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分钟速算口诀表谁有
方法 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口诀:加9要减1,加8要减2,加7要减3,加6要减4,加5要减5,加4要减6,加3要减7,加2要减8,加1要减9(注:口决中的加几都是说个位上的数)。 例:26+38=64 解 :加8要减2,谁减2?26上的6减2。38里十位上的3要进4。(注:后一个两位数上的十位怎么进位,是1我进2,是2我进3,是3我进4,依次类推。那朝什么地方进位呢,进在第一个两位数上十位上。如本次是3我进4,就是第一个两位数里的2+4=6。)这里的26+38=64就是6-2=4写在个位上,是3进4加2就等于6写在十位上。再如42+29=71。就用加9要减1这句口决,2-1=1,把1写在个位上,是2我进3,4+3=7,把7写在十位上即得71。本办法学会了百试百灵,比计算器还快。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就直接写得数就行,如25+34=59,个位加个位写在等号后的个位上5+4=9,十位加十位写在十位上即可2+3=5,即59。不必列竖式计算。
方法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口决: 口诀:减9要加1,减8要加2,减7要加3,减 6要加4,减 5要加5,减4要加6,减 3要加7,减 2要加8,减 1要加9。(注:
口决中的减几都是说减个位上的数)。例:73-46=27,解:减6要加4,谁加4?3加4等于7写在个位上,减数的十位是4我退5,谁退5?7退5,即27。(注:如何退位?减数的十位是1你退2,是2你退3,是3你退4,依次类推,但必须是个位减个位不够减的情况才能这样退,够减就直接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直接定出得数即可。)
以上两种方法是我利用了一年级教材中的凑十法演变而来的。它们的口决大体一致,只需记住了其中的一种,另一种方法即可融会贯通。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
2. 乘法口诀表横竖怎么写
乘法口诀有很多特点。
得数相同的乘法口诀:一四得四、二二得四;一六得六、二三得六;一八得八、二四得八;一九得九、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二六十二;二八十六、四四十六;二九十八、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三八二十四;四九三十六、六六三十六等。
因数相同的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等。
扩展资料
现在小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为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小九九”。
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古巴比伦很早就有乘法进位制,但运算过程没有九九口诀简单快捷,不便于记忆。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3. 毛笔字字诀、口诀
没有靠口诀就能把字写好的。但是还是有一些通用的技巧,通常说的口诀是,欲竖先横,欲横先竖,欲右先左,欲左先右。
欲竖先横,欲横先竖,欲右先左,欲左先右。这话的前半部分是说,是教你如何用圆形的毛椎把笔画的起笔处写方了。这是借鉴隶书的刀劈斧削的起笔味道,
让字显得更加英气逼人,具体怎么个欲竖先横呢?简单说就是在起笔处向着笔画走势的垂直方向下轻轻顿一下儿,这样能把笔锋散开了,然后再顺着笔画走向把毛椎
拖下去。收笔的时候也一样,先稍提一些,然后向笔画走向的三百一十度方向(之所以不是九十度,是为了起笔收笔有所差异,)切出。
用这种写法写起笔,笔画开头会非常锐利,据说叫做折钗股。收笔也显得精神。
而
后半说欲右先左,欲左先右。则比前半句还教条,他是为了让笔行至中锋时,笔画上下两侧都很光润,这样字显得文质彬彬,整洁端正。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
作者在起笔时先向反方向行笔,然后再把笔锋摊开之后,再进一步下竖一下儿,给起笔制造光洁的切角,最后让笔锋顺畅的散开,这样行笔的时候,是“笔锋能够常
在笔画中行”;收笔的时候,基本也是这样,收笔时会留下一个类似鹅头的包。
按照上述说法写字,字会写得见棱见角,流利整洁。果然能肖古人。
但是这么写动作过分麻烦,因为它实质上是用长锋软头的毛笔摹拟唐人用的那种短锋硬芯毛笔写的字。学像了就快不了;写快了有不很像。所以我以为,如果非按照
上述笔法口诀写恭楷,特别是写柳楷,就有必要用较硬的狼毫来写字。这样完成精细动作就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