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短歌行怎么写
【一、曹操 短歌行】其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编辑本段]译文1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编辑本段]其二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 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秬〕鬯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曹操,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及文学家。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宦官家庭。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汉相国曹参的后人。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
曹嵩的出身,当时就搞不清楚,所以陈寿称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夏侯氏之子。曾先后任司隶校尉、大司农、太尉等官职。
诗现存二十余首。均为以旧调旧题写新内容的乐府歌词,或反映社会动乱,或书写个人抱负,气魄雄伟,情感深沉,情调苍凉悲壮。
后人辑有《魏武帝集》,近人黄节作注。中华书局编有《三曹资料汇编》。
[编辑本段]【作品主题】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
但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长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代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我们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
《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的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
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
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2. 小说人物名
男孩的名字:
瑞霖(寓意: 吉祥的甘露。)
致远(寓意: 拥有辉煌的未来与智慧。)
健雄(寓意: 身体强健的男子汉。)
耀杰(寓意: 才能出众的英杰。)
烨磊(光明磊落)
潇然(寓意: 自然脱俗,潇洒大方。)
子涵(取自`子部京涵`寓意: 拥有光明的前途与博大的胸怀。)
宇彬(寓意: 博学文雅,超越过去。)
智宸(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胤祥(寓意: 拥有金钱与权力。)
国豪(国人因它而自豪)
女孩的名字:
怡佳(有美丽大方,逍遥快乐之意。)
梦琪(寓意: 平安吉祥,拥有美好的未来。)
梦婷(取自`雨婷思梦`寓意: 雨中的婷,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雅楠(有幽雅大方,意志坚强之意。)
艾琳(寓意: 像美玉一样气质高贵,美丽大方。)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雨嘉(安静又乖巧的女孩)
紫涵(寓意: 拥有聪明的智慧与博大的胸怀。)
莉娜(有婀娜多姿,性情温柔之意。)
瑾萱(寓意: 拥有萱草的芬芳,玉一样的高贵与典雅。)
瑞欣(寓意: 吉祥如意,快乐安康。)
3. 小说作者昵称
1.什么是笔名 笔名是假名的一种,笔名大多是文人、学者发表作品时的一种署名,这种署名有的和原姓名有关系,有的和原姓名没有关系。
2.笔名的特点 笔名与本名不同。本名是一个人原本的姓名,包括家族的符号(姓氏)和父母所命定的名字。
笔名则无须标明家族的符号,也无须征得他人的同意,如果说本名是父辈人的选择和命定的 话,那么笔名则是本人的选择和命定。因此,笔名强烈地表现或隐含着命定者、使用者的意愿、个性和偏爱。
起名网免费取名关于什么是笔名的解说。 3.笔名的出现 笔名的出现,在中国距今并不很远。
明代万历年间刊行的长篇小说《金瓶梅词话》,署名兰陵笑笑生。这个“兰陵笑笑生”,既不是作者的姓名,又不是作者的字号或别名,应该说是作者的笔名。
清末(190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孽海花》,最初刊行时,署“爱自由者乞丐, 东亚病夫编述”,后来才改为“曾朴著”。其中“爱自由者”是金松岑的笔名,“东亚病夫 ”则是曾朴的笔名。
此外,《老残游记》题为“洪都百炼生”,也当为刘鹗的笔名. “五四”新文学运动,造就了一批现代作家和诗人。这些作家和诗人,在发表文学作品时,大多用笔名。
如: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其他笔名还有郭鼎堂、石沱、麦克昂、高汝鸿等.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其他笔名还有几十个,如:玄珠、郎损、方壁、止敬、蒲牢、微名、石萌等.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市甘。其他笔名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余一等.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冰心,原名谢婉莹. 4.笔名的类别 作家成百上千,笔名自然五花八门。
如果分门别类,总的说来有以下两种类型: (1)以姓名方式出现的笔名.例如: 周绍仪,笔名周立波. 吴熙成,笔名吴伯萧. 郭恩大,笔名郭小川. 蔡南冠,笔名蔡仪. 马千木,笔名马识途. 余昭明,笔名叶紫. 万家宝,笔名曹禺. 蒋海澄,笔名艾青. 林觉夫,笔名秦牧. 杨凤岐,笔名欧阳山. (2)以非姓名方式出现的笔名.例如: 柳亚子,笔名青兕. 赵平复,笔名柔石. 闻一多,笔名夕夕. 许地山,笔名落花生. 钱钟书,笔名中书君. 严汉民,笔名AM. 萧植蕃,笔名Emi Siao. 冯承植,笔名CP。 5.如何取一个好笔名 (1)利用原姓名取笔名. 在以姓名方式出现的笔名中,有的笔名和原姓名有一定的联系,这类笔名又有以下两种类型: A.用原姓取笔名. a.声音上的联系. 张心远,笔名张恨水. 这些都是直接使用原姓. 丁明哲,笔名白丁。
这是以姓为名,又用唐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之典:“谈笑有鸿儒,往 来无白丁。”“白丁”就是指平民百姓,用这个笔名意在表示自己要用笔为大众服务的决心. 马千木,笔名马识途。
保留了原姓,却又巧妙地截取成语“老马识途”的后三字,使原姓在 笔名中产生新的意义. 李涓丙,笔名李满天。保留了原姓,却又巧妙地截取熟语“桃李满天下”中间三字,使原姓 在笔名中产生新的意义. 胡振邦,笔名呼延青。
呼和胡谐音. 赵景深,笔名邹啸。赵字繁体字从走从肖,邹啸就是走肖的谐音. 马书铭,笔名莫韵。
莫和马双声. 廖星光,笔名羽山。廖字去掉广和人,便是羽彡,彡和山谐音,故又作羽山. b.利用字形上的联系. 万家宝,笔名曹禺。
繁体万字,上为草字头,下为禺,拆成两字便是草禺,草禺便属于非姓名模式,为了变为姓氏模式,就取“草”的谐音字“曹”作为笔名的姓氏,便成为曹禺。 舒庆春,笔名老舍。
舒字去掉予便是舍,再以“老”为笔名的姓氏. B.用原名改笔名. a.笔名抛弃原姓,保留原名,或者保留原名中的一部分。笔名中至少有一个字和原名保持声音上的联系. 洪吴天,笔名吴天,这是去掉姓氏,保留原名,同时以原名的首字作为笔名的姓氏. 张光年,笔名光未然。
这是以原名中的光字作为笔名的姓氏,同时又选择能和光字连缀成义 的两个字作为笔名中的部分. 沈季平,笔名平子,这是去掉原名中的其他字,缀加一个新字作为笔名. 高季琳,笔名林真。这是取原名中琳字的一半“林”作为笔名的姓氏. 陈彬范,笔名蓝冰。
冰和原名中的彬音近,又以母姓蓝作为笔名的姓氏. 赵文节,笔名闻捷。闻捷和原名文节谐音. 任禹成,笔名于伶。
于和禹谐音,以于为笔名的姓氏. 顾用中,笔名中庸。中庸是原名用中两字颠倒过来的谐音. b.笔名和原名的一字保持字形上的联系. 张松如,笔名公木。
笔名系将松字拆为公木二字. 杨凤岐,笔名凡鸟。凤的繁体字从鸟从凡,笔名正是凤字拆为凡鸟二字. 朱子奇,笔名大可。
笔名系将奇字拆为大可二字. c.笔名中至少有一个字和原名保持意义上的联系. 郭光,笔名贾明。明和光同义. 李鹤城,笔名月树。
月树和原名鹤城形式工整、对仗. (2)抛开原姓名,另起炉灶. 这一类的笔名中,笔名和本名并没有联系. A.另起炉灶这种取笔名的方法有三种:完全抛开自己的姓、名,另起炉灶,信笔由之. 例如,女作家蒋伟的笔名是丁玲。1922年她在上海平民女校读书,主张废除姓,并把自己的 字冰之作为名字。
可是此举招来许多麻烦,她需要不断地向人解释自己为什么没有姓氏。久而久之,不胜其烦,她只好用姓,却又嫌原姓蒋字笔画太多,不好写,就找了个笔画最简单 的丁字作为姓氏。
至于玲字,就像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