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笔字笔画怎么写
这里所说的“毛笔字”,是指按传统法度书写的毛笔字,而不是用毛笔随意写出的字。
它是学习书法的第一阶段。怎样写好毛笔字,是一个很复杂、很具体的大问题,不是一篇千字文所能讲透彻的,本文只是概念性地提示一些写好毛笔字的基本要领。
要想写好毛笔字必须掌握好笔法和字法。 首先是执笔。
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这里介绍一般所用的“五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适当高度),保证笔杆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笔的外侧,既加强食指捏笔的力量,又发挥把笔往里钩的作用;无名指的甲肉之际抵在笔杆内侧,起着把笔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无名指的指肚下部,辅助无名指把笔往外推。
握笔时要如古人所说:“令掌虚如握卵”,这样便于运笔。学书要经常练习握笔、钩回、推出和旋转笔杆(加上腕的作用)练习画直线和弧线。
执笔的高低和是否悬腕、悬肘,由所书字的大小来决定,小字低执,枕腕;大字高执,悬腕;再大则需悬肘。 书法是线条造型艺术。
所谓笔法主要的就是怎样创造理想线条(点画)的用笔方法。 提按。
笔按下去写,笔划就粗,提起来就细。就像人走路的两只脚,一只落下,一只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样,笔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
惟其如此,才能产生出粗细绝不相同的线条来。 每写一个笔画,都有入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
入笔有“露锋”法,顺笔而入,使笔画开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锋法”,逆锋入笔,横画欲右先左,竖画欲下先上,使笔锋藏在笔画中,笔画开端基本呈圆形。行笔要学会“中锋用笔”,使锋尖常在点划中间运行。
为使笔画有力度,还要学会涩势用笔,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华。收笔有“露锋”(把笔逐渐提出纸面,画呈尖形,如悬针竖、撇、捺、钩),有“藏锋”(将笔尖收回画中,如垂露竖,笔画尾端呈圆形)。
结字又叫结体或间架结构。启功先生曾指出,写毛笔字一要把握间架结构,二要练好笔画特点。
间架结构比点画特点重要。间架好的字,笔画特点不突出,也还顺眼;反过来就不行了。
因此,认真研究并把握好字的结体规律十分重要。所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学写字应先从楷书或隶书入手。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其它书体就有了基础。
临帖是练好字的必需手段。不临帖,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是上不了路子的。
学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只要按学习规律坚持临池不辍,必然学有所成回答人的补充 2009-08-10 17:01汉字由笔画组成,因而练字要从笔画开始。正如要造就一幢美观、坚固的房子,得选用优质的建筑材料;要制一身好衣裳,还应用好布料。
指导学生练好了笔画,写字也就成功了一半,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笔画呢?一、进行基本笔画训练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练写每个笔画是练字的起步。练写笔画时,教师先要讲解。
讲解运笔的方法,讲解写好一个笔画的关键处及注意点。基本笔画中较难写的是捺笔。
捺的运笔是这样的,先向左上逆锋起笔,再向右下行笔,笔渐重按,然后笔重按多顿,最后提笔向右出锋。写捺笔关键处是顿笔出锋。
有的同学没有顿笔就直接出锋,写出来的捺显得轻飘、不稳重。有的同学把写捺曲解为写钝角,成了这样“”;还有的同学毛笔使劲按,提不起来,就出不了锋,写成“”。
分析了以上注意点后,学生出现此类情况就减少了。接着是教师示范。
教师写的笔画或字是供学生练写的最好范例。板书示范时,字形要大,动作要慢。
同时,边示范边讲解,便于学生领会运笔的方法和用笔的节奏。最后是训练。
只有加强训练,才能把写好笔画的愿望变为现实,也只有训练,才能掌握运笔方法,从中体会写好笔画的关键处。有的同学看了写字课本上笔画的轮廓,知道一个笔画中哪儿细,哪儿粗,练写时,一看,自己写出来的笔画该粗的部分还不够味,就拿起毛笔小心地来回添加,使之丰满。
就像画家涂颜料似的。形是相似了,可哪知这是错误的运笔方法,这是应该杜绝的。
教师发现后要及时纠正,并作指导。二、练字过程中注重笔画训练学写了笔画后,就要临摹相应的字,以便巩固和进一步掌握所学笔画。
在练字时,我总要提醒:要写好字,要使你的字耐看,就要认真把握每个笔画,都要按正确的运笔方法写。假如有些笔画不到位,就像一栋房子里的细木料或蛀了虫的木材,经不起年代的考验。
同时教师要来回巡视。发现类似情况及时指正。
我经常会说,“你的竖太细了,身子这么单薄怎能为四化作贡献呢?”“你的撇太尖细了,这样的尖刀一碰到硬处,就折断了。”“你的捺这么轻飘,不怕它飞了吗?”风趣的批评使学生认识到了不足之处,还激发写字兴趣,提高了写字效果。
另外,练字要把握关键笔画。汉字是由各种点、画按照一定的规律连贯交接而成的,其中有些点画对字的重心安稳、结构舒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练字前,我常让学生观察范字,体会哪一笔是写好这个字的关键笔画,关键笔画要舒展。如“中”字关键笔画是竖,要写得直而长,同时找出一系列类似的关键笔画加以举例,“申、律、吊”等也。
2. 怎样学写毛笔
首先是笔要懂得拿拉 懂得拿之后要拿稳了 不要东倒西歪 然后不要急着写字或者是笔画 学会控制它 最好用划线的办法 拿一张大大地报纸 在上面画横线 划到很直为止 接下来画竖线 也要画到直 之后开始画大大地圆圈(半径十厘米以上) 画到很圆很圆 这时候你的笔一定控制得很好了 就可以学笔画了 最好是站着写 要站直 两脚与肩同宽 肚子离桌子一拳的距离 前面我说的都是基本功 是安溪N代书法家总结出来的 现在安溪很多学校都是要练这种基本功 接下来写笔画 写字都没什么技巧 必须脚踏实地 一步步来 但是注意 必须静下心来 怀着一颗浮躁的心是写不好的 另外 笔画一定要学好 不能马马虎虎懂个大概就跳去学写字 否则将事倍功半。
3. 毛笔怎么写的好
1.要写好毛笔字,先要掌握执笔的方法。
毛笔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腕平、掌竖。 指实:拇指指肚抵住笔杆的后方(略偏左),食指的第一指节压住笔杆的前方(略偏右),两指相对,把稳笔杆。
中指从左前方钩住笔杆,使笔向右,无名指与小指相与支住,无名指的背顶笔杆,使向外。手指要着力自然,松紧适当,使笔杆行动自如,这样五指共同使力,使笔杆正直、稳定、有力。
掌虚:食、中、无名三指要稍离开,虎口微张,使掌心圆而中空,这样手的筋骨肌肉放松,便于灵活活动。 腕平:腕要与纸面平行。
掌竖:手心要虚空,向上竖立。使笔杆竖直。
2.有耐心 3.你先学楷书,先练基本功,把你的手和臂力练出来以后,你就买一张光盘,学一些柳体或者颜体,先临帖,多练,多看,多比较。学个一年半载,你在学隶书,把骨架掌握好以后再学行书,书法就是认真地写,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字,几年后在了解一些草书和狂草,千万不要学的过死,要发挥自己的特性。
学习书法对你的修身养性有很大的帮助 4.书写姿势很重要 初学书法,必须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它一仅直接关系着字的好坏,对不在长身体的青少年来说,若养成了不良姿势的坏习惯,还会影响身体正常发育,开始学写毛笔字时,应该坐着写,而且全身各部位都要自然、轻松。因此,应该记住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坐书桌椅的高矮要合适,椅子要坐稳,头可稍向前倾,但不能左右歪斜。胸要挺起,右肩自然下垂,腰脊要直,前胸一可靠住桌边。
两臂展开,右手按在桌上,但不可承受身体的重量;两腿自然分开,脚要放平。正确的书写姿势,不是短期能掌握的,必须随时注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已经形成的不正确姿势,按照正确的要求下功夫纠正。
5. 用笔法 毛笔的运用,简称“用笔法”。用笔法是写字点画用笔的一般原则。
用笔,广义的是指使用毛笔的方法。狭义的是指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用好毛笔的重要目的首先在于写好基本笔画,而要写好基本笔画又必须用好毛笔。让以用笔的广义所指和狭义所指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对它们的理解完全可以统一起来。 要学好书法,用笔是关键。
一般说来,笔锋着纸后,准备动笔之时为起笔,笔锋着纸后在纸上行走叫行笔;笔锋在笔画中运行到未端取回锋作收是收笔。笔法有方笔,圆笔两种,也可方、圆兼用。
书写起来一般运用藏锋、露锋、逆锋、中锋、转锋、回锋、提、按、顿、驻、挫、转等不同的处理技巧,方可写出不同形态的笔画,只有掌握了笔法才能随心所欲进行书写,在进行书写时还应牢牢掌握中锋用笔的原则,极力追求笔书的效果。在熟练地掌握了中锋行笔以后。
才可以练习和运用侧锋行笔。书写时还要努力避免病笔。
“永”字八法。自古以来,初学写字的人如何用笔往往以“永”字八法学起。
什么是“永”字八法呢?就是“永”字中的八笔。分别代表八种笔法。
(即:侧、勒、努、、策、掠、啄、磔)永字八法意在说明楷书的八种基本笔画的形态特征和方法。说它是基本笔画,因为在一个“永”字中很难概括汉字的全部笔画的写法。
“永”字八法之所以成为历代写书的楷模。据说“永”字的结体概括了一般字的所具有的笔画,只要掌握了这几种笔画的用笔,就可以贯通一切笔法。
6.临摹 初学书法方法很重要,学习毛笔楷书,在初学的时候,要讲究学习方法,这是很重要的事,如果选择方法对路,则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如果方法不得当,往往就会事倍功半,白白浪费了学习时间,还容易走弯路,那么,学习书法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效果比较好呢?临摹,是学习书法的重要途径,临摹,指的是“监书”和“摹书”两种不同的学书方法,摹书有描红、廓勾填墨、映写等几种形式,临书也叫做“临帜”就是照着字帖的样子,学着去写。 临摹这两种学习方法各有特点,“临书”易失古人的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较易,“临书”较难,或者说,摹书“思想劳动”的强度小,临书“思想劳动”的强度较大。
有人误以为摹书只是适合儿童学习的方法,其实这样方法并没有年龄的限制,对于具备书法基础或书法基础差的人都是十分必要的。例如高中学生,初学时也应该有这样的过程,但是可以很快地通过这个过程。
例如摹写几十个或一、二百个字,在对毛笔稍稍熟悉以后,便可以与临帖穿插进行,每当遇到临写困难的时候,就用摹的方法去“理解和体验”一下。 与摹书相比,临书是学习书法过程中更为长期和经常的方式,认真得法的临帖也是初帝者速见成效的唯一经验,临帖不仅是初学时的方法,也是今后广泛,深入学习的最重要的过程,我国历代爱书法者,即便到晚年也乐此不疲地临写碑帖,许多功成名就的书法大家,在创作的同时,仍孜孜不倦的通过临帖汲取着历代名家所长,临帖既是长期,艰苦的学习过程也是初学者稍有体会之后的至为乐趣的事情。
临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学书的最终结果。 有初学者可能认为临帖的方法太死板,不打算走这条路,这是一定不可以的,多少年来,尚没有一例不通过临帖吸取前人经验,完全靠个人摸索和创新而获成功的。
临帖的要求可大体分为四步,一求位置,二求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