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鲁菜的鲁水怎么做
一、卤水的制作
一 配方
八角25克 桂皮15克 小茴15~25克 甘草10克 三奈10克 甘菘3~5克 花椒20克 砂仁10克 草豆蔻5克 草果15克 丁香5~15克 生姜100克 大葱150克 绍酒100克 冰糖350~500克 味精15克 精盐350~500克 鲜汤5000克 精炼油50克 纱布袋2个
二 调制
1ر将八角、桂皮、小茴、甘草、三奈、甘菘、花椒、砂仁、草豆蔻、草果、丁香等分成两份,分别装入宽松的纱布袋中并用细绳扎紧袋口;姜洗净拍破;葱连根须洗净挽结。
2ر将大块的冰糖先在火上炙烤一下,然后放在菜板上轻轻敲碎,再与精炼油一同入锅,用小火炒至呈深红色时,掺入500克沸水搅匀,即成糖色。
3ر锅置火上,掺入鲜汤5000克,放入姜葱,调入精盐、味精和糖色,再放入香料包,烧沸后改用小火慢慢地熬至香味四溢时,即成新鲜卤水。
三 需要注意的问题
1ر炒糖色时,必须用小火慢炒,且糖色应稍嫩一些,否则炒出的糖色有苦味。
2ر按传统方法调制的卤水通常都不加味精,但由于新鲜卤水大都鲜味不足,加之近年来人们对鲜味的要求似乎已越来越高,所以在调制的过程中也可适量加入的味精。需要说明的是,在卤水中加入味精并不会起副作用,因为味精在160℃以上的温度中才会产生焦谷酸钠从而失去鲜味,而卤水沸腾时的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5℃。
3ر卤水中一般应加入嫩糖色,如此才会使卤水有回甜味。而加入了嫩糖色以后,便可以不再加甘草。但从药物性能角度看,甘草有调和诸味及提鲜的作用。因此,在加了糖色以后,卤水中仍可考虑加少许甘草。
4ر丁香中含有丁香油酚,其味甚浓,使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量。一般来说,5000克鲜汤中丁香用量应控制在5~15克之间。
5ر用于制作卤水的大葱应保留其根须,那样可使卤水的味道更香。这可是一位多年制作卤水的老师傅传授给笔者的经验。
6ر上述卤水配方中加有糖色,且色呈棕红,称为红卤,若去掉配方中的糖色便成了白卤。另外有人爱在卤水中加入干辣椒,那样就变成辣卤了。
二、卤水的使用及保管方法
一 卤水的使用
1ر凡动物性原料在卤制前均需先做氽水处理,否则原料直接下锅后,会导致卤水急剧减少,从而造成菜品口味过咸。
2ر一锅上好的卤水,应经常卤制鲜味较浓的动物性原料,这样才能增加卤水的鲜香味。有一句行话叫做“卤水越老越好”,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3ر猪肉和鸡、鸭、鹅、兔这类鲜香味较浓的原料,应与异味较重的牛、羊肉及各种动物“下水”如肥肠 原料分开使用卤水,以保证卤水和卤制菜品的质量。
4ر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卤水的色泽、香味、咸度以及汤汁是否充足等,一旦发现某方面有所减少应及时补上,即我们常说的“缺啥补啥”。
二 卤水的保管
1ر卤水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会留下少数原料或香料的残渣,这时便需要进行过滤,以此来保证卤水的质量。
2ر卤水经反复使用后汤汁会变得比较浓稠,虽经过滤,但还需“清扫”,即用干净的动物血液与清水混合后,徐徐加入到烧沸的卤水中,这便是利用蛋白质的吸附和凝固作用,吸去卤水中的杂质,以使卤水变得清澈,讲究一些的还要用瘦肉茸对卤水进行“清扫”。但需注意,每锅卤水清扫的次数不能过多,以免卤水失去鲜香味。
3ر卤水中浮油要经常打掉,最好使卤水表面只保留薄薄的一层“油面子”。否则,油脂过多,容易使卤水变质脂肪氧化变质所致 。
4ر卤水在不使用时,应烧沸后放入搪瓷桶内,令其自然冷却,且不要随意晃动。另外,桶底还应垫上砖块,以保持底部通风。若是夏天,卤水必须每天烧沸,如果有条件,还可放入冷库中存放。卤水在长期不用时,也应时常从冷库中取出烧沸,冷却后再放入库中。
以上仅是笔者制作川式卤水的一点经验和体会。但烹饪是变化之学,所以读者在调制川式卤水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掌握卤水的用料及调制方法,这样才能调制出令人满意的卤水来。
2. 鲁的组词有哪些呢
鲁菜、
鲁直、
鲁钝、
鲁弱、
鲁壁、
鲁儒、
专鲁、
鲁顿、
鲁哲、
鲁斫、
鲁缟、
鲁飔、
钝鲁、
东鲁、
迟鲁、
鱼鲁、
椎鲁、
鲁酒、
鲁叟、
鲁室
登山小鲁、
椎鲁敦朴、
鲁鱼豕亥、
鲁连蹈海、
鲁姑弃子、
椎鲁朴钝、
剔留秃鲁、
鲁鱼帝虎、
阿鲁巴岛、
鲁斤燕削、
鲁女忧葵、
鲁鱼陶阴
3. “鲁”字的来历
“鲁”最早是甲骨文,本意是鱼味美,是形容词;后经历了词性变化,变为名词,意为春秋时期国名,现在为山东省简称。
鲁 lǔ
〈形〉
(1) (会意。甲骨文从鱼,从口,「口」象器形。整个字形象鱼在器皿之中。本义:鱼味美,嘉)
(2) 同本义 [(fish) tasty]
(古鲁字)从曰,不从白,彝器每言「鲁休」,「纯鲁」,阮氏元云:「鲁本义盖为嘉,从鲁入口,嘉美也。」—— 林义光《文源》
(3) 迟钝,愚钝 [dull;slow-witted]
参也鲁。——《论语》
鲁人以为敏。——《左传》
容居,鲁人也。——《礼记•檀弓》
(4) 又如:鲁拙(笨拙);鲁人(鲁钝的人,愚钝的人)
(5) 莽撞,粗野 [hot-headed;reckless;rash]。如:粗鲁(粗暴鲁莽)
词性变化:
鲁 Lǔ
〈名〉
(1) 中国春秋时国名 [Lu state],在山东省南部。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于鲁。战国时为楚所灭
(2) 山东省的简称 [Shandong province]。如:鲁人(山东人);鲁鸡(鲁地所产的一种大鸡)
(3) 姓
基本字义:
(1) 甲骨文鲁字从鱼,从口。本义:鱼儿摆尾。引申义:任性(任由天性发挥。鱼儿摆尾,天性如此,无可奈何)、不约束(行为)。
(2) 凡从鲁之字皆有上列之本义或引申义。如橹:舟船尾部一种推动船体前进的船具,系仿生自鱼尾,使用时左右摆动,像鱼儿游动时的摆尾。亦可写作“艪”;撸:左右打耳光。这时,打人的手臂左右摆动,打在人脸上,发出啪啪响声。这情景很像捉鱼人从水中抓起一条大肥鱼,它拼命挣扎、扭身摆尾,尾巴连连拍打捉鱼人的手臂,发出啪啪响声。噜:左一句右一句地说着刺耳的话,其效果等于用手臂左右打人耳光;穭:野生稻。野生稻不是由人工种植,没有明确的行列,其分布杂乱无章法,是左一株,右一棵的稀疏的分布情形,“野生稻”就是任性地自由生长的稻子,所以其字从禾从鲁;瀂:即卤。因为卤液苦涩,需要加水淡化才能利用,加了水之后,则必须用手或木棍左右来回搅动,使其匀质化,故其字亦从水(液体)从鲁(来回摆动)。
(3) 任性、率真
参也鲁。——《论语》 案:意为“参呀他也任性。”
鲁人以为敏。——《左传》
容居,鲁人也。——《礼记·檀弓》 案:鲁人,任性率真之人,即所谓的“鲁直之人”。
(4) 又如:鲁拙(任性笨拙);鲁人(任性率真之人、性情中人);粗鲁(粗野任性)、鲁莽(任性草率)
〈名〉
(1) 中国春秋时国名,在山东省南部,都城在今曲阜。于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杀纣灭商后,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于鲁。国名“鲁”是武王所赐,意为“(鲁国要)像鱼儿那样生活在东夷之海中,用摆尾的方式扫荡敌对势力。”这说明鲁国之封是周王室经营东方的重点、难点,周王室对此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鲁国于战国时代为楚国所灭。
(2) 山东省的简称。如:鲁人(山东人);鲁鸡(鲁地所产的一种大鸡)
(3) 姓氏,多居于安徽、山东、湖北、云南、江西、河南一带。当今人口近150万,目前人口总数排在全国第一百一十五位,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