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知道怎么吹埙啊
我就有个埙 可是我吹的也不怎么样好 下面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 手指自然弯曲,指肚按孔。
手指按孔要严实,不能漏气。开孔时手指不宜抬得过高或过低,过高影响演奏速度,过低影响音准。
一般手指抬到距离埙体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八孔埙 : 右手无名指按住第一孔,中指按住第二孔,食指按住第三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四孔,中指按住第五孔,食指按住第六孔。
两个大拇指分别按住第七孔和第八孔,小指轻轻托底。 九孔埙: 右手小指按住第一孔,无名指按住第二孔,中指按住第三孔,食指按住第四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五孔,中指按住第六孔,食指按住第七孔。
两个大拇指分别按住第八孔和第九孔,左手小指轻轻托住埙底。 注:八孔埙与九孔埙经张荣华先生标准化研制,已成定制。
八孔埙的指法与笛子的指法相同,筒音作5,运指灵活方便,九孔埙的音域比八孔埙多一个大二度,筒音作1。演奏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3.演奏口形 埙的演奏口形是通过唇肌,口轮匝肌与面部肌肉的协同动作完成的。口形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吹埙的音色、音准以及强弱控制能力。
演奏时,唇部肌肉自然贴住牙床,两边嘴角适当收缩(呈微笑状),使上下唇的力点向中间依靠,双唇中央形成椭圆形风门,口腔扩张。舌自然平伸。
根据乐曲的需要,吹埙的口形会随时变化,其变化集中表现在风门、口风和口劲三个方面。 演奏时,上下唇中央形成的空隙,是气流经过之“门”,称为“风门”。
通过风门吹出的气流称为“口风”,唇肌与面部肌肉的有机协同收缩、放松和支撑的力量称为“口劲”。也叫“嘴劲”。
风门的大小、口风的缓急和口劲的大小随乐曲高低音区的不同、音量强弱的变化而变化。三者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低音区 风门大 口风缓 口劲小 高音区 风门小 口风 急 口劲 大 强音 风门大 口风 急 口劲 大 弱音 风门小 口风 缓 口劲 大 (二) 呼吸方法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是被动的,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吸气与呼气的时间大致相同。
埙的演奏需要的是主动呼吸,要求吸气时间短,呼气时间长。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吹好埙的关键。
我们分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来谈。 1. 吸气 吸气时口腔、鼻腔迅速打开,口鼻同时很快将空气吸入,这时横膈膜下降,胸腔及腹腔有明显的扩张感,这就是演奏过程中常用的胸腹式结合吸气。
这种方法吸气量大,不易疲劳。 为了便于初学者理解,这里举两个日常生的实例: 第一、一束芳香四溢的玫瑰花,你禁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体会那种沁入心脾的感觉; 第二、要吹灭一支放在一米以外的点燃的蜡烛,这时你会猛地吸一口气,这种状态下的吸气一定是松弛的,充分的,胸腹式的,是我们演奏时所需要的。
当吹奏较短乐句或需要急速换气时,还可以采用腹式吸气法。我们也可以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人在受了委屈,不停地抽泣时,用的就是这样一种吸气方法。
腹式吸气的优点是吸气容易而且迅速。 因此,演奏时要根据作品需要,较长乐句的吹奏,运用胸腹式结合吸气的方法,吹奏较短乐句或需要急速换气时,采用腹式吸气法。
要学会根据乐句的结构随时调整自己的呼吸方式 2. 呼气 如果说吸气是发音的准备阶段,那么呼气才是真正的发音阶段。正确的吸气是为了更好地呼气。
呼气过程是靠唇部肌肉与腹部肌肉的有机配合与控制来完成的。我们通过唇部肌肉的控制把气流汇成“束”,靠口劲调节风门的大小来完成,要求气不能散,吹奏无噪音,出音饱满而坚实。
通过腹部肌肉的控制使呼出的气流均匀、平稳,不能忽快忽慢,忽强忽弱,这样,出音才会平稳而厚重。 在进行呼吸训练时,要注意两点: 第一、吸气要深,但不能过饱,否则容易造成呼吸肌和各肌肉群的过度紧张,使呼气质量下降; 第二、呼气要有预留,所谓“气留三分”,不能等到把气全用完时再换气,否则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吸气质量。
总之,埙的演奏要求音色圆润,坚实厚重,强而不噪,弱而不虚。呼吸方法的训练及下一章节的气息控制,需要学习者长期不懈的练习和体会,才能正确地掌握要领,从而做到在演奏中运用自如。
气类吹奏技巧 埙的气类吹奏技巧有长音、气震音、唇振音等,其中长音是埙吹奏技巧的基础,必须饱满圆润,响亮平稳无杂音。 埙的常用技巧汇总起来可分为气、指、舌三大类:包括长音、气震音、指震音、唇震音、颤音、滑音、吐音、打音、空打音、循环换气、双吐循环换气、虚吹音等多种。
这些技巧是演奏埙时必须具备的。 在埙的吹奏技巧中,长音是埙气息训练的基础,通过练习长音可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养成良好的演奏口形以及平稳、饱满、纯正的发音。
故必须每天保持一定时间的练习,练习时可以结合力度共同进行,音色必须饱满圆润,响亮平稳无杂音。 气震音又叫“腹震音”,依靠腹部收缩力量引起的气流颤动而产生。
气震音有大、小、快、慢之分,在实际演奏中应根据乐曲内容的需要而定。如歌唱性的旋律应采用均匀自如的气震音,激情、悲愤的旋律则采用夸大式的气震音等。
气震音可在保证音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要求均匀流畅。 唇震音是用双手带动埙体,使风门与吹孔快速前后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波动音。
2. 拘魂单怎么写
版本一拘魂单抄 荡荡游魂,何处留存,荒郊野外,庙宇山林,大街小巷,古井枯坟,山神土地,本宅灶君,招魂附体,归还本身,指天天门开,指地地门开,千里童子送魂来,吾奉太上老君归律,勒令:乳名(失魂小孩)
版本二,拘魂单
荡荡游魂,何处留存,三魂早降,七魄来临,河边野外,庙宇庄袭村,宫廷牢狱,坟墓山林,虚惊怪异,失落真魂,今封五路游道将军,吾今差汝,着意搜寻,收魂附bai体,助起精神,天门开,地门开,千里童子送魂来,如律令:乳名(失魂小孩)
自制小儿收惊苻
准备材料:一张十六开黄婊纸(烧纸钱用的那种)、毛笔、墨、打火机。
1、将还魂符用毛笔按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好。失魂人的乳名要另起一行,名字要比其它的字大一点(du千万不可写完后再读出来)。
2、晚上等孩子熟睡后,将屋门开一小缝,在灶前将还魂符烧掉。口中反复小zhi声念:(乳名)魂儿上身儿了。
还魂符内容:
荡荡游魂,何处留存。
荒郊野外,庙宇山林。
山神五道,河陆神仙。
当庄土地,送于家门。
家宅灶君,送于本身。
失魂dao人:
(乳名)
清晨起来抖起精神。
吾奉
太上老君如律令敕 (上述内容一定要从上到下从右到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