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位知道,欧楷法字怎么写
1、自己写,临帖。
关于欧体的临写方法 2010-01-09 18:56
----欧阳中石
按 语:欧阳先生在这里讲的临写“九成宫”的方法,很具体,形象,很多书法爱好者从中学到了“如何临帖,才能写象” 的方法,获益非浅。大家可用这个临帖办法临习“九成宫”,也用此法临习其他法帖,一定会有明显效果。另外,多读帖,认真领会欧体字的艺术特色,切实掌握临习的步骤与要求。这样,效果一定会更好。
现在介绍“九成宫”。写此作品时年龄约七十四,五岁有各方面的追求,是他一生的代表作。我自己临写中,有个认识过程,开始感觉规矩,工整,纤细;再看觉得有粗,有细,粗细相间。结体上,规整,灵活。我看到很多人在临写时有的用墨太浓,要 加水调匀,洇是自然的。笔法听其自然,出来效果就行。
先看“九”字,此字起笔很重,第一笔有弯度,尽量往左靠。因笔画少,故写得重些。运笔勿太快,要看得清楚,把笔画送到,不能蒙。 “观”字,有的笔画很随便,有的很着力。第一笔随便,第二笔往上斜,两个口字写平。“佳”字的撇弯度不大,起笔插在两个口字中间,竖对着第一笔开头,一点写成撇,竖比较粗,第一横稍长,第二横短,第三横稍长,第四横和竖接上。小笔画也要认真对待。“见”字的最后一笔要平着过去,勾要往外。写完第一遍,回头检查,看有几个失败的地方,找出来,再写第二遍,写后再检查,修改,加工,不对的地方描一下,描出来的虽然不算,但可以帮助记忆。拿开再写第三遍,若记不住的地方,再看看。若第三次仍写不好,暂时放下,过些时间再写。
“泉”字,“白”字和“水”字连成一个字,把“白”字伸长,“水”字压扁,“水”字右边的撇,捺是加在白字设旁边和竖上,而不是在水上。“白”字中间的一横写得很小。“白”字的撇没有大按笔,竖让出很大笔锋,横不长,转折后直下。“水”字的竖同“白”连着,撇也一样连住,捺写得很重。若换个写法,把“白”字中间的一横写大,就象闭上了眼睛,写小了就象眼睛睁开,很有精神。
再讲几个字,大家看,好在哪?难在哪?如“鹿”字,最后一笔变成捺,同左撇对称。两个竖笔又不一样,显得精神,第一个竖粗,第二个竖细,而不能相反。“鹿”字上的三个洞,中间一个整的,两边半个,左撇同三个横都不接上,使几个洞排得很匀称。
“养”字,六条横及上面两点和底下的提都构成图案。上面两点纳进来,省地方。三横不一样长。左撇轻,右捺重,重心由左转到右。底下的提不出锋,“良”字的竖垂直,构成平行。
“茨”字也有特殊处理,“欠”字最难处,有个取中问题。两点重,上撇短 折,横短,竖长,撇轻,捺从顶上出。
“持”字,“土”字过分长,克服呆板,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流”字,撇,竖都很随便,这不是潦草,是艺术处理,使之不板。 “凤”字,把一横拉出去,就活了。 “龟”字,用了些隶书。
“效”字,轻重交错,显灵活。欧体字规整,但又用尽了很多随便的地方。
“变”字,上细下粗,形成轻重变化。
“显”也充分利用平行,横,竖,撇,点都平行,但又不一致。 “应”字,三个撇和竖,四个横,平行,最后一竖又和三个竖平行。上半很收缩,底下写个很开阔的心字,并把字正过来。
“茨”字也有特殊处理,“欠”字最难处,有个取中问题。两点重,上撇短 折,横短,竖长,撇轻,捺从顶上出。
“县”字,左边横平行,右边撇平行,下面两个“小”字也平衡。
2、电脑写,可以用word文件打上这些字,然后选定,再在上面功能栏里选择“字体”即可。
如果没有现成的字体,可到字体网站下载中意的字体,然后实现转换。
我想直接给你,但这里提交后显示依旧是简体字。
祝好!
2. 初学欧楷,用跪笔弹锋写字时写不出钩内部的弧度,总是方方的,望高
跪笔弹锋和描字根本就不沾边。
写的时候你先写好一个垂露竖,然后再加一个钩就成了。
分解动作为:驻、跪、弹。
具体点讲:
1. 写完垂露竖,笔尖停在竖的末端叫“驻”(笔尖不能离开纸)。“驻”的要点是笔尖停在竖的末端,要停住,不能动(即使跪笔的时候也不能动)。
2. 驻笔的准备动作完成后,向左上方压下笔尖,这个步骤叫“跪”。跪笔的要点在于跪的同时,仍然要保持笔尖不动(跪笔下压笔尖的动作是通过整个肘、臂的下沉实现的,其间手和笔不能活动)。
3. 跪笔的动作完成后,笔尖随即向左上方弹起,同时向正上方提笔(“所谓的”上方”是指纸张所在平面内的上方,即竖笔行笔相反的方向,而不是与纸张所在平面垂直的“上方”,出锋的方向和提笔的方向是不一样的,这是写出内角弧度的关键,多写会有体会)。
竖是一笔写成的,钩也是一笔写成的,只是中间有一个转折(转折的过程笔并没有断,因为笔尖始终没有离开纸张)。不存在描字的问题。
3. 怎么用毛笔写万字
关于毛笔字有以下及要点
执笔 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这里介绍一般所用的“五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适当高度),保证笔杆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笔的外侧,既加强食指捏笔的力量,又发挥把笔往里钩的作用;无名指的甲肉之际抵在笔杆内侧,起着把笔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无名指的指肚下部,辅助无名指把笔往外推。握笔时要如古人所说:“令掌虚如握卵”,这样便于运笔。学书要经常练习握笔、钩回、推出和旋转笔杆(加上腕的作用)练习画直线和弧线。执笔的高低和是否悬腕、悬肘,由所书字的大小来决定,小字低执,枕腕;大字高执,悬腕;再大则需悬肘。 书法是线条造型艺术。所谓笔法主要的就是怎样创造理想线条(点画)的用笔方法。
提按 笔按下去写,笔划就粗,提起来就细。就像人走路的两只脚,一只落下,一只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样,笔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惟其如此,才能产生出粗细绝不相同的线条来。 每写一个笔画,都有入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入笔有“露锋”法,顺笔而入,使笔画开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锋法”,逆锋入笔,横画欲右先左,竖画欲下先上,使笔锋藏在笔画中,笔画开端基本呈圆形。行笔要学会“中锋用笔”,使锋尖常在点划中间运行。为使笔画有力度,还要学会涩势用笔,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华。收笔有“露锋”(把笔逐渐提出纸面,画呈尖形,如悬针竖、撇、捺、钩),有“藏锋”(将笔尖收回画中,如垂露竖,笔画尾端呈圆形)。
结字 又叫结体或间架结构。启功先生曾指出,写毛笔字一要把握间架结构,二要练好笔画特点。间架结构比点画特点重要。间架好的字,笔画特点不突出,也还顺眼;反过来就不行了。因此,认真研究并把握好字的结体规律十分重要。所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学写字应先从楷书或隶书入手。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其它书体就有了基础。临帖是练好字的必需手段。不临帖,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是上不了路子的。学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按学习规律坚持临池不辍,必然学有所成。
4. 新手欧体,横画怎么起笔
欧楷横画起笔称之为“切”,欲写横,先竖笔直下,这一下要坚决,然后微微提起笔,让笔锋变正,再向右中锋行笔。这一下“切”下去,横笔的开头就形成了一个锐角,也有人用最底部的水平线来看这个角度,说它是个约60度的钝角。当然笔笔这样就显得有些教条主义了,在写字的时候,作为一个大略的座标又未尝不可。附图解如下:
新学欧体,照例应先学“九成宫”,留心看其横画,是有很多种变化的,有些横画为了迎让或为了美观,是尖起的。最后请记住,无论是横或是坚,都应遵从“竖画横下笔,横画竖下笔”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