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灵山》写的是什么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
县城距南宁市150公里,距钦州市100公里,距北海市150公里,距广州市500公里。北临横县、邕宁县,南接合浦县,东邻浦北县,西连钦南、钦北区。
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全县辖18个镇,行政区域面积3558平方公里,总人口141万,为广西第三人口大县,人力资源十分丰富。
灵山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河流纵横,山川秀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有千年古荔,有省级名胜风景、国家3a级景区——六峰山,还有广西保存最完好的被誉为“广西楹联第一村”的明清建筑群落——大芦民俗风情村。 已建成优质谷、荔枝、龙眼、香蕉、西瓜、甘蔗、茶叶、柑橙、冬菜、蚕茧、禽蓄养殖、鱼苗繁殖等生产基地。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10多万亩, 年产量50多万吨;水果种植面积120万亩, 年产量40万吨,其中荔枝60万亩、龙眼30万亩,香蕉11万亩。
2. 灵山美景写一段话至少100个字
我故乡是汕头,汕头有许许多多美丽的景色,灵山在汕头也算是相当有名望的山,因为那里的景色十分的美丽。
今天,爸爸说要带我们去灵山,我和我妹妹高兴地跳了起来。早上,我们吃好饭后,我爸爸就开车载着我们去,我们在路上有说有笑,可我心里恨不得马上到灵山。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灵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六匹马,我们第一次看到马,心里很兴奋,可又觉的奇怪,灵山上怎么还有马?后来,爸爸就问了一下,哦,原来这些马是给人租去运东西的。之后,我们来到了灵山寺,里面有一些和尚在念经书,我们继续走,看到了一座阁楼,阁楼前面有两只石狮子,阁楼的门前有两支石柱子,柱子上刻着两条龙,是那么的精致、漂亮。阁楼门旁边有两面木雕,一个刻着天兵神将、四大天王、唐朝皇帝、唐僧、孙悟空、猪八戒、还有沙僧等等,另一面中间刻着一个太阳,里面站着一个小人儿,上面刻着八条龙,下面还刻着观音菩萨等等人物。然后,我们上了山,进了树林里。顿时,原本炎热的夏日变得凉爽起来,我们继续前进,没想到里面竟有一个水管,正流着水。听爸爸说,那水是山泉,这水是从上面流到下面给人们喝的。后来,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大岩石,我们还在岩石上面照了相。最后,我们怀着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兴高采烈地回了家!
今天游灵山,让我领悟到灵山我优美景色!
3. 《灵山》写的是什么
《灵山》是一部小说。
《灵山》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八十年代的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和心灵轨迹。 生活施虐作家,作家施虐文字,文字施虐读者。
美和绝望靠得是那么近。 书中人在寻找灵山的路上,遇到的第一个女人就是一个对爱情和生活现状绝望、想自杀的女人。
八十年代初期的普通中国人除了顺从命运扭曲麻木地苟活,再不就是自杀,除这两者而外别无选择。他们无法改变自己的职业,无法离开自己的居住地。
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他们的工作,甚至连丈夫或妻子都是组织上安排的。
党叫干啥就干啥,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所有的人都没有隐私空间,没有个人选择。
所有人的眼睛都雪亮地盯着别人。我不可以,你也不可以。
在《灵山》中,作家用散漫的、温婉的、哀伤的、略带抒情的笔触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心灵和人性最深层的绝望。世界上有多少读者能够理解这样生活情境中的人,想象这样一种生活中,人无法改变命运的绝望。
他对书中的女人说,灵山就在河的那边…… 当河那边成为河这边的时候,河这边又成了河那边,永远无法抵达。参考资料:读《灵山》(王心丽)。
4. 描写广西灵山的特色作文300字
中国的古籍中荔枝最初称作“离枝”.据考证,一般认为荔枝是源自中国南部的野生森林.广东、广西及海南的原始森林中仍然可以找到野生的荔枝树.在灵山县伯劳镇有两棵野生荔枝,当地人叫山荔或酸枝,志书又称其为火山荔.从植株形态、果皮龟裂片形状、果实肉薄且包不过核、肉核难分离以及味酸等特征来看,它们是原生的,是栽培荔枝的原种. 又有史料记载,公元前二世纪汉朝刘邦称帝时,南海尉赵佗以荔枝进奉.公元一世纪的《民物志》、三世纪的《广志》中,荔枝都是作为岭南物产登录在册.由此可见,荔枝在中国南部的栽种和生产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在宋朝,灵山香荔在中国物产和文学史上曾两度闪射耀眼的光彩.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从海南岛的儋州流放地北归逗留合浦期间,品尝了从灵山送去的这一佳果后,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千古佳句.宋神宗皇帝吃过大理寺丞梁世基从西江南岸老家送去的这一珍品后,欣然赐诗:“横浦江南岸,梁家间世贤.一株连理木,五月荔枝天.”[1] 编辑本段产地环境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沿海环北部湾经济区的腹地,东邻浦北,南接合浦,西连钦北,西北及北部与邕宁、横县交界,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县内以丘陵、平原为主,土地肥沃,河流纵横,山川秀丽.灵山大部分的土地是花岗岩赤红壤和沙页岩赤红壤,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的占90%以上,PH值、有机质含量、含氮量、含磷量、含钾量都很适宜荔枝生长,是栽种荔枝比较理想的土壤.一年中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十分适宜各种亚热带水果的生长.由于得天独厚的水土和气候条件,灵山是最适宜荔枝生长的黄金地带,出产的荔枝风味品质特别优良.[1]转自百度百科,不谢。
5. 求一篇写灵山的作文 450字
车溪,闻名如见景,是个世外桃源,是水的故里,在那幅立体的画面里,有一只古老的水车车“吱呀吱呀”的响着,那画面如一个古老的传说,经久不衰地延续着她那动听歌谣。
那种画面是梦里才会出现的,勾起人们对宁静的向往,不错,那里的确是个让心灵栖息的好地方。 车溪的水是柔的,就像那天边的凉云,清新而自然车溪的山是柔的,少了些让人触目心惊的悬崖峭壁,却多了那份醉人的绿,是那么沁人心脾,散发出令人神往的魅力车溪的水车是柔的,任意让溪水从她的身上淌过,缓缓的移动着,低声吟唱着大自然的旋律。
试想当你划着竹排行在着碧波之上,迎面吹来了习习微风,与清山绿水相伴,是何等的惬意,真有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车溪是位温柔的姑娘,静静的坐在那儿,向蓝天白云吐露着心声,向溪水诉说那动人的故事,向青山吟唱着那娓娓动听的山歌。
风,轻轻的,轻轻的吹拂着这位美丽的姑娘,吹散了她头顶的乌云,让灿烂的阳光撒满姑娘的全身,铺上了一层闪闪的金光。 车溪没有那份雍容华贵的美,却拥有那纯朴的美,纯纯的,仿佛世间没有什么能够与之媲美,似乎不会被任何东西所污染,想必她一定是上帝心中那块神圣的净土。
6. 灵山大佛简要解说词怎么写
灵山大佛高88米,连同三层石头基座在内通高101.5米。比“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四川乐山大佛还高出17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青铜佛像。这一神州大佛坐落于太湖之滨,左挽青龙(山),右牵白虎(山),背靠小灵山,北踏青峰,南面太湖,地理环境十分优越。
灵山大佛佛体由1560块铸造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的。如果加上莲花座的440块,就刚好2000块。其中最大的有20多平方米,其他每块铜壁板的展开面积平均4——6平方米,全部铜板展开面积可达到9000多平方米,约有一个半足球场大小。总共耗用铜725吨,焊接它们的焊缝总长度达35公里。并且还要将它们都打磨光,让大家看不出焊接的痕迹来。壁厚为6-8毫米。再来看一下大佛的莲花座,共有四层莲花瓣组成,每层22瓣,共88瓣。凡捐资满人民币100万元的,可在一片莲花瓣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千古流芳。
有一点是值得介绍的:那就是大佛的“眼睛”。
7. 灵山美景写一段话至少100个字
我故乡是汕头,汕头有许许多多美丽的景色,灵山在汕头也算是相当有名望的山,因为那里的景色十分的美丽。
今天,爸爸说要带我们去灵山,我和我妹妹高兴地跳了起来。早上,我们吃好饭后,我爸爸就开车载着我们去,我们在路上有说有笑,可我心里恨不得马上到灵山。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灵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六匹马,我们第一次看到马,心里很兴奋,可又觉的奇怪,灵山上怎么还有马?后来,爸爸就问了一下,哦,原来这些马是给人租去运东西的。
之后,我们来到了灵山寺,里面有一些和尚在念经书,我们继续走,看到了一座阁楼,阁楼前面有两只石狮子,阁楼的门前有两支石柱子,柱子上刻着两条龙,是那么的精致、漂亮。阁楼门旁边有两面木雕,一个刻着天兵神将、四大天王、唐朝皇帝、唐僧、孙悟空、猪八戒、还有沙僧等等,另一面中间刻着一个太阳,里面站着一个小人儿,上面刻着八条龙,下面还刻着观音菩萨等等人物。
然后,我们上了山,进了树林里。顿时,原本炎热的夏日变得凉爽起来,我们继续前进,没想到里面竟有一个水管,正流着水。
听爸爸说,那水是山泉,这水是从上面流到下面给人们喝的。后来,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大岩石,我们还在岩石上面照了相。
最后,我们怀着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兴高采烈地回了家! 今天游灵山,让我领悟到灵山我优美景色。
8. 自然景观初中作文灵山400字移步换景的写法
我去过很多地方,长城、北海、怀柔、北戴河······但是最让我难忘得就是那美丽迷人的——灵山自然风景区。
八月初,我们一家三口去灵山旅游。在路上,我兴高采烈,一会儿问问这个,一会儿问问那个,总是说个不停。我们经过了京西十八潭,那里的湖水清澈见底,我还看见了一只大乌龟,爸爸说那是海龟。
汽车大约又开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终于到了灵山。站在远处看,那陡峭的悬崖,就像一个巨人站在地上一样,再走近一瞧,大地像整个城市一样。突然,我被旁边的风景迷住了。我才发现,这么高的山,原来不是用岩石搭成的,是完全由土壤一层层堆积而成的,所以坡不是很大,爬起来也不觉得费劲。满山遍野的小草和小花,把灵山装扮的漂漂亮亮的。上百种的小野花竞相开放,有红的、白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还有些说不出来的眼色,各种各样,美丽极了!
当然灵山更迷人的地方还不止这些,山顶的风景更独特。一会儿若隐若现,一会儿晴空万里,一开始还是天高云淡呢,再过一会儿就有一层白白的雾飘上来了,可真美啊!人站在高处往下看,好似腾云驾雾一般!而我仿佛成了小仙女,来人间欣赏这美景!
灵山你真是个美丽的地方啊!我爱你!
9. 按春夏秋冬的写灵山的作文
灵山风景区地处太行山东麓,距豫北淇县城西北10公里,游览面积10平方公里,《封神演义》第一章写的殷纣王降香女娲宫,就在灵山。
灵山寺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峰峦拱翠,龙虎二山保驾,灵山、馒头山前后呼应,昼似莲花怒放,夜如众星捧月。山岩嵯峨,曲溪清泉,峰回路转,步移景迁,绿树红花,百鸟欢歌,亭阁相映,景色优美,可谓“灵山抱妙寺,神泉涤心埃”。
据明代《淇县志》记载,灵山寺创建于梁普通年间(公元520)年,由曾任昭统寺大统、纲领全国僧尼40年的高僧、朝歌人法上始创。唐开元年间重修,是淇县创建最早的寺院之一。
寺以灵山为主,故名灵山寺。 唐、宋时期是灵山寺鼎盛时期。
这期间寺院所辖面积近35公顷,高僧200余人,古磬阵阵,木鱼声声,游客云集,香火旺盛。灵山寺名声远扬,惊动朝廷,唐高宗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曾召见寺院长老法如到长安垂询佛事。
明代山东副使裴骞专程从山东来游灵山寺,并写有《游灵山寺记》一篇、诗三首传世,明代主事李继先隐退汤阴,闻灵山古刹水石甚佳,专程来游。他感慨地写道:“今寺唯灵山吾不厌之,而有言张之,何耶?是以其地之盛而自为可奇也耶。”
明代县令于慧曾把灵山寺概括为灵山十景:一曰危岩少进,二曰群峰耸翠,三曰列柿流丹,四曰一径蓬壶,五曰半岩风雨,六曰九天鸣佩,七曰巨崖走蛟,八双剑横秋,九曰东海龙吟,十曰西山虎啸。景景如诗如画,绘声绘色,淋漓尽致。
灵山寺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迷人。堪称华夏奇观,天下一绝的女娲峰就在灵山寺。
灵山寺虎山山峰前有一座70多米高的女娲峰,头挽发髻,面慈目祥,身着舒袖褒衣,双肘曲于胸前,庄严肃穆,回眸大地,恰似在观览人间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又若为芸芸众生默默祈祷,真乃天开地设,鬼斧神工。 女娲何以在此仙栖?相传,当年女娲抟黄土造人,并炼五彩石补天,折断鳌足支撑四极,治平洪水,杀死猛兽,使天下百姓得以安居。
尔后,她来到灵山修真,与天下人共颐晚年。一日,殷纣王到此降香,祈国泰民安,目睹女娲尊容,顿生歹意,在女娲宫前留下淫诗。
女娲见后怒不可遏,离开行宫,跑到南山山巅,面对苍天大地长叹:“我创造人类,同此凉热,谁知纣王不行正道,竞敢羞辱于我,是可忍,孰不可忍!”时值今日,女娲仍矗立于此,目视人间,因此,世人就把此峰叫作女娲峰。 与女娲峰正对的建筑是女娲宫,人们为祭祀她,在此修建了女娲娘娘庙。
据明以来的《淇县志》记载,女娲宫历代皆有修复,现在的女娲宫是近年来修复的。此宫面阔三楹,雄伟壮观。
宫内奉彩塑女娲巨像。女娲是上古一位神通广大的女神,被世人尊称为创世神,始祖师,保护神。
农历三月十五日,是女娲娘娘的圣诞日,她往火云宫朝驾伏羲、炎帝、轩辕三圣而回,看见粉壁上纣王题写的诗句,柳眉倒竖,即遣苏妲己毁其江山。 女娲创建了婚姻制度,她嫌用捏土造人太慢,便把男子和女子们配合起来,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传宗接代,繁衍下去。
因此,这位中国的第一位媒人,被后世尊奉为媒师,那些结了婚而没儿女的,纷纷到此求子。 孕育峰是大自然赐给灵山寺的又一绝妙之作,相连的两个山头,酷似一个睡美人,秀发飘飘,神态安恬,隆起的腹部孕育着古城朝歌古往今来的文明,有诗赞曰:“从未见过孕育姿,独有灵山占风流。
枕山卧雾语是花,面风对雨情为柳。静中怀抱日月星,梦里总思人间秋,谁言万代孕无果?分娩红日照九州。”
在灵山山腰处有一个天然石窟,高8米,深30米,洞内钟乳石形成数尊栩栩如生的佛像贴于崖壁,非常神秘,别有洞天,故名古佛洞。相传,此洞是灵山寺大佛修炼成真处。
入洞口的山壁上有一高约2米的大型天然佛像,面目慈祥,两耳垂肩,体态丰满,形象逼真。由于洞口狭窄,入洞时必须贴佛心而过,故曰:“佛心有我,我心有佛,佛心人心,心心相印。”
因此人称此佛为相心佛。古佛洞口镌一则回文联,耐人寻味:“灵山寺山灵,古佛洞佛古”。
此洞窄长,曲径奥妙,灵气幽幽,宛如迷宫,令人神往。贴壁挤身进洞,洞内凉气袭人,清爽异常,奥妙无穷。
仰卧下滑而出,顿觉身心爽快。民谚曰:“每逢到灵山,必钻古佛洞,若问因何故?健身又去病。”
“钻钻佛爷洞,一辈子不生病。”所以游客无不进洞领略其妙。
据明代《淇县志》载,淇县有八大景:“淇园竹翠、胜水流清、鹿台朝云、钜桥夜月,纣窝滩声,朝歌野色,青岩仙境,灵山龙泉。”其中灵山独占两景即“胜水流清”、“灵山龙泉”。
灵山山奇水秀,山壑石隙中,淙淙叮叮,泉涌不息,古人谓之胜水流清。 灵山龙泉说的是灵山黑龙潭,位于寺院的西北侧500米处。
这里奇峰幽谷,山势挺拔,泉涌涧飞,碧波荡漾,景色宜人。千百年来,文人骚客纷到沓来,满眼画意,满腹诗情,留下许多华彩诗篇、摩崖石刻。
明代御史孙征兰在壁立万仞处留下诗云:“山卓碧云插汉,泉滃绿玉飞花,三仁六七贤圣,灵杰千古同嘉。”据载,在明代以前,这里就建有龙王庙。
庙下有三洞,洞口凿有龙头,泉水由此流出,声音湍急,山谷回应,宛如龙吟。 灵山寺后有一河流,名曰玉带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