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几首李贺马诗都怎么写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如下: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首一个龙字已写此马非比寻常,又有背脊连钱图案之外观奇特,银蹄踏烟之体格矫健,终是良马无疑。
可纵是良马,无人赏识,织得锦韂,铸成金鞭,又有何用,徒悲乎!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腊月,无草可食,唯有草根聊以充饥,却也深埋于盐雪之下。饥肠辘辘,哪管得入口是硬是软。
如此境地,连草根都变成了甜的,可怎知,衔到的还是带刺的蒺藜。马之饥,还是人之饥,马之困,还是人之困。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忽然想起周穆王西域取玉,赤骥终于离开凤苑这游乐之地,有了一方展示神力之天地。羡慕,还是期盼?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房星,马星也。
此马非凡马,乃天马,马星铸其精魂。三句中之瘦字尤其传神,于嶙峋瘦骨下,仍犹带铜声铿锵向前,神骏无比,马之精神可见一斑。
大多诗本二句为房星本是星,偶见一处,为精,疑此谬矣,然似乎精字更为贴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大漠、白雪、弦月、高山,广袤而又略带寒意。
在这盛产名马的燕然山中,良马自然是不甘寂寞,等待着佩戴金络脑,于一方空间驰骋飞腾。何当、快,迫切心情跃然纸上。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马之状,惨不忍睹!是对现实的无奈、未来的恐惧,还是一种警醒、告诫。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酒阑饭干之后,君王燕去,马曳车辕。君王之马当非凡马,然骏马岂能只于此种境况中为一个拖拉车辕的角色,谁字吼出了一腔不平!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果下马高三尺,乘之可于果树下行。
奇骏之马,非刚健之人无以驾驭,下乘之马,蛮儿亦可驱使。此乃奇骏之士的傲世之言,亦有对吕布的思慕之情。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飂叔喜龙,豢龙,善待龙。如今飂叔匆匆而去,骏马无怙,西风霜重,栈坍骨折。
古者,八尺以上为龙马。以龙喻马,骏马无疑,及其惨状,更痛人心。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霸王已去,英雄难觅。
神骓当风而泣,于何处逐英雄的大慨中,对明主的怀念感激乃赫赫然。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盐坂,因千里马拖盐车经过而得名。
供宫女享乐的驽马,可以麒麟银鞯加身,甘食美物更不必说,待遇何其优也!而千里马,顶着午时烈日,蹭蹬于盐坂上,奄奄于风尘兮!对比强烈,意境鲜明。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马之轻骏。
若有搅阵之用,当可借将军一臂之力。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游侠,身佩宝玦,更有侠骨长香。
若有千金,换得骏骨,将欲乘之,赴我襄王之梦。 李贺的诗中经常出现吴楚情结,或许有着类似高唐聚散的梦幻经历。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香幞赭罗,鳞蹬盘龙,一个新字,一个蹙字,更写奢华。
心骄意矜于南陌,驽马逢春!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你如果不是跟随了恒公,焉能有降龙伏虎的赫赫伟绩。
有朝一日,我从沟壑中腾空而出,自让你见识掠云飞驰的雄姿。羡慕,还是愤懑,无奈,还是自信,说不清。
唐剑斩隋公,(拳下换毛)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唐剑斩了隋公,骏马归了明主。怎还会去计较金甲太重,只叹飘风太慢,待我疾驰追去。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一生荆棘坎坷。叹韶华已尽,世人唯爱壮年小颈,年老力衰,长牙渐露,无法于金埒中射杀驰骋了。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伯乐,善相马。
旋毛在腹,马千里者也。然,白草,萎草一般,尚要克扣,马纵有千里之能,又如何能跨越青山。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梁武帝萧衍造佛寺,命萧子云飞白大书曰萧寺。后世因亦称佛寺为萧寺。
章台,秦宫殿。竺国之马,空有善相,驮经已矣,到不得章台。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燕尾重围,将军已有鱼肠宝剑,但需千里马助臂。将军,且看这边,看我眼中那熠熠神光。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仙人已去,腾黄暂系。
须鞭玉勒吏啊,难道腾黄不用,你也就被贬谪到了这高州吗?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死后百余天,有见其乘青骡行走水边。武帝闻言,开其棺,棺空。
青骡,生前伴鸾驾,生后神仙列。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汉武帝痴心于神仙梦,炼丹也只得到缕缕紫烟。
他不明白,厩中豢养的终不过是些肉马、凡马,压根就升不了天。
2. 翻译马诗李贺全文
马诗
唐代:李贺
原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扩展资料: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得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钩”是一种弯刀,一种武器。
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的意思。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年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荆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
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乍看是应用赋法,实则启动后两句抒情,又具有兴义。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小诗的后两句是说,何时才能受到皇帝的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金络脑”是贵重的马具,象征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这首诗是写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这首诗属于寓言体或比体,婉曲耐味。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
短短二十字中,比中有兴,行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做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意,且有唱叹味;而“踏清秋”三字,词语搭配新奇。
“清秋”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字句的锻炼,也是这首诗艺术表现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3. 请问怎么写碑文
碑文范例 A、单葬 A、单葬人民英雄纪念碑 正面: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背面: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海明威的墓碑文 恕我起不来了! 评析: 这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1899-1961)为自己写的墓志铭。
海明威的小说素以简洁、精炼和准确的叙事艺术而著称,因而他的作品赢得了“电报体”的美誉。而他的墓志铭也是简短而耐人寻味,富于幽默感。
李观祭欧阳修母亲的祭文 昔孟轲亚圣,母之教也。今有子如轲,虽死何憾。
尚飨! 评析: 此乃宋代清江知县李观祭欧阳修母亲的祭文,全文虽只有二十字, 但祭文比类确切,颂扬得体,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碑 邹鲁 广州辛亥三月二十九日之役,党人死事者,其数不可稽。
事后潘君达微收党人尸得七十二,合葬之于黄花冈。由是有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称。
潘君亦党人,自以未名捕;乃于危疑震憾之际,毅然出收死友之骨,可谓难矣。其明年,为中华民国元年,胡君汉民,陈君炯明相继任广东都督,议就当日合葬处修葺而整饰之。
省议会通过经费十万圆。二年乱作,遂不果。
七年秋,滇君师长君声涛始募修故墓,规模粗具。参议员议长林君森复募建碑亭及记功坊,俾不致湮没于后世。
然欲奉当日死事者姓名籍贯一一勒之于碑;事乃至难。盖举事之际务慎密,凡姓名籍贯,同事者非素识不能知,具亦不愿知之。
故今日同事未死者,其所能举,亦惟素识者而已。夫死事者既不止七十二人,即此七十二人亦不能尽举其姓名籍贯,可不痛欤!鲁与朱君大符,皆同事之未死者也。
相与征集事实,胪所得死事者之姓名籍贯。林君森更约当日未死同事之在粤者胡君毅、何君克夫、吴君永珊、徐君维扬等,以确为之证,计得五十有六人。
其中有姓名而无籍贯者,尚有三人。先行勒之于碑,而留空白,以俟续有所知,得以补勒焉。
颜曰“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碑”。盖埋骨者固七十二人,今日虽有所阙,固望他日能补而足之也。
夫马革裹尸,党人之志。埋骨已非所期,遑论留名。
今之为此,徒以为后人流连凭吊之资,于死事者固无与也。呜呼!此役所丧失者,不特吾党之精锐而已,盖合国中之俊良以为一炬。
其物质之牺牲不可为不大,然精神所激发,使天下皆了然于党人之志节操行,与革命之不可以已。故不逾年而中华民国遂以告成,则其关系宁不重欤!然念国难之无穷,贤才之易尽,执笔作记,又不胜后死之感也。
中华民国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选自辛亥革命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四册) 注:此篇碑文行文独特,不写烈士生平事迹,也未叙其牺牲经过。碑文先写了葬黄花冈、修故墓、建碑亭的经过,继而写审查烈士姓名、籍贯情况,最后以一段抒情议论作结,平实质朴中见深情。
碑文范例(碑后文|墓志铭) [ 写给友人 ] 平生风义兼师友 来世因缘结弟兄 千里吊君惟有泪 十年知已不因文 海阔天空忽悲西去 乌啼月落犹望现归 大海因浪花而美丽,人生因友谊而充实,我把快乐的音符作为礼物送给你,愿爱你的人更爱你。 朋友,相识、相知、相念…… [ 各行业墓志铭 ] 医德誉同济,人品励后辈;笑貌今犹在,怀念到永恒 教师:鞠躬尽瘁,精心治校育桃李;风范长存,德才兼备铸师魂;为人师表, 桃李天下;献身教育,功在千秋; 育传身教,育人一方;尽心尽责,勤勉一生 师恩难忘意深浓, 桃李人间茂万丛. 历苦耕耘勤育李, 谆谆教诲记心中 程门立雪古今传, 师训铭心重似山. 佳日欣临鸣鼓乐, 吾家未忘校园艰。
[ 写给夫妻对方 ] 夫妻相共情深似海,一朝决别痛彻心扉; 弄不清思绪万千,望不穿心湖微澜,看不透咫尺牵绊,数不尽月夜更换,舍不去情深缘浅,放不下无尽挂牵。 有阳光普照的地方就有我的祝福,凡是有月亮照耀的地方就有我的思念。
[ 感恩父母 ] 忘不了的养育之恩,割不断的儿女情 聪慧能干从不弃 慈爱如母感天地 英年早逝痛不已 清风明月永思念 谁在我跌倒时将我扶起,给我创痛的地方一个吻——我的母亲 母仪千古、福寿全归、典型宛在、勤劳一生 俭朴家风、教子有方、忠厚待人、德及梓里、名留后世、永垂不朽、千古流芳、间容宛在、松柏长青、驾返蓬莱、骑鲸西归、哲人其萎、鹤归华表、宝婺星沉、凤落长空 留给儿女的很多很多,儿女们给你的太少太少 爸爸妈妈,原谅我用这普通的墓碑,表达无尽的思念和永恒的追忆 身处贫贱,志行坚贞;积善成德,宜享其隆 庇佑子孙,事业有成;铭碑纪表,后世显荣 完来大璞眼天地 留得和风惠子孙 清名终古长留 有才有德事业长存 道至今犹在 为国为民斯人可法 留有勤劳典范 美德堪称吾侪典范 继承革命家风 遗言长示后世儿孙 长记慈惠传后世 永留典范在人间 多年教导,音容笑貌永铭心下,教子耕读成大器 一朝诀别,言谈举止化为儿行,嘱孙文武继良风 寿越八秩,惠言惠行炳后世 含辛茹苦,独当风雨四十载 仙游九天,仁爱仁心传千秋 呕心沥血,力践耕读。
4. 夫为妻立碑 碑文怎么写
把我以前帮别人写的粘给你参考
拂泪目以执笔,拭哀涕而勒文,铭贤妻讳某某,尊某氏德并臻。一九五九生岁,八月十三诞辰。幼秉庭训,蕙质兰心;德承某府,贤出淑门。孝父母爱族胞,礼让恭顺;信基督善众人,清素圣贞。赣省某某委文秘卅载,上级赞誉;人品重情义淡利一生,同仁敬钦。余仰视自八五年始,互爱恋于八八年春。新岁连理喜结,再岁某儿降临。燕尔惜别,余涉洋以求学;初母辛劬,君居家倍劳神。幼儿染恙,母子连心共哭,深夜奔诊,风雨蚀骨同侵。四载重洋阻隔,万里寒暑牵心,一朝回航团聚,三口共度天伦。营亲友和谐顺遂,深明事理;为家庭幸福港湾,大爱温馨。寒舍迁庭院,幼子抚成人。论古今母亲伟大,忆点滴贤妻难寻。二零一零悲秋,八月廿四伊春,飞机失事罹难,夫妻人天两分。呜呼!不同皓首心同热,生同濡沫死同寝。伟哉某君,垂懿范兮昭淑媛;德哉某君,凝有灵兮佑子孙。贤哉爱妻,赴伊甸兮乐上旅;痛哉爱妻,期再世兮续至亲。
5. “铭”字怎么写好写
“铭”字的笔顺是:
撇、横、横、横、竖提、撇、横撇、点、竖、横折、横
铭,读作:míng
基本解释:
1. 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 :~刻。~文。~志。墓志~。座右~。
2. 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永志不忘 :~记。~心。~骨。~诸肺腑(喻永记)。
3. 中国古代用于铭刻的文字逐步形成的一种文体,如《文心雕龙》有《铭箴》篇。
相关词汇:
组词 铭刻 铭记 铭感 铭旌 铭牌 铭文 铭心 铭戒 铭章 铭典
同音字 名 明 冥 朙 嫇 洺 茗 眳 詺 鸣
同部首 钰 钉 钝 针 钗 钦 钓 钏 钟 钩
同笔画 盖 盛 着 得 匙 宿 寅 翊 勒 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