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蛇和蟒的区别
蟒是“蛇”这一大类中的一个类群
蛇是爬行纲双孔亚纲Diapsida鳞龙下纲Lepidosauria蛇目Serpentiformes近3000种的统称(包括蟒)。
蛇目是由早期的蜥蜴目成员进化而来,无可活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肢,无前肢带,进步的类型也无后肢带。
蟒是蛇目Serpentiformes原蛇亚目Henophidia(蟒蛇亚目Boidea)蟒蛇科Boidae约17属73种的统称。包括现存最大的蛇类,但多数种类没有那样大。蟒蛇科不仅有后肢带残余,还有残余的后肢,呈鳞片状,有些种类还有可以感受红外线的颊窝。蟒蛇科可分为卵生的蟒亚科和主要为卵胎生的蚺亚科,二者均即包括巨型蛇类,也包括一些中型蛇类。
蛇、獴(Herpestes edwardsii)和欧洲刺猬(Erinaceus europeas)等动物血清中含有天然抗蛇毒成分,称抗毒因子.现已发现有抗神经毒因子、抗出血毒因子和抗致死因子等.
2. 蛇,蚺,蟒怎样区分
蛇包括蚺和蟒。蚺和蟒同属于蛇类。蚺和蟒的区别在于,蚺是卵胎生,蟒是卵生,且不是同一个科。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的总称,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正如所有爬行类一样,蛇类全身布满鳞片。所有蛇类都是肉食性动物。目前全球总共有3,000多种蛇类。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可活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肢,无前肢带,身体表面覆盖有鳞。
蟒蛇食性常以小麂、小野猪、兔、松鼠和家禽等为食;胃口大,一次可吞食与体重相等重或超过体重的动物。消化力强,除猎获物的兽毛外,皆可消化,但饱食后可数月不食。以突然袭击咬住猎获物,用身体紧紧缠住,使猎物体内心脏压迫停止心跳、血液不能流动而死亡(蟒缠绕猎物是因为使猎物血液停止流动而死亡,它有这样的能力,而不是普遍认为的窒息而死)。
蚺科蛇类把猎物勒死。它们使用躯体结实的肌肉把猎物盘绕住,使得猎物的胸腔无法扩张,由此无法呼吸。猎物被完整地吞下。蚺科蛇类一般不是通过把猎物的骨头折断而导致猎物死亡的。蚺科的猎物包括哺乳动物和鸟类。它们也能够吞入比它们的直径大的猎物。
3. 蛇,蚺,蟒怎样区分
蛇是一大类爬行动物,其中包括蚺和蟒;
蚺和蟒属于一个体型巨大的大家庭——蟒科,两者实际上没有明显的差别,譬如国产的蟒蛇有时也被称为“蚺蛇”,南美的水蚺也被翻译成“大水蟒”。
有的朋友认为蚺都卵胎生,蟒是卵生的,其实也不绝对,譬如被称为蟒的胶蟒、牙买加蟒、彩虹蟒等也是卵胎生的,而地蚺却是产卵的。如果一定要说出区别,那就是美洲的蟒或者蚺多为卵胎生,亚洲和非洲的蟒或蚺多为卵生。许多种蚺具热敏性的唇窝,用以发现热血动物。
实际上“蚺”这个词是我们的老祖宗还不知道南美洲存在的年代发明的,要说蚺只属于外国巨蛇,未免有些牵强呢!
4. 蛇与蟒的细致区别
蟒是蛇的一种,当然蟒和蛇是同一个祖先,随着进化发展蛇形成不同的科。
蛇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3000种左右,毒蛇约占1/6。我 国有蛇160多种,其中47种是毒蛇。
各种蛇的大小,相差十分悬殊。小盲蛇像蚯蚓,只有9厘米长,可以放在手心上。
蟒科的蛇最大,生活在南美洲的水蟒,也叫森蟒,是一种半水栖、半树栖的大蛇,全长达11米以上,体围1.2米,体重137公斤,是现在活着的最大最长的蛇。亚洲及欧洲的网斑蟒,长可达10米,重120公斤左右。
非洲的岩蟒,全长8米。产于我国南方的蟒蛇,长亦可超过7米,体重达70公斤。
但这些大蛇和已经绝灭的巨蟒相比,还不算大,早在5000万年前,巨蟒生活于现在的使及十地上,全长达到18米以上。 蟒别名南蛇、蚺蛇、琴蛇,属于蟒科,学名为 Python molurus。
蟒是中国最大的蛇类,体长6~7米,头颈分区明显。肛孔两侧有后肢残余,呈爪状。
身体背面为灰棕色至黄色,中央有一列棕红色、镶有黑边、略呈方形的大斑块,两侧又各有一列较小的斑块镶嵌排列。头顶背面的斑块呈矛形。
腹面为黄白色,具少数黑褐色斑。眼小,瞳孔直立,呈椭圆形。
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丛林中,善攀援,亦可栖于水中,夜间活动。以各种脊推动物为食,有时可吞食几十千克重的小牛。
捕食较大的猎物时,通常是把猎物缠紧,待窒息后吞食。每年4~6月份产卵,每窝数10~100枚,雌蟒盘伏于卵上孵育。
产于云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目前野外的数量已经很少。
蛇是爬行纲双孔亚纲Diapsida鳞龙下纲Lepidosauria蛇目Serpentiformes近3000种的统称(包括蟒)。 蛇目是由早期的蜥蜴目成员进化而来,无可活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肢,无前肢带,进步的类型也无后肢带。
蟒蛇是蛇目Serpentiformes原蛇亚目Henophidia(蟒蛇亚目Boidea)蟒蛇科Boidae约17属73种的统称。包括现存最大的蛇类,但多数种类没有那样大。
蟒蛇科不仅有后肢带残余,还有残余的后肢,呈鳞片状,有些种类还有可以感受红外线的颊窝。蟒蛇科可分为卵生的蟒亚科和主要为卵胎生的蚺亚科,二者均即包括巨型蛇类,也包括一些中型蛇类。
5. 蛇是蟒的童年吗
蛇不是蟒的童年,也不会变成蟒的.
蟒是蛇的一种,当然蟒和蛇是同一个祖先,随着进化发展蛇形成不同的科。
蛇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3000种左右,毒蛇约占1/6。我
国有蛇160多种,其中47种是毒蛇。
各种蛇的大小,相差十分悬殊。小盲蛇像蚯蚓,只有9厘米长,可以放在手心上。蟒科的蛇最大,生活在南美洲的水蟒,也叫森蟒,是一种半水栖、半树栖的大蛇,全长达11米以上,体围1.2米,体重137公斤,是现在活着的最大最长的蛇。亚洲及欧洲的网斑蟒,长可达10米,重120公斤左右。非洲的岩蟒,全长8米。产于我国南方的蟒蛇,长亦可超过7米,体重达70公斤。但这些大蛇和已经绝灭的巨蟒相比,还不算大,早在5000万年前,巨蟒生活于现在的使及十地上,全长达到18米以上。
蟒别名南蛇、蚺蛇、琴蛇,属于蟒科,学名为 Python molurus。
蟒是中国最大的蛇类,体长6~7米,头颈分区明显。肛孔两侧有后肢残余,呈爪状。身体背面为灰棕色至黄色,中央有一列棕红色、镶有黑边、略呈方形的大斑块,两侧又各有一列较小的斑块镶嵌排列。头顶背面的斑块呈矛形。腹面为黄白色,具少数黑褐色斑。眼小,瞳孔直立,呈椭圆形。
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丛林中,善攀援,亦可栖于水中,夜间活动。以各种脊推动物为食,有时可吞食几十千克重的小牛。捕食较大的猎物时,通常是把猎物缠紧,待窒息后吞食。每年4~6月份产卵,每窝数10~100枚,雌蟒盘伏于卵上孵育。
6. 作文素材 毒蛇 怎么写
蛇的出现大概在1.5亿年以前,毒蛇的出现则要晚得多。它是由无毒蛇进化而来,在2700万年前才出现。目前世界上的蛇约有3000种,其中毒蛇有600多种。
蛇的个体差异很大。分布在加勒比群岛的马丁尼亚、巴巴多斯等岛上的线蛇,是世界上最短的无毒蛇,只有9厘米长,最长的线蛇王也不过11.94厘米。分布在东南亚、印尼和菲律宾一带的网蛇,一般都超过6.25米,最长的可达10米左右。而南美洲的水蟒更长,竟达11米以上,体重100多公斤。已经证实蛇最重的纪录,是1960年在巴西城发现的一条南美蟒蛇,重227公斤,长8.46米,腰围111.76厘米。世界上最毒的蛇为海蛇,这种蛇出没在澳大利亚西北海岸的阿西莫暗礁附近,它每次分泌的微量毒液,就足以使上万只老鼠当场毙命。蛇的寿命一般在几年到二三十年之间。
蛇非常聪明灵活,故《圣经》上有“温驯如鸽子,智慧如蛇”之说。蛇的捕食本领相当高强,能吞进比自己大许多倍的食物。我国古代早就有巴蛇吞象的传说,说巴地有能吞食大象的巨蛇,三年之后才吐出骨头。非洲有一种食蛋蛇,还没有人的手指粗,却可以吞进鸡蛋和鸭蛋,吃完蛋清和蛋黄后,还能吐出蛋壳;巴西草原的果色蛇,全身呈绿色,舌尖上长有果子形的圆舌粒,跟樱桃相似,小鸟误认为是果子,因啄食而丧生;东南亚和非洲鲁什马河流域的飞蛇,其肋骨具有较强的活动性,滑翔时能展开,使身体呈扁平状,故能从树枝高处跃入空中,陡峭地滑翔而下,有时快得像离弦的箭,能吞食飞行的小鸟;而非洲黑毒蛇爬行最快,可以高于每秒5米的速度向前冲刺,追赶逃跑的猎物。
蛇的记忆力很好,也非常记仇,能准确地认出曾经伤害过它的人,多年以后还会伺机进行报复。蛇的同类受到侵犯时,有时也会群起而攻。但蛇也会报恩,古书上曾记有“隋侯见伤蛇而医之、活之。蛇愈而去,衔夜光珠以报”的佳话,现实生活中也有蟒蛇“龙龙”救人,家蟒在洪水里救了小孩,家蟒在洪水为人带路,海南蟒蛇抓小偷照顾小孩等事件。蛇对音乐非常敏感。早在公元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