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字怎么读
龠
yuè(ㄩㄝˋ)
[1]古代乐器,形状像笛。
[2]古代容量单位,等于半合。
------〖词性与应用〗-------
龠
yuè
【名】
(“龠”(yuè)的本字。会意。从品仑。“品”表示乐器的管孔,仑是按顺序排列之义。本义:乐器名)
[1]古代管乐器像编管之形,似为排箫之前身
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说文》。经传皆以龠为之。
量词:量器名
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汉书·律历志》
[2]管子。如: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3]钥匙。如:启龠见书
★部首: 龠 笔画:17 外笔画: 0
2. “和”字的古体字怎么写
咊、惒、鉌、訸、龢
龢
部首笔画
部首:龠 部外笔画:5 总笔画:22
五笔86:WGKT 五笔98:WGKT 仓颉:OBHD
笔顺编号:3412512512512512231234 四角号码:8229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FA2
汉字首尾分解:龠禾 汉字部件分解:龠禾
笔顺编号:3412512512512512231234
笔顺读写:撇捺横竖折横竖折横竖折横竖折横竖竖撇横竖撇捺
3. 写书法时这个龢字可以代替这个和字吗
不能,现在的书法家有时将“和”书写成“龢”,主观上认为这两个字是可以互相替代,其实是不可以互相替代。
“龢”与“和”是两个不同的字,这两个字的字义既有相同意思的部分,也有不同意思的部分,所以不能互相替代。
中国书协有规定:
一、书写古代诗文者,应注意使用权威版本。
二、评审中,加强对书写内容、文字正误、字法规范的审查。提倡文化内涵,注重文字规范。自作诗文优秀者,在同等艺术水准情况下,优先入展。
按中书协的要求,结合上文,书法家在书写古代诗文时,要选择使用权威版本,在遇到“和”或“龢”时,按原文写法书写,不得更改。书法家既不可以将原文的“和”写成“龢”,也不可以将原文的“龢”写成“和”。如果书法家将原文的“和”写成“龢”或将“龢”写成“和”,则定性为写别字。
至于自作诗文,书法家要正确使用“龢”与“和”。“龢”字现在除在“姓氏人名”使用外,其他地方不再使用。在自作诗文中,书法家若引用的原文涉及到“龢”或“和”时,按原文写法书写,不得更改。一旦更改,就成写别字。
书法家在创作书法作品时,无论字体是选用简体字还是选用繁体字(繁体字在书法范畴中允许使用,但在使用中,繁体字也要遵从简体规范字的法则),在遇到“和”或“龢”时,一律都应按上述方法来使用、书写。
扩展资料
龢[hé]
字义:
龢,调也。读与和同。——《说文》。段玉裁注:“经传多借和为龢。”
正六律,龢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吕氏春秋》
其终也,广厚其心,以固龢之。——《国语》
1. “龢、和”异字(异义,同音)。
2. “龢”的本义为“ 调也。从龠禾声。读与和同。”“调”的意思是指:古人制造新龠时,将依样(龠样)而造,并以龠样为“标”,定正新龠的乐调,校准(龢)新龠的声调的一系列过程。简单点说:指“依样制新龠,依样调新龠的声”。
3. “龢”今仅可用于“姓氏人名”或出现于引文。
4. “和”的本义为“相譍也。从口禾声。”这个世人没争议。
5. “龢、和”二字的关系:就是“龢”在上古时有用“和”通假(同音异字的通假)。“龢、和”二字在汉字使用的竞争中,“龢”竞争不过“和”,“龢”的使用被“和”边缘化(但不死,今仅靠“姓氏人名”用字存活)。含“龢”字的词对应被含“和”字的词先被通假,后被取代。
6. 文献中“龢、和”一律固化。引用时按原文引用,不可私自更改。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龢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书法家论坛-龢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