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庭环境分析怎么写
家庭环境分析可以写家庭成员情况,家中的趣事以及喜爱。
大家都有一个完美、温馨的家庭,每个人都是在幸福的家里成长,我也不例外,在我家有妈妈、爸爸、妹妹和我。
妈妈,可称是家里的厨师了,每天为我们准备了一大桌菜,等候我们的品尝,为了我们的营养、健康,每天都劳心劳力地准备一些有营养的菜或是食物,即使是放假了,那美餐也是使我们能健康!我就封她个“快乐神厨”吧,希望妈妈再接再励,做出更美味、更健康的食物来!
爸爸那可算是我们家的勤工啦!只要是什么东西坏了或是什么东西没了,这勤工机器人立刻就出动,他可是“快乐神厨”的好帮手呀。我们吃的米饭就是最好的见证。那饭可是勤劳的爸爸种起来的,如果不是他,我看我们就甭想吃饭了,看在爸爸那么努力,我就封他为“快乐的勤劳工”吧!
我呢?可是我们家的宝贝。你看,什么穿的呀,吃的呀,不都是为我着想吗,若是我有什么出错,总是让我有理由在先,让我成功逃脱罪名。就给我封个“快乐神仙”吧!因为我是家里的皇帝,做个神仙也不算过分吧!
妹妹是一个淘气的小孩子,今年才2岁,真是太小了,可是,她也什么都让着我一分,让我一份,做什么事总是想着我,就是连喝水也是让我先喝,有什么吃的、什么玩的总是让我先享受。我很喜欢我的妹妹,就封她个“快乐小神童”吧!
我的一家呀有时静得就听见妹妹嘻嘻的笑声,有时呀厨子呀、勤工呀、神仙呀神童又叽叽喳喳你吵我闹的搞笑得很!这就是我的一家,快乐的、温馨的一家。
2. 家庭环境与教育的情况怎么写
抑郁内向的情绪、良好的情绪体验、社会态度,或要求父母陪他玩,亲子关系也很重要,产生积极,以及渴望收的父母的重视而不厌其烦地向父母问问题,比较容易形成乐观,缺乏信任,长期下去孩子就会形成负面的人际,小孩子会由于好奇心,或说明不能陪他的原因。
民主型家庭就是管教孩子方式要民主。 另外6岁以后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十分重要。
关怀和爱的需要是六岁以内儿童最为重要的需求、性格特征。而如果夫妻不睦。
要多关心,在这样的家庭、悲观,在和睦的夫妻都有争执发生的时候。 夫妻关系的和睦是一个一般性的相对状态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专制型家庭,经常吵架,尤其是孩子还小的时候,夫妻和睦互爱会制造出和谐,形成敌对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未来的习惯。
这时要有耐心点、安全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和意见。父母关系又是家庭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发展比较良好的社会性态度,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家庭,尽量多陪陪孩子、让孩子参与有关问问题的讨论,尽量避开孩子,对人、素养甚至人格、开放的性格特征。
除了夫妻关系外,孩子就会紧张焦虑担心,孩子会比较开心愉快有安全感,如果忙也要先耐下心来简短而又能语气温和地回答孩子的问题、放任型家庭,这种过分的冲突时力求避免的,但是一旦要发生时,这种需求的满足的好坏对其以后成年期的社会适应关系十分密切、亲密、成就、对事认识客观积极,在情绪上容易发展消极。这是比较好的方式。
3. 家庭环境与教育的情况怎么写
抑郁内向的情绪、良好的情绪体验、社会态度,或要求父母陪他玩,亲子关系也很重要,产生积极,以及渴望收的父母的重视而不厌其烦地向父母问问题,比较容易形成乐观,缺乏信任,长期下去孩子就会形成负面的人际,小孩子会由于好奇心,或说明不能陪他的原因。
民主型家庭就是管教孩子方式要民主。 另外6岁以后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十分重要。
关怀和爱的需要是六岁以内儿童最为重要的需求、性格特征。而如果夫妻不睦。
要多关心,在这样的家庭、悲观,在和睦的夫妻都有争执发生的时候。 夫妻关系的和睦是一个一般性的相对状态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专制型家庭,经常吵架,尤其是孩子还小的时候,夫妻和睦互爱会制造出和谐,形成敌对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未来的习惯。
这时要有耐心点、安全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和意见。父母关系又是家庭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发展比较良好的社会性态度,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家庭,尽量多陪陪孩子、让孩子参与有关问问题的讨论,尽量避开孩子,对人、素养甚至人格、开放的性格特征。
除了夫妻关系外,孩子就会紧张焦虑担心,孩子会比较开心愉快有安全感,如果忙也要先耐下心来简短而又能语气温和地回答孩子的问题、放任型家庭,这种过分的冲突时力求避免的,但是一旦要发生时,这种需求的满足的好坏对其以后成年期的社会适应关系十分密切、亲密、成就、对事认识客观积极,在情绪上容易发展消极。这是比较好的方式。
4. 家庭环境的作文怎么写
优秀的孩子来自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2007-04-04 20:33每一个人来到世上,命运早就注定了其归属于一个特定的家庭,这里便是其最早的生活环境。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走向幼儿园、学校和更广的社会后,家庭仍然是最贴近、最密切,因而影响最深、最重要的环境。家庭应当是培育孩子美好感情与理想的温室,孩子在家中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应该是他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孩子的心灵是洁白无瑕、天真淳朴的。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就会造就成什么样的人。教育家斯宾塞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对待儿童没有同情,他就变得没有同情心;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最好手段。”无数事实证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决定性影响。
台湾著名女作家罗兰的一段话,精辟地说明了环境、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她说:“生命不是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他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他又是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见所闻。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中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
难道不是吗?假如孩子在适当的赞扬中生活,他就会自尊;假如生活在充满关怀,孩子心中自然会有爱;假如在平等中生活,他也就会学会公道;不断得到鼓励,它必然会建立自信;生活中缺乏爱,他也学会冷漠;假如经常受到羞辱,他自然也就卑微;若总是得不到适当的夸奖,必将陷入忘乎所以的自负;耳旁听到的总是埋怨,,他也就学会了责怪;常受骗的孩子,也一定会骗人;常遭训斥殴打的孩子,也会对人粗暴;长寿辱骂的孩子,难有文明语言。
中国有句古语叫“居移气,养移体”。这就是说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是十分大的。所以,为了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必须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就是家教成功的第一步。
家教忠告——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宽松并能激励孩子积极向上、刻苦耐劳的家庭环境,其他再好的家教方法都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5. 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保持家庭的和睦气氛,为少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亲情浓厚的家庭环境,使儿童从小就能体验到和谐的人际关系及积极乐观的情绪。家庭的破裂往往使儿童从小就感到人际关系的复杂,也使儿童享受不到完整的父爱和母爱,不利于其情感的健康发展,并对其心理和行为的发展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
二是父母的抚育态度要正确。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溺爱、担心、保护或者过分严格、歧视,以及对子女不切实际的过分期望等,都不利于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要重视儿童的挫折教育,从小培养克服困难,应对挫折的能力。“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失败乃成功之母”都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作为父母,切不可错误地认为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尤其是物质上的要求,一味地迁就子女是对孩子的关爱与优良抚育,而应让子女在艰难困苦中加以磨练,才能真正达到锻炼和增强其独立自主、自强的信念的育人目的。
三是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个崇拜者。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父母的权威性、榜样性是十分强大的。俗话说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6. 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情况怎么写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父母相互合作,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教育的意识,形成育人整体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
2、调查对象:全校学生家长(家长到会率98%)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采取以班级为单位集中问卷,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到有效卷987份,无废卷。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状况:
1、家长文化程度:父母中有一人为本科学历的占16.7%,大专学历占34.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8.7%。
2、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条件以中等收入(即父母平均月收入为1000——2000元)为主,贫富两极也占一定比例,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19.1%,在3000元以上的占34.3%
(二)家庭教育现状:
1、家庭教育投入情况:
(1)经济投入:家庭订阅杂志、报纸一份以上占61.1%;每月给子女购买课外书3本以上占32.6%。
(2)时间投入:每月经常陪子女去新华书店的(不少于2次)的占38.9%;每周平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占37.5%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比较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高于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投入。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
(1)家庭教育的理念:72.1%的家长认为对子女严厉,要求严格,孩子听话;71.4%的家长认为谁对孩子溺爱,孩子就不听谁的话。
(2)教育子女的途径:以生活经验、随时随地教育为主的站96.8%,3.2%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获取教育方法。
(3)督促子女看课外书的方法:鼓励的占28.1%,采用物质奖励的占42.7%,引导的占13.4%,进行陪读的占16.8%。
(4)在家进行英语、家庭辅导的占82.7%,在家进行钢琴、电子琴辅导的占15.3%。由母亲承担的占68%,由父母一起承担的为24%,父亲单独承担的占3.6%,祖父母承担的占4.4%。
(5)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整理东西)占58%。
(6)93.6%的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
说明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的观念、方法日渐成熟,普遍认识到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教育方法上以鼓励为主,方法越来越多。但仍表现出对孩子智力学习重视的倾向。
3、特长培养情况:
63.2%的家长让孩子参加青少年活动活动中心的乐器、书法、英语、绘画辅导班。
说明家长对培养孩子的兴趣专长较为重视,兴趣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家长对孩子特长培养的投入较多。
4、家校联系情况:
100%的家长希望每学期与老师沟通1次以上,联系方式一发短信、打电话、利用网络、写便条、上门家访为主。
说明家长对子女学习的关心程度较高,对家校合力的重要性认识到位;同时也反映出家长把教育寄希望于老师、学校的心理。
四、措施与对策
1、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议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不断接受新知识,接纳新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2、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建议家长多学一些管理孩子的方法,对孩子要尊重,但不是听之任之;要管教,但不是独断专横。对孩子管理要把握好一个度。细心观摩孩子,发现有异常要及时想办法给以处理。
3、身教重于言教。家长是子女教育中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思想、行为、道德爱好、习惯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议家长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做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多与学校保持联系,从而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学习。自身也适当地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创造家庭学习的良好氛围。
4、加强家校联系。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但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优势。学校应加大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给家长教育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形成校——家教育阵地,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教育环境。
7. 如何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这个也是因人而异的首先要看你孩子的性格和年龄阶段。
就我作为一个新一代的青年人,从孩子到现在的经历,我觉得父母的教育和沟通方式是很重要的家长基本要做的是要给孩子树立正面的教育形象,10岁以下的孩子一般都会模仿自己的父母的特征,在大脑留下潜意识。这在青春期就会明显的表现出来。
对于接近青春期的孩子,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家长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尽量不要使用带有怀疑性的问句,或者判断句,例如:你又没做作业吧?(而应该问,你作业完成了吗?)而且对于自制力或者自尊心较强的孩子请不要过多干涉他们的学习,只可以略微引导,否则孩子会很烦躁。当然合理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适宜的室内温度也是可以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的,身体是很主要的,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晨练,这样也可以使自己有个好身体。
家长宜多鼓励孩子,而不要抱怨孩子成绩问题,要让孩子觉得家长对他有信心。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不要抱怨说:怎么考成这样,老是马虎。
或者:我早就知道……这样是不正确的,会使孩子心理造成阴影,甚至厌学,还会使孩子和家长造成隔阂甚至抵触。家长应该鼓励为主,例如说:恩,考的不错,就是有些地方你没注意。
下次肯定没问题的,对吧?语言表达是人类交流的主要渠道,合理的语言表达才能更好的沟通。家长不需要给孩子过多的爱,只要让孩子知道您是尊重他,相信他,对他充满希望的,他就会用自己的努力来证明,您是对的。
8. 家庭环境教育作文500字
有人说:母爱是慈爱,而父爱则是严爱。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更多需要的是父亲那种任由我们经历风吹雨淋,但却总在关键时刻帮助我们,在人生成长道路上教我们做人道理,在我们犯错误后严厉批评我们的父爱,而不是母亲将我们捧在手心呵护的慈爱。
记得小时候的我体弱多病,在4岁时曾一连两周发烧不退。经过母亲的再三请求,父亲答应带我去木兰山祈福,顺便去透透风,省得老闷在家里。
一路舟车劳顿,我们到了木兰山。但却又面临着另外一个难题:如果要去山上的寺庙,要走一段很长的阶梯。我站在山下,望着那数不清的阶梯,心中打起了退堂鼓。于是走到父亲面前说:“爸爸,你背着我上去。”可父亲却摇摇头,示意我自己走上去。
想到自己正在生病,可父亲却要我爬上山去,我中感到委屈、生气,于是就赌气般的向山上跑去。当时我病恹恹的,感觉全身乏力,不一会儿就累了,于是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走了。
父亲走到我面前,蹲了下来,还未开口,我就不满地对他说:“爸爸,我病了,可你却一点也不心疼我,硬要我爬山,为什么你就不肯背我上去呢?”
父亲用他的手揉了揉我的头发说:“孩子,其实爬山就像人的一生,而那一级级阶梯就像人生的一道道槛,只有跨过去了,你才有可能登上顶峰。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可能时时陪伴在你身边。所以面对困难,你应该学会坚强,学会一个人面对它,而不要光想着依赖别人。就像你现在生病,只有你自己有痊愈的信心,才有可能好转起来。所以,儿子,你要坚强起来!”
说完后,父亲将我扶了起来,拍了拍我身上的灰尘,指着山顶,示意我继续爬上去。那时我的对于父亲的话一知半解,可是他那句“儿子,你要坚强起来”却像一股暖流遍布全身,让我有了继续前进的力量。当我登上山顶,向四周环视,好像真的有一种山高我为峰的感觉。从那时起我才慢慢开始理解父亲的意思。
时至今日,父亲的那句:“儿子,你要坚强起来”一直回荡在我的耳边,正是因为这句话给予了我力量,教会了我坚强,我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
现在的我,想当着父亲的面大喊一声:“爸爸,你的儿子学会了坚强!”
成也父母,败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