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落笔的诗句
如下,望采纳:
题砚水
【作者:曾会】
落笔重重见险津,不堪凭仗洗埃尘。
无波浪处生波浪,愁杀孤帆过海人。
张尉惠诗和韵谢之三首
【作者:杨万里】
下笔生波便百川,字间句里总超然。
读来清气凉人骨,六月真成九月天。
仆尽半月之力仅得五诗而和仲落笔成十章俊哉
【作者:李流谦】
向来得秘藏,着意国风初。
一字呕心出,十篇随手书。
天成新句熟,月煅古人疎。
长铩非君敌,区区恃棘锄。
缘识
【作者:宋太宗】
五花笺纸好,下笔欲书之。
其意何深远,沈吟复再思。
诗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作者:杜甫】
落笔龙蛇仲蒙帖,满懹风月季长诗。-《秋感》【作者:陆游】
落笔未妨诗衮衮,闭门犹喜气扬扬。-《饥坐戏咏》【作者:陆游】
是中有目世不知,吾宗落笔风烟随。-《戏题斌老所作两竹梢》【作者:黄庭坚】
落笔何曾见飞动,雕章早已过吹嘘。-《和孙珪秘丞》【作者:杜衍】
惊人议论铿苍佩,落笔词章粲彩霞。-《次陈友韵》【作者:杜范】
肺腑洗空龙麝腥,落笔天香斗清绝。-《题梅斋》【作者:邓肃】
落笔语言清透骨,恐公胸次有冰壶。-《送蓬庵梵老》【作者:王炎】
好善如君似饥渴,春华下笔吐芳词。-《六月祷衍山剑镡得雨》【作者:陈宓】
遮莫蟠胸书似山,更饶落笔语如泉。-《和段季承左藏惠四绝句》【作者:杨万里】
下笔如有神,气概迈前古。-《赠伯莺》【作者:苏寿元师】
重饮玉钟方下笔,思泉如涌不劳催。-《宫词》【作者:宋白】
人穷但有哦诗债,意懒终无下笔神。-《自怜》【作者:郑刚中】
2. "启“的繁体字怎么写
“启”的繁体字如下图:
拓展内容:
繁体字简介
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到小篆,字体逐步变为以线条符号为主,字形逐渐固定。
隶书创于秦囯,源于小篆,是为了书写简便而产生的应急字体。可以说是小篆的简化体,或者说是小篆的俗体字。隶书成熟于汉代。隶书奠定了方块汉字的基础。
汉字以后又演变为楷体。而草体字(包括行草)则是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手写体。无论是楷体,草体,还是行草,从书写的角度来说,比较容易,书写速度快。楷体出现以后,仍有很多字结构复杂,笔画繁多。
3. 家父去世卜告怎么写
讣告写法
丧父
不孝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侍奉无状,祸延
家严______________;老大人,据生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不幸于____年____月_____日,因病医治无效,寿终正寝,享年(寿)____有____。承慈命,兹定于____年__月___日_____时前家奠,_____时火化。即日_____时(择时)吉时行殡。
安(厝)(归)葬于村北本府族莹之侧。
凡属
族戚友闻
不孝子____________泣血谨启
年____月___日
丧母
不孝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罪孽深重,不自陨灭,祸延
先(显)妣__母___________老孺人,痛于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日寿终正(内)寝。据生于_______年___月___日,享年___十有____岁。不孝男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叩地呼天,悲痛欲绝。亲视含殓,正柩夷于堂,尊礼成服。泣卜即日____时前家奠,_____时火化,即日_____时扶榇(chen)归(安)葬于村北本府之(莹地)。
倘(chang)蒙
姻世族戚闻
哀子_________________泣血稽(ji)首
齐衰服孙_________________泣血稽首
小功服侄_________________拭泪稽首
缌麻婿__________________拭泪司书
年 月 日
说明;
孤子;
母健在,父逝世,称“孤子”。
哀子;
父健在,母逝世,称“哀子”。
孤哀子;
父母俱殁,称“孤哀子”,如母先殁,父后殁,则称“哀孤子”。
侍慈孤哀子;
母殁后父又续娶,父殁后继母在堂。
降服孤哀子;
出继或被收养,而本生父母死
对(安),(厝),(归)的运用;
安;有新开拓坟墓之意。
厝;有临时之意,对客死他乡之人有旅厝之说(周易)
归;是回归。
有老陈提供
4. 家训怎么写
家训:
1、吃亏是福,自己的路自己走。
2、孝在当前,莫要子欲孝而亲不在。
3、本分做人,踏实做人。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5、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6、自尊、自强、自立。
7、处事谦让和为贵、为人诚信善为本。
8、珍惜生命、爱护自然。
9、尊老爱幼、勤奋好学。
10、老老实实做人、勤勤奋奋做事。
11、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12、天下作伪是最痛苦的事。
1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14、百善孝为先、诚信为本、以和为贵、以德服人。
15、诚实、善良、孝顺、宽容、有责任心。
16、孝为先、和为贵、诚待人、亲持之。
17、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18、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才。
19、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20、与人为善、于己为善。
家训, 拼音:jiā xùn ]
释义: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家训作用:家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家训在中国形成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良好的作用。
参考资料
个人图书馆:
5. 书法隶书 汉字“我”怎么写
隶书汉字“我”的写法如下图:
拼音:wǒ
部首:戈
笔画:7
五笔:TRNT
笔顺读写:撇、横、竖钩、提、斜钩、撇、点
四角号码:23550
释义:
1.(会意。从戈,从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义:兵器。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
2.自称;自己。
3.自己的 。
4.表示亲密的 。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忘我[wàng wǒ]
为了国家、集体的利益而忘掉自己。形容公而忘私:~地劳动。
侯金镜 《漫游小五台》:“心情逐着林海的波涛起伏,舒畅辽阔得将要进入忘我的境界。”
2.我们[wǒ men]
人称代词。称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
巴金 《随想录·关于丽尼同志》:“我立在甲板上,身子靠着栏杆,摇着手,低声说:‘ 台湾 ,美丽的土地,我们的!’”
3.我家[wǒ jiā]
称自己。
《醒世姻缘传》第二回:“ 计氏 说道:‘我家脸丑脚大,称不起和一伙汉子打围,躲在家中,安我过日子的分罢了。’”
4.大我[dà wǒ]
指集体(跟“小我”相对):牺牲小我的利益,服从~的利益。
孙中山 《社会主义之派别与方法》:“个人社会,本大我小我之不同,其理可互相发明,而未可以是非之也。”
5.故我[gù wǒ]
旧日的我:依然~。
郁达夫 《别戴某》诗:“但愿他年再见时,我非故我汝非汝。”
6. “语文”用甲骨文怎么写
[jiǎ gǔ wén]
甲骨文
(中国古代文字)
编辑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1-2]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800多字。[3]
甲骨文,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