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写剧本
【A点】下笔前一定问自己:这个剧本你非写不可吗?什么让你如鲠在喉?也许是一个愤怒、一段思念、一个画面、一场高潮戏、一个流泪片段,甚至可能是一次委屈。
总之,找到这个动力源,把它作A点确定下来。有了A,才能推演出B,由B再推演C和D。
也许往下推演不顺而回过头来调整A,但是,写剧本必须找到A。【编剧秘笈】影视剧是正着看:从头看到尾;却是倒着写:从尾往头写。
观众不知道结局,可有一万个猜测,增加观看乐趣;编剧不知结局,也会有一万个可能,那就让自己迷失而无法前行。不仅倒着写,还要反着写,结局是和解,前面就是误会;结局是顿悟,前面就是迷瞪,拧巴。
总之,想好了最后一个高潮再下笔!【寻找首先出拳的人】无论一部电影、一个短片,还是一个戏剧段落,开场3—5分钟,必须有人出拳,就是第一块骨牌,第一个撞击,第一次危机。这第一拳最好足够的狠,才能激起强烈反响,被撞击方和观众才能被打懵,才能引起足够大的波澜,才能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才能吊起观众的胃口、好奇心:后来呢?【什么是编剧】有个年轻朋友自诩为编剧,于是招来非议,说他自不量力。
其实,编剧是一种职业,正如木匠、铁匠、厨师、开锁匠等一样,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在我看来,只要打算、正在、已经靠写剧本为生,或者可以把剧本卖出去的,都可以自称“编剧”,这不丢人,也没有什么高贵。
不就木匠而已吗?【逻辑力】对于做一个编剧的要求,与其说需要想象力,不如说更需要逻辑力。想象力像孩子,逻辑力才是成人。
你听一个孩子讲他漫无边际的幻想,最多赞许他天真烂漫,但不会为他的“故事”着迷,不会探究,不会好奇,不会较真,不会期待,不会震撼,不会深思,而这些感受的形成,需要一个逻辑缜密的创作才能达成。【熟识角色】谁是主角?他出场前在做什么?家庭状况体貌特征?学历教育?优点缺点个人喜好人际关系……认识他非一次性完成,反复琢磨并与其他角色相互砥砺,仿佛在生活中遇见人,对他身世背景的了解不断深化。
最重要,人物设计为你写他的目的服务。结论:人物小传须反复多次完成,并服从于剧本主题。
【关于题材1】什么是题材?回答“你的剧本是讲什么”的答案,就是题材。讲教育、讲抗战、讲父爱、讲复仇……。
题材重要吗?重要,许多题材不能拍,有些题材太难搞,还有些题材被人写烂了,制片人拒绝,是因为哪怕你作为观众也拒绝。听劝,不要动笔。
有些题材一下让人感到有亮点,会有人鼓励你写。重要!【关于题材2】题材也不重要,太泛,无实质意义。
除了某些特定题材被禁止之外,理论上没有冷题材和热题材之分。即便是制片人出品人,也仅仅是把题材作为交谈的第一句话,接下来还是要看编剧怎样去写某个题材。
从什么角度、挖掘到什么深度、表达什么思想和情怀、反映什么问题、何处有升华,这些才重要。【关于明星】如今明星片酬过高已让电影电视剧不堪重负。
为什么明星涨价?因为明星不够用。明星为什么不够用?因为缺乏造星机制。
其实,每一个明星都是从非明星小演员变幻而来,靠什么变?靠一部好戏。好剧本,好导演,好的班底。
但如今的电视台和出品公司似乎忘记了这一切,到底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可否主题先行】可以!编剧常接到命题作文,主题先行也出过经典作品。关键:1.不求主题深刻,所有的主题都是大路货;2.不能直奔主题,越曲折越好;3.主题不重要,用什么故事去说明它才重要;4.弱化主题的存在,隐藏它,主题是观众品出来的;5.主题是有意义,故事是有意思,首先有意思,而后有意义。
【动作】编故事的关键是找到角色动作。动作分两种:主动动作和被动动作。
前者是我想干嘛。想考研,出击准备,迎接挑战。
被动动作是路上走得好好的,一个花盆从天而降砸在头上,流血抢救、血型不对、没带钱,医生不在…编剧的任务就是给角色动作设置障碍,他克服重重障碍达到目的或转危为安,就是故事。【事件】用简略方式将观众带入角色所处的规定情景后,必须发生事件。
只有事件才能让人物活起来并让观众感同身受。事件要件:1.有足够的冲击力,让人物动起来;2.须引起观众的关注和期待;3.能引起连锁反应;4.能造成人物冲突(外部)和纠结(内在);5.有想象空间。
一部电影需要3—5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拐点】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转折。
人物动作带领观众朝某个方向走,或达到目的或出现意外使得人物动作方向改变的那个点,就叫拐点。拐点特征:1.逻辑的必然;2.关注和情绪的小高峰;3.拐的方向出人意料(需要编剧挖坑给观众跳);4.具有节奏调节功能;5.体现变化与多元特征;6.起到转承启合的作用。
【下狠手】故事产生于动作,动作来源于人物,人物发力源于编剧给他的压力。我称之为压弹簧。
编剧压弹簧越给力,人物的动作发力越大。所以,老好人当不了好编剧。
编剧对心爱的主人公不能太好,你得让他受苦,被凌辱,遭打击,让他危机重重、走投无路、苦不堪言、生不如死……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是也。【生活质感】什么是剧本的生活质感:1.人物鲜活,2.故事贴近生活,3.对话生动有趣,4.细。
2. 怎么写好一个情景剧剧本
【A点】下笔前一定问自己:这个剧本你非写不可吗?什么让你如鲠在喉?也许是一个愤怒、一段思念、一个画面、一场高潮戏、一个流泪片段,甚至可能是一次委屈。
总之,找到这个动力源,把它作A点确定下来。有了A,才能推演出B,由B再推演C和D。
也许往下推演不顺而回过头来调整A,但是,写剧本必须找到A。 【编剧秘笈】影视剧是正着看:从头看到尾;却是倒着写:从尾往头写。
观众不知道结局,可有一万个猜测,增加观看乐趣;编剧不知结局,也会有一万个可能,那就让自己迷失而无法前行。不仅倒着写,还要反着写,结局是和解,前面就是误会;结局是顿悟,前面就是迷瞪,拧巴。
总之,想好了最后一个高潮再下笔! 【寻找首先出拳的人】无论一部电影、一个短片,还是一个戏剧段落,开场3—5分钟,必须有人出拳,就是第一块骨牌,第一个撞击,第一次危机。这第一拳最好足够的狠,才能激起强烈反响,被撞击方和观众才能被打懵,才能引起足够大的波澜,才能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才能吊起观众的胃口、好奇心:后来呢? 【什么是编剧】有个年轻朋友自诩为编剧,于是招来非议,说他自不量力。
其实,编剧是一种职业,正如木匠、铁匠、厨师、开锁匠等一样,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在我看来,只要打算、正在、已经靠写剧本为生,或者可以把剧本卖出去的,都可以自称“编剧”,这不丢人,也没有什么高贵。
不就木匠而已吗? 【逻辑力】对于做一个编剧的要求,与其说需要想象力,不如说更需要逻辑力。想象力像孩子,逻辑力才是成人。
你听一个孩子讲他漫无边际的幻想,最多赞许他天真烂漫,但不会为他的“故事”着迷,不会探究,不会好奇,不会较真,不会期待,不会震撼,不会深思,而这些感受的形成,需要一个逻辑缜密的创作才能达成。 【熟识角色】谁是主角?他出场前在做什么?家庭状况体貌特征?学历教育?优点缺点个人喜好人际关系……认识他非一次性完成,反复琢磨并与其他角色相互砥砺,仿佛在生活中遇见人,对他身世背景的了解不断深化。
最重要,人物设计为你写他的目的服务。结论:人物小传须反复多次完成,并服从于剧本主题。
【关于题材1】什么是题材?回答“你的剧本是讲什么”的答案,就是题材。讲教育、讲抗战、讲父爱、讲复仇……。
题材重要吗?重要,许多题材不能拍,有些题材太难搞,还有些题材被人写烂了,制片人拒绝,是因为哪怕你作为观众也拒绝。听劝,不要动笔。
有些题材一下让人感到有亮点,会有人鼓励你写。重要! 【关于题材2】题材也不重要,太泛,无实质意义。
除了某些特定题材被禁止之外,理论上没有冷题材和热题材之分。即便是制片人出品人,也仅仅是把题材作为交谈的第一句话,接下来还是要看编剧怎样去写某个题材。
从什么角度、挖掘到什么深度、表达什么思想和情怀、反映什么问题、何处有升华,这些才重要。 【关于明星】如今明星片酬过高已让电影电视剧不堪重负。
为什么明星涨价?因为明星不够用。明星为什么不够用?因为缺乏造星机制。
其实,每一个明星都是从非明星小演员变幻而来,靠什么变?靠一部好戏。好剧本,好导演,好的班底。
但如今的电视台和出品公司似乎忘记了这一切,到底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可否主题先行】可以!编剧常接到命题作文,主题先行也出过经典作品。关键:1.不求主题深刻,所有的主题都是大路货;2.不能直奔主题,越曲折越好;3.主题不重要,用什么故事去说明它才重要;4.弱化主题的存在,隐藏它,主题是观众品出来的;5.主题是有意义,故事是有意思,首先有意思,而后有意义。
【动作】编故事的关键是找到角色动作。动作分两种:主动动作和被动动作。
前者是我想干嘛。想考研,出击准备,迎接挑战。
被动动作是路上走得好好的,一个花盆从天而降砸在头上,流血抢救、血型不对、没带钱,医生不在…编剧的任务就是给角色动作设置障碍,他克服重重障碍达到目的或转危为安,就是故事。 【事件】用简略方式将观众带入角色所处的规定情景后,必须发生事件。
只有事件才能让人物活起来并让观众感同身受。事件要件:1.有足够的冲击力,让人物动起来;2.须引起观众的关注和期待;3.能引起连锁反应;4.能造成人物冲突(外部)和纠结(内在);5.有想象空间。
一部电影需要3—5个相互关联的事件。 【拐点】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转折。
人物动作带领观众朝某个方向走,或达到目的或出现意外使得人物动作方向改变的那个点,就叫拐点。拐点特征:1.逻辑的必然;2.关注和情绪的小高峰;3.拐的方向出人意料(需要编剧挖坑给观众跳);4.具有节奏调节功能;5.体现变化与多元特征;6.起到转承启合的作用。
【下狠手】故事产生于动作,动作来源于人物,人物发力源于编剧给他的压力。我称之为压弹簧。
编剧压弹簧越给力,人物的动作发力越大。所以,老好人当不了好编剧。
编剧对心爱的主人公不能太好,你得让他受苦,被凌辱,遭打击,让他危机重重、走投无路、苦不堪言、生不如死……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是也。 【生活质感】什么是剧本的生活质感:1.人物鲜活,2.故事贴近生活,3.对话生动有趣,4.细。
3. 本人正在写一个短片密室杀人的剧本(学校作业),希望大家帮忙想下
环境太小了吧~看过电锯惊魂吧~凶手应该上演一场让他们互相残杀的局面,我觉得应该设计四五个场景,每个场景死一个人,让他们露出本性!呵呵,破案的时候应该一个个推理出每个人的死因,最后一个人才会留下线索。比如哥哥死因是死于搅拌机,那最后也让他死于搅拌机。把最后一个生存的人引到另一场景,一个密室,房间是封闭没有空气啦,或者发大水了,着火了等等,开门的钥匙在死者目睹下丢进未发动的搅拌机,让他去捡啦,然后~~~~~呵呵,死者纠结了!突然明白过来!或者是最后死者身边带了自己的子女,而他的孩子在他眼前面临着死亡危机~只能冒死去拿钥匙等等啦!最后死者明白过来会留下线索!比如子女活下来~用血写下凶手名字简写~这个最后的线索你自己好好想想吧!最后这个小尾巴才是本剧的眼睛哦!尾巴留的好才有看头!要不然你就别整那些没用的啦!直接改成恐怖剧得了,着重描写每个人的死亡过程,让观众最后明白凶手是复仇~~
求给分~~~~~
4. 写科幻剧本怎么写
楼主,应该要好好多看看有关科幻之类的书,才会写好的,5分钟嘛..大概要写2万字左右,哎,实话实说吧!我也不是什么专业人氏,但是我的老师可是一个大作家,不过你可以请教请教他.我选了一篇,看你喜不喜欢?卫斯理的作者,笔名倪匡 原名: 倪聪,字亦明。
(“匡”字是他在《辞海》中点出来的) 生日: 一九三五年五月三十日中午十二点三十七分 出生地: 上海 籍贯: 浙江镇海 生肖: 猪 星座: 双子座 血型: O型 家庭状况: 二兄、二弟、一姐、一妹 最喜欢的食物: 海鲜(鱼、虾、蟹、贝……) 一九五一年,倪匡初中毕业后以十六岁半之龄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受训三个月,自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毕业”后,继而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公安干警,并先后参与“土地改革”、“治理淮河工程”后至苏北、内蒙古垦荒,足迹并远至东北大兴安岭。在内蒙时因“破坏交通”(严冬冰封河道时,将一条小木桥拆下来充作木柴)被打成“反革命”,遭隔离软禁数个月。
一九五七年,倪匡由内蒙古逃亡至广州,七月间偷渡澳门再逃进香港。从此义无反顾,再也没有回过神州大陆。
初至香港时曾在夜校读书,因而认识了倪夫人,李果珍女士。倪匡最初在染厂里做杂工,并开始投稿《真报》,后被《真报》录用,先后任工友、校对、助理编辑、记者与政论专栏作家(笔名为衣其)。
一九五七年底,倪匡第一篇有关“土改”的小说《活埋》在香港工商日报发表。第一篇发表的散文是《石缝中》。
第一本小说是《呼伦池的微波》(创作于五十年代末,背景为蒙古草原)。 一九五八年,倪匡开始写武侠小说,笔名为岳川。
一九五九年,倪匡与李果珍女士结婚,现有一女(倪穗)、一子(倪震)。后大部份时间乃是自修,算得上没有正式接受过学校教育。
一九六二年,倪匡于查良镛(金庸)的鼓励下,开始用笔名“卫斯理”写小说。第一篇小说名为《钻石花》,在《明报》副刊连载。
至第四篇小说《蓝血人》起,卫斯理系列小说正式走向科幻系列。(《蓝血人》一书于二零零零年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成为倪匡科幻小说的代表著作)。
六十年代末,武侠影片大行其道之际,倪匡转而从事剧本创作。十多年间,所写剧本不下数百部,代表作有张彻导演的《独臂刀》。
一九七二年,卫斯理系列小说《新年》发表后,倪匡暂停卫斯理系列小说的创作,时间长达六年。 一九七八年,卫斯理系列小说《头发》发表,被评为最受香港青年欢迎的小说。
倪匡此后又回到了科幻小说的创作道路上。 一九八六年复活节,倪匡在台北一家教堂中受洗(不过仍然肯定上帝就是外星人)。
原因是与牧师祷告后,治好了多年以来的酒瘾。近年来他笃信基督,频频在香港及台湾作见证。
一九八七年,倪匡与梁小中(石人)、哈公、黄维梁、胡菊人、张文达等发起成立香港作家协会,并出任会长。 一九九二年秋,卫斯理系列小说《运气》发表后,倪匡移居美国三藩市新唐人埠,居所甚似一个多士垆。
闲时在家里种花养鱼,如蔓陀萝及神仙鱼等。他笑称洗手间可以看到金门桥,所以作了一句诗:“举头看金门,低头看‘小鸟’”。
移民后的倪匡生活优哉悠哉,自称厨艺第一、园艺第二、文艺仅是第三。 倪匡人生阅历丰富,什么苦难都尝过。
他为人风趣幽默。古怪兴趣多,古怪想法更多。
(曾经有一次,在一只小小的跳蚤身上感悟到自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生命力原来如此脆弱,对于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和忍耐力,还不及一只构造简单的跳蚤。)所以他写文章手疾眼快,千变万化。
倪匡自认是个很胡闹的人,但对于工作他是很严谨的。他规定自己每天要写八千多字,这样他便可以工作一个月,然后休息一个月。
他又规定自己在黄昏前尽量把工作做好,因为一入黑,他的手便蠢蠢欲动,想摸酒杯了。他写各种类型的小说,如科幻,侦探,武侠以及爱情文艺小说,他又写电影剧本,乃至抒写个人感受的杂文和散文。
自一九七五年来港后,他笔下出现了不少科幻,侦探及武侠小说,电影剧本不下几百部,而且在本港各报刊上他每天都发表专栏文字。 倪匡是个怪人,做事往往出人意表,他不懂驾驶,但迷上研究汽车时,曾经独个儿把一部汽车化整为零后再装嵌回原状。
他至少有两次遇鬼经验,坚信灵魂的存在与不灭。早年时还经历过“狐仙显圣”,因此,至今仍然认为不同的生物在通过所谓的修练,是可以让身体产生结构上的变化,就会成人成仙。
(卫斯理科幻系列《成精变人》,就是一只神鹰经过种种的变化,最后变成人的故事!) 传闻说倪匡曾在东北省看见过外星人,所以他的科幻小说才这么出色,而他自已说本身是喜欢写武侠小说,但有金庸这位老友金玉在前,只好舍难取易,专心从事科幻小说。(写科幻小说容易???)在所有作品中他最喜欢的人物是卫斯理,最喜欢的作品是卫斯理系列《寻梦》,其次是卫斯理系列《黄金故事》。
最喜欢的武侠作品是《火并》。 倪匡的广泛兴趣,过目不忘的本领以及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使他自一九五七年来港后的著作深入民心。
他的作品组织严谨又带启发性,常使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倪匡先后使用过的笔名计有:倪匡(武侠与科幻)、卫斯理(。
5. 想写大学悬疑剧本 求素材和创意
校园心理情景剧剧本生若夏花(转载请注明原创作者:汰仔党(肥耳))第一幕话外音:这是怎么样的一个国度,我们所了解的彼此仅仅停留在庞大的冰山上的那一片平地,在这之下的波澜起伏我们却点点不晓。
这是成长吗?话外音: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本日记本,记录着自己的思绪,描绘着隐藏在水平面下的巨大冰山。下课铃吱吱地响了,同学们三三两两结伴走出教室。
夏莉坐在角落里,米乐走到夏莉身旁:“怎么了?还那么用功啊!跟大家一起去吃饭吧。”夏莉很想抬头微笑,但是谁又可以知道拒绝的速度远快于思考,就这样,声音在空气中凝固了几秒。
男生甲:“走啦,米乐,她如果会回答你那兔子就会讲话了。话毕,两人下场。
没有人知道她的想法,她总是一个人,没有人敢走进她的孤僻,因为没有人能够接近。她开始拿出被自己藏在抽屉深处的日记本开始翻写起来。
“是啊,我会回答,兔子就会讲话了,但是谁又能知道,我这样样是为了避免嘲笑,我本来就跟大家不同,我这个被家人抛弃的孩子怎么有资格跟大家一样呢!”突然夏莉似乎想起了什么,她放下了自己的笔,把日记本放进了自己的抽屉,然后跑出了教室。第二幕话外音:我们要对自己说多少句感谢才会满足或者我们要向自己说多少声对不起才会得到原谅?脆弱的心灵需要不仅仅是自己的抚慰,或许应该给自己的心门开个小缝了,放进点阳光进来吧。
班上的三位男生刚从外面走进教室男生甲:你们有没有觉得我们班的夏莉有些不对劲,每天都闷闷地,一句话都不讲,你们说她是不是说不出话或者口吃啊?男生乙:她的确很不对劲,不过应该是有原因的吧。米乐走过来,手里拿着自己刚参加比赛获得的奖品,一本漂亮的笔记本:好啦好啦,你们也不觉得害臊,在背后讲自己同学的闲话,你们看,这是我参加演讲比赛第三名的奖品… 男生甲一把抢过笔记本:哇…好小子,我正缺笔记本。
男生乙看样子也去抢:我也正缺一本… 夏莉拿着个信封走进教室,看着这三个男生在抢跟自己那本一样的笔记本,几乎快要疯狂且哭出来的冲动“你们在干什么?!”她几乎是一头就撞过去的“你们凭什么看我日记本,谁叫你们动我抽屉的!”米乐被撞倒在地,其他两个男生去扶米乐起来,把那本日记本放在桌子上。夏莉过去拿日记本。
男生甲:你看那是你的东西吗?是米乐的比赛奖品。平时不讲话,一讲话就骂人来着!”现在的夏莉想给米乐道歉,她几乎是颤抖的声音:“对不起……”但是为什么对于夏莉来讲,拒绝友好的速度永远比她的真心要快。
男生甲:“你这样的人永远会不受欢迎!”“是啊!我怎么会受欢迎,我跟他们永远不会是一类人,他们的快乐永远不会是我的快乐,而我的痛苦永远只有我一个人。”夏莉心想谁又知道她的内心翻涌起的巨大波澜充斥着她的双眼,然后流泪。
无比的屈辱感让夏莉冲冲到自己座位上拿出自己的日记本冲出了教室。第三幕在校园的一个角落的草坪上,现在只有夏莉一个人。
夏莉在那里抱着自己的日记本和信封哭泣。话外音:你试着接触过吗?试着理解过吗?还是你一直在放弃拯救,或者说等待拯救?夏莉慢慢打开被自己抓皱饿信封。
夏莉拿出信纸双手握着:哥哥,我想你,夏莉想哥哥了,想爸爸了,想你们了。 随即夏莉收起信件,她打来自己的日记本写了起来。
话外音:为什么我会生活在这样的国度,为什么永远支撑着我的是这本日记本,为什么我想要的平静总要被这些心酸的波澜给打翻?米乐走过来坐在夏莉边上,夏莉很惊讶地马上收起了笔记本。米乐:对不起,刚才对你说的话。
夏莉并没有回答他。米乐见这个尴尬氛围:你喜欢听音乐吗?还并没有得到允许,米乐就把耳机塞到夏莉的耳朵里,里面放着《Lydia》 “你会看见雾,看见云,看见太阳,生活总不会充满悲伤…” 第四幕话外音:天使在唱歌,听,我也在哼唱着自己的生活。
教师里同学们议论地炸开了锅男生甲:你们听说了没有,田枫的MP4不见了,就是上次跟米乐一起去买的那个,今天在夏莉的抽屉里发现了。夏莉来到了教室田枫:夏莉,是你拿了我的MP4对不对?我又不是不借你,你想要的话就向我借啊。
夏莉声音小到不行:我,我,我没有。 田枫:“没有?你觉得有人会信你吗?可笑,平时当哑巴,原来是个小偷!”夏莉:“不是这样的。”
声音还是很小。田枫:“那会是怎样?捡的?借的?还是你直接告诉我就是你偷的!”“为什么每次拒绝都那么彻底,我就那么不值得被理解吗?”夏莉再次离开教室,没有奔跑,只是平静地绝望离开。
米乐这时进来与夏莉擦肩而过,看着夏莉的背影:“夏莉……”没人回应。米乐走到讲台上:“同学们都在这里,我刚好本打算开个班会,但是现在我们缺个人,你们觉得这还像一个班吗?我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今天只想让大家了解下你们的同学夏莉,请不要误解她,她是一个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的孩子,然后又被自己唯一的亲人,自己的父亲赶出了家门,原因就只是因为她没有照顾好后妈的孩子,对,她失去了爱,导致她没有勇气去接受大家的爱个关心,我代她向大家道歉:对不起,对不起。
这样好吗?”“他偷了田枫的MP4”男生乙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