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写对联
怎样写对联 对联,又名“对子”。
古代的孩子,除了读书识字,都要学习对联,把它当作学诗作文的一项基本功。老师、家长和亲友们,经常出个上句,让孩子对出下句,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来测验孩子的学识和志向写对联 --------------------------------------------------------------------------------柏森峰 2005 01 19 14 : 36 扬州日报 我的爷爷爱好书法,每逢过年,左邻右舍都请他写对联,我也总喜欢站在旁边看。
以往,爷爷年年要写不少对联,可我们家只要一副就够了,今年可不同了,我对爷爷说:“今年我们家只写一副对联可不行!”我扒拉着手指算给他听:“大门、车库、仓库,正好三副……”“好,就写三副。”爷爷打断了我的话,说道。
爷爷铺开裁好的大红纸,拿起饱蘸墨汁的大楷笔,先写下了一副大门对,上联是:有钱有福有饱暖;下联是:无贫无灾无饥寒,横批是:今非昔比。紧接着,又给车库写了一副,上联是:弯钩犁墙外站,下联是:摩托车库中停。
横批是:鸟枪换炮。这不正是我们家生活的真实写照吗?有趣的是爷爷为仓库写对联时,用的是夸张的手法,他写道:年年粮积似海,岁岁菜堆如山。
我问爷爷:“您还懂得夸张呀?”爷爷笑而不答。三副对联写完了,我小心翼翼地将对联一一贴好,顿时,满院生辉,喜气盈门。
2. 怎样写对联
1先立意
2再确定用词: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还要注意数量对数量,颜色对颜色。(可以同转,比如青对红,清因为同音,也可以对红、对鸿、虹等)。同类词相对
3忌合掌
对联是文章中最精练的文体,决不允许浪费笔墨。为了以较少的文字提供较多的信息,必须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联中用”震乾坤“对”惊世界“,”报家音“对”传吉语“,”发祥光”对“腾瑞气“虽可强调喜庆或强盛气氛,仍不免有”合掌“之嫌。
4反对为优
5注意平仄
6用词要典雅
3. 如何写对联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见《应用写作》1987年第1期《漫话对联》) 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
: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二是词性相当。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
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
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
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时令(年节朝夕等)、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
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 、地理对宫室等等。
三是结构相称。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四是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
:如: 莫放 春秋 佳日过;最难 风雨 故人来。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
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
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
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
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 ○○●●○○● 学海无涯苦作舟。
●●○○●●○ (○为平,●为仄。"学"字按《平水韵部》为入声) 对联平仄问题不是绝对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变通。
如对联中出现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因联意需要时也可以例外。
六是内容相关。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
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但对联的任何规则都有例外,“内容相关”也是如此。
对联中有两类极特殊的对联。一是"无情对",上下联逐字逐词对仗工整,但内容毫不相关(或有似是而非的联系),上下联联意对比能造成意想不到趣味性。
如: 树已半寻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上下联中,"树""果"皆草木类;"已""然"皆虚字;"半""一"皆数字;"寻""点"皆转义为动词;"休""不"皆虚字;"纵""相"皆虚字;"斧""干"则为古代兵器。
全联以口语对诗句,更显出乎意料之趣味。 二是分咏格诗钟。
上下联分别咏出不相干的两个事物;逐字逐词对仗工整;通过联意从某一点上把两件事物关连起来。分咏格诗钟有些类似无情对,还类似谜语,但不同点也很多,有兴趣的联友可作进一步研习。
楹联强调内容相关,但又禁忌同义相对,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
4. 【第一次写对联作文】
第一次写对联黄灏文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层人士所喜闻乐见。
如今,科技发展,人们已经把对联这种传统文化逐渐淡忘了。为了继承这种写对联的文化,今天,我第一次亲手用毛笔写对联。
我写的对联属于春联。所以,我买来了几张正规的红纸。
毛笔、墨水家里都一应俱全。但是,我还需要公公来指导我写春联。
我把红纸折成四格写横批,再把另外两张红纸折成七格写春联。我又把每一个格折出“十”字形的田字格,没两下功夫就折好啦。
我一看,每一个格子的大小相同,每一个格子都隐隐约约的呈现出“十”字形的痕迹,刚合适!我感到称心如意。这时公公走过来了,我对公公说:“公公,你来教我写春联吧!”公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我选了一幅对联:“吉星高照平安宅,财神永驻幸福家。”横批是“吉星高照”。
选好春联后,我就马上提起毛笔在红纸上写了起来。公公见到我着急的样子,便对我说:“不要着急,要一笔一划,慢慢写才能写好,”话音刚落,我已经把第一个字写好了,这个“吉”字写得歪歪斜斜的,十分难看。
公公看了我的字后,皱着眉头,严肃地对我说:“你怎能这么随便呢?要美观大方才行!”我听了公公的话后,刚才轻松的心情一会儿变得紧张起来,就像被压在一座大山下,喘不过气来。我又提起笔,小心翼翼地写了起来,以免写错。
很快,我就把第一张对联写好了。公公看了我写的第一张对联后,和颜悦色地说:“字还可以,可是字不端正,也不太美观。”
公公说完,我便开始写第二张对联了,这是我心里的那块大石头仍然放不下来。公公似乎看出了我担心的样子。
便笑眯眯地对我说:“不用怕,心要平静下来。”公公教我每个字应该怎么写好,在公公的指导下,我写好了“财”字。
随后,公公不但教我每个字应该怎么写好,还教我每一笔的长短细粗。有一次,我写到“永”这个字的一捺时,我把一捺差点写得太长时,公公斩钉截铁地喊了一声:“停!”我就像十五只桶吊水——七上八下,立刻收笔。
公公对我说:“这一捺不能太长,太长这个字就不好看了!”我知道了这一捺的重要性,便继续我的书写。不一会儿,我就把对联写好了。
然后,我兴致勃勃地给这幅对联添上横批。刚才紧张的心情早已被我抛到九霄云外了,我终于完成了这幅春联。
我看着这幅春联,它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金碧辉煌,飘散着阵阵墨水的香味。我第一次写对联,领略到写对联这一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次写对联,培养了我的耐性,我真的太开心啦。
5. 对联怎么写
格律要求 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
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异位重字”和“同位重字”。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
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二是词性相当 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
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
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
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
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时令(年节朝夕等)、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
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等。 三是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如李白题湖南岳阳楼联: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
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四是节奏相应 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莫放 春秋 佳日过;最难 风雨 故人来。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 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
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
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 六是内容相关 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
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6. 对联怎么写
春联实际上就是对联,只是它用到春节前。一般是大年三十年夜饭吃完,把原来滴春联撕掉,贴上新滴春联,叫辞旧迎新。这副春联就要用到明年滴大年三十才能换掉。因此,春联比较讲究喜庆气氛,要“求吉祥”,要“求平安”,要“求发展”,这是春联内容滴要求。而一般滴对联就没有内容限制了,比较自由。
形式上滴要求:
一.字数相等,不能七长八短。
二.只能两句。不能三句四句,诗歌里滴“流水对”另说。每句一联,第一句称为上联,第二句称为下联。上联有多长,下联也得有多长。
三.词性相对。上联用名词,下联也得用名词,上联用动词,下联也得用动词……。在实际操纵中,要尽量遵守这个要求。比方:上联是:两个黄鹂叫翠柳,那么你得先把它滴词性确定了:
两个/黄鹂/叫/翠/柳;两个,数目词;黄鹂,名词,其中滴黄是表色彩滴名词;翠形容词,柳名词。
那么下联就得跟上联相对。两个对滴必须是数目词,你对荷花就不行!为什么?词性不对。你对一双行不行?可以!对万点行不行?可以!总之得对数目词。黄鹂是鸟名,对鸟名行不行?可以!对花名行不行?可以!对鱼名行不行?可以!反正,你得对一个带颜色滴名词才可以!叫是动词,你对唱可以,对舞也可以,对飞可以,对吟也可以,你不要对“我”对“耶”对“一”之类滴就行了。翠颜色,你也对颜色就好,柳树名,对树名,花名……什么名都行,就是不要对名词以外滴词。另外,你对好了,一定要留意内容滴连贯性,上下联滴内容不连贯,就不行。
两个黄鹂叫翠柳滴下联大家都知道,是“一行白鹭上青天。”你去检查吧,有没有对不上滴地方?没有!内容怎么样?非常连贯!意境怎么样?太美了!这是非常成功滴对联。
也有内容很好,但是有个别地方不很恰当滴名联,如:”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飞对滴是风,词性不对。雪对滴是雨,词性对上了;迎对滴是送,也对上了;春对春;到对滴是归,也对上了。这是比较宽泛滴对联。
对联滴种类很多,有爱好滴朋友请看寒社滴首页,置顶部分,对联知识和平仄规律。
7. 怎么写春联
把一张红纸裁成两条,根据门的大小来定,一般15到20厘米左右宽就行了,对折叠出方格,横披要比上下联短一半左右,对折两下就成四个格子。春联字体以楷书、隶书、行书为主,书写简体字或繁体字都行,从上到下书写,不加标点符号,字体大小要基本一致。
天赐平安福禄寿
地生金玉富贵春
五福临门
家添富贵财源广
门开好运喜事多
阖家欢乐
平安是福福星照
瑞气呈祥祥运开
吉祥如意
天福地福全家福
大财小财满堂财
福星高照
春迎好运夏迎福
秋纳吉祥冬纳财
四季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