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扩展资料
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2. 课字笔顺笔划写法
“课”字笔顺笔划写法如下:
拼音:kè
释义:
1、有计划的分段教学:上课。下课来。星期五下午没课。
2、教学的科目:主课。语文课。这学期共有五门课。
3、教学的时间单位:一节课。
4、教材的段落:这本教科书源共有二十五课。
5、旧时某些机关、学校、工厂等按工作性质分设的行政单位:秘书课。会计课。
6、旧指赋税:2113国课。完粮交课。
7、征收(赋税):课税。
8、占卜的5261一种:起课。卜课。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一、党课 [ dǎng kè ]
释义:中国**的组织为了对党员进行党章教育而开的课,有时也吸收申请入党的人听课。
二、课表 [ kè biǎo ]
释义:课程表。
三、课业 [ kè yè ]
释义:功课4102;学业:要好好用功,不可荒废课业。
四、主课 [ zhǔ kè ]
释义:学习的主要课程:1653语文、数学、外语是中学的主课。
五、兼课 [ jiān kè ]
释义:在本职以外兼任教课工作。
3. 课中坏事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kè zhōng huài shì课的解释[kè ] 1.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
~时。~间。
旷~。授~。
~余活动。2.教学的科目:~程。
~表。基础~。
专业~。~本。
~文。3.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徒。
~读。4.古代的一种赋税:国~。
完粮交~。5.使交纳赋税:~税。
~役。6.机关、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现亦称“科”):会计~。
7.迷信占卜的一种:起~。中的解释[zhōng] 1.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
当(dàng)~。~原。
~华。2.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
房~。~饱。
3.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
~流砥柱。4.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
5.特指“中国”:~式。~文。
6.适于,合于:~看。[zhòng] 1.恰好合上:~选。
~奖。~意(会意,满意)。
2.受到,遭受:~毒。~计。
3.科举考试被录取:~举。~状元。
坏的解释[huài] 1.品质恶劣,有害:~蛋。~人。
~事。~水。
2.人体、东西受了损伤,被 毁: 破~。败~。
3.质量差,不完美:这所房子不~。4.表示程度深(用在动词后面):忙~了。
[pī] 同“坯”。 [pēi] 土丘:“千车拥孤隧,万马盘一~。”
[péi] 1.古同“培”,用泥土涂塞空隙。2.古同“培”,指屋的后墙。
事的解释[shì ] 1.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
~业。2.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
~端。3.职业:谋~(指找职业)。
4.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
6.做,治:不~生产。无所~事。
7.服侍:~父母。
4. 上课的课的笔顺怎么写
《课》的拼音:kè
笔画数:10
笔顺、笔画:
点、横折提、竖、横折、横、横、横、竖、撇、捺、
基本释义:
1.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时。~间。旷~。授~。~余活动。 2.教学的科目:~程。~表。基础~。专业~。~本。~文。 3.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徒。~读。 4.古代的一种赋税:国~。完粮交~。 5.使交纳赋税:~税。~役。 6.机关、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现亦称“科”):会计~。 7.迷信占卜的一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