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骨折病历怎么写
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里可能伴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外,其余时间里大多没有全身症状,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饮食相仿,选用多品种,富有各种营养的饮食就可以了.要注意使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慎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状明显的时候,应给予介于正常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之间所谓软饭菜,供给的食物必须少含渣滓,便于咀嚼和消化,烹调时须切碎煮软,不宜油煎,油炸.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饮食原则.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还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此阶段,食疗可用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食疗可用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
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疗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
2. 骨颈骨折表现是怎样的
1.髋部疼痛。
2.肢体功能障碍,虽不同类型而有很大差异,但都有程度不等的功能受限。无移位的线形或嵌插型骨折,伤后尚可站立或勉强行走。
特别是疲劳性骨折,尚能坚持较长时间的劳动。 3.肿胀在不同类型的股骨颈骨折中,差异很大。
关节囊内骨折,多无明显肿胀和瘀斑,有些可在腹股沟中点出现小片瘀斑。外展嵌插型骨折也无明显肿胀,股骨颈基底部骨折,多有明显肿胀,甚至可沿内收肌向下出现大片瘀血斑。
4.畸形在不同类型的股骨颈骨折中,差异很大。无移位骨折,外展嵌插型骨折和疲劳性骨折的早期,均无明显畸形。
而有移位的内收型骨折和股骨颈基底部骨折,多有明显畸形。 5.腹股沟中点部的压痛,大粗隆部的叩击痛,沿肢体纵轴的推、顶、叩击、扭旋等的疼痛和大腿滚动试验阳性,为股骨颈骨折所共有。
3. 骨折出院小结怎么写
列如:
出 院 记 录
2012-4-23 2PM
患者李璐,女,22岁,于2012-4-7 14:42:14以“摔伤骶尾部疼痛、活动受限2年。”为主诉由门诊以“尾骨陈旧骨折脱位”为诊断收住我病区,经治好转,于2004-4-23 14:42:14出院,共住院16天。
入院情况:入院时见:神志清,精神可,患者骶尾部疼痛活动受限,压痛(+),疼痛无放射。双下肢皮肤感觉正常;双下肢皮肤感觉正常;双下肢肌力正常,双下肢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双侧膝反射正常,双侧跟腱反射正常,双侧髌阵挛(-)、,双侧踝阵挛(-),双侧巴彬斯基征(-)。鞍区感觉正常,肛门反射正常。各种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尾骨陈旧骨折脱位
骨断筋伤,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尾骨陈旧骨折脱位
诊疗经过:入院后完善各项入院检查,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选择并签字同意后于2004年4月12日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尾骨切除术,术程顺利,术后病人安返病房,中西医药物治疗,刀口常规外科换药,拔除引流条,刀口一期愈合拆线,指导其适当行功能锻炼。
出院诊断:中医诊断:尾骨陈旧骨折脱位
骨断筋伤,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尾骨陈旧骨折脱位
出院情况:现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各症状均较术前明显减轻。刀口一期愈合拆线,无红肿、渗出。
出院医嘱:
1、继续卧床1周。
2、继续适当行功能锻炼。
3、定期每月门诊复查,不适随诊。
出院带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