下联,因为当中国文字竖着写的时候,应该从右向左读。但是春联的横批是从左向右写的,这也是当代阅读规矩使然。
2.写春联讲究 春联应该讲求个性化,应该把自己的感受、喜好、自己家的特点和期望都写进去。比如某家院子里有棵桃树,另一家院子里有颗枣树,都可以把这些写到春联里。
写春联的时候还要注意,“绝”、“死”、“亡”等字是绝对不要出现的,而且同音字也不要出现。 在对联的“家族”中,春联诞生较早,至晚到五代就有了史料记载。
过年贴对子,就是贴春联。 长期以来,中国的百姓,包括文人和以“书春”(摆摊写春联)为业的人,积累了写春联的丰富的经验,也为后世留下许多精品。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创作春联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描春景 天回地暖,日丽风和,阳春白雪,满目生机,这与人们迎接春天的雀跃心情十分和谐。因此,春联自古以来就以描绘春景为擅长的笔法。
如: 春莺唱柳 喜鹊登梅 又如传统春联: 又是一年芳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在描写春景时,常用一些具有新春特色的词,如: 植物——竹、梅、杨、柳、桃、李、杏。 动物——莺、燕、鹊、凤、鹏。
器物——爆竹、酒杯、锣鼓。 颜色——红、绿、金、碧。
2.颂吉祥 本来,祈福纳祥、驱鬼避邪,是远古桃符的原始功能,从桃符向春联演化过程看,吉祥话语是不可少的,如: 春光播福 和气致祥 又如传统春联: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而今,吉祥话已不单是对个人、对一个家庭的祝福了,更多地是对祖国江山热情的赞颂,对祖国前程美好的祝愿,如: 天地英雄气 风云浩荡春 (赵朴初) 八表同庥瞻丽日 四民有庆乐丰年 (刘叶秋) 3.限时令 有些对联已用了几百年,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属于“长命百岁”的。用多了,便有陈旧之感,应该出新。
对联出新的途径之一是限时令,这大致有两种情况: 作干支联 即在春联中嵌入当年纪元的干支(甲子、乙丑、丙寅等),如: 甲兵洗净 子舍承欢 前人将每个轮回中六十年间不同干支纪元都作了现成的联,供每年选择使用。应该说这是一种创新,但也有缺憾。
由于天干10字、地支12字在组词能力上有限,往往干支联文辞生涩,用典过僻,一般人读不懂。也有时干支联并不完全符合当年情况。
即以甲子年论,1924年为“甲子”,那时各路军阀正打得火热,“甲兵”无法“洗净”,老百姓叫苦不迭,那里还能“承欢”呢?而1984年,已是“**”结束后八年了,“甲兵”早已“洗净”;到2044年,谁也说不清,大概也不会有“甲兵”的战事了。如果不承袭前人,结合本年实际作干支联,通畅易懂,雅俗共赏,则是上乘之作了。
作生肖联 即在春联中嵌入本年的生肖(鼠、牛、虎、兔、龙、蛇等),如: 闻鸡起舞 跃马争春 此联是1981年《羊城晚报》征联作品,实际上可以用于今后任何一个“鸡年”(*酉)和任何一个“马年”(*午)。 只用一种生肖的,有指示当年的作用,如笔者所作戊辰(1988)年联: 顺雨调风龙气象 锦山绣水凤文章 用相邻两个生肖,可表示年份的交替,如笔者所作丙寅(1986)年联: 牛耕绿野 虎啸青山 生肖可以替代,常用以“阳”代“羊”,如: 阳春开物象 丽日焕天文 有些生肖,不是人们“喜爱”的动物,且不吉祥,因此很难直接入联,如鼠、蛇、犬、猪、猴等,就不一定生硬地入联,称“鼠年”、“蛇年”、“狗年”了。
当然,也可以另辟蹊径,做出趣联来。 4.写时事 以时事入联,是对联的传统,也是春联的传统。
可写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正在发生的事以及将要出现的事。这些事件,都关系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借春联之机,表示群众的关注情绪。
如: 且把桃符纪国耻 常看竹叶报平安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春联。又如: 翻身休忘本 饮水务思源 这是土地改革时期农村的春联。
这类对联是历史的记录,是生活的写照,如果有兴趣把各个历史时期甚至每年的春联搜集齐全,可能会成为小型编年史和中国大事记的。当然,写时事联要注意不要将标语口号合盘端出。
5.抒胸臆 有些春联,看起来没有什么春意、春景,也不嵌干支、生肖,纯是一些愤世之作。这是因为旧时一些知识分子生活凄惨,满腹牢骚无处渲泻,等到过年时,便触景生情,不禁舞文弄墨,直抒胸臆。
如: 鼠因粮绝潜踪去 犬为家贫放胆眠 可以想见,此处主人一贫如洗,无依无靠。一般说来,这类春联有较强的艺术性。
2. 重阳节的作文怎么写
重阳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一首是杜甫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的习俗有很多,最有名的就是:赏菊花、饮菊花酒、佩茱萸、登高等。重阳节又叫老人节。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有着长长久久的寓意。因此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
关于重阳节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有一年汝南县来了一个瘟神,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他就决定前去拜访一个神仙。 找到了神仙的仙居。神仙知道他来拜师学艺所以就开始教他降妖。九月八神仙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神又要出来害人,杀瘟神的方法并且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说完,就把桓景送回了家乡,回家后桓景把仙人的话告诉村民,第二天瘟神果然来了,桓景照着神仙的方法杀死了瘟神。
祝大家重阳节快乐
3. 嫁女喜字如何写 嫁女喜字如何写
囍字
喜字是民间的吉祥图符。按习俗,娶亲用双喜字,嫁女贴单喜字。民间办喜事都在街门旁贴上喜字,曰“喜到”。据说贴双喜字与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有关。
相传有一年春天,王安石从老家江西去汴梁赶考,途中看见一户姓马的富贵人家在门楼上挂着一盏走马灯,灯上写着半副对联:“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原来这户人家有个才貌双全的女儿要招婿,小姐自己想出这副对联语来,谁能对上就和谁做夫妻。王安石欣赏这副对联语的巧妙构思,暗自爱慕上了制联人。可是他想不出合适的下联,又怕误了考期,只得舍灯赶路。
到了汴梁,王安石下场应试,顺利闯过了诗、赋、策论三关。没想到今年的考官还要来一次考校应对敏捷的面试。轮到王安石应试,主考官手指门前竖立的飞虎旗,出了个上联道:“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灵机一动,开口就把马家姑娘制的那半副联语当下联对了出来,考官大喜,连连颔首称赞。
出场后的王安石,不等发榜就出京城,星夜兼程赶赴马家。一看,那挑女婿的马灯还在,王安石就用考官出的上联当作下联应对。马家小姐说对得妙,她父亲马上就招王安石为婿。拜天地的那一天,忽有报子来传:王安石进士及第金榜提名!
这可真是喜上添喜呀!乐不可支的王安石马上就在红纸斗方上挥笔写下两个连体的“喜字,贴在门上。再赋诗一首:“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灯科。”从此,双喜就成了喜庆尤其是婚嫁喜庆的吉祥符瑞。然而清代满族人办喜事,无论嫁娶一律用单喜字。据考,满族人认为双喜字是“奸”字的另一种写法,用它庆贺嫁娶不文明也不吉祥。
礼堂是新婚夫妇拜天地的地方。礼堂要设天地桌,所谓天地桌就是供奉天地诸神的香案,新婚夫妇拜天地用。天地桌要用红缎子围起来,地上铺红地毯。
喜房就是洞房,洞房门口要贴喜联,窗上贴红喜字,炕(床)上面吊着红罗帐。炕(床)上有红缎,绿缎绣被各一床、鸳鸯绣枕一对。炕前铺红毡。一般人家的礼堂和喜房,在迎娶回来之前,祝贺的亲戚朋友是可以观瞻的。迎娶回来时,则要封闭起来。大户人家在迎娶前一天礼堂、喜房就开始忌门。
中国传统婚礼,对礼仪人员有特殊的要求。第一必须是全福人(也称全合人),即应有配偶和子女,父母在堂更好。在人伦关系上四世同堂,五世同堂更理想。鳏寡孤独者是不能做礼仪人员的。第二礼仪人员的属相不能与新郎新娘犯相。第三必须懂得传统婚嫁礼俗,善于应酬外场。第四面容体态无显著残疾,仪表端应,举止大方。迎娶之日,男家、女家邀请的司礼、司仪人员主要有:男家要请作为男家婚礼仪式的总主持人的娶亲太太、娶亲官客、提盖头红包袱的小男孩、新娘下轿填脂粉的少女、搀新娘下轿的妇女(南方称傧相)等,女家要作为女家送亲仪式的总主持人的送亲太太、送亲官客、给新娘开脸的妇女、抱新娘上轿的男子(在兄长伯父中选择全福人担任)等。无论是男家还是女家邀请的司仪、司仪人员都要备礼亲自登门去请。
4. ABCC
人才济济 喜气洋洋 大腹便便 得意洋洋 神采奕奕 怒气冲冲
衣冠楚楚 可怜兮兮 微波粼粼 波光粼粼 白雪皑皑 金光闪闪
白发苍苍 风尘仆仆 小心翼翼 千里迢迢 沧海茫茫 阴风阵阵
忧心忡忡 劣迹斑斑 硕果累累 信誓旦旦 野心勃勃 逃之夭夭
风度翩翩 疑虑重重 来势汹汹 形色匆匆 忠心耿耿 流水淙淙
大雪纷纷 相貌堂堂 忠心耿耿 雾气腾腾 忧心忡忡 春风习习 文质彬彬
凉风习习 晚风习习 秋风习习 得意洋洋 信誓旦旦 炊烟袅袅 兴致勃勃
北风呼呼 热气袅袅 大名鼎鼎 生机勃勃 财源滚滚
5. “福”的一百种写法 百福图
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
百福图
6. 春联怎么写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