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仁爱故事作文200字怎么写
故事一: 子路救了一个小孩,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
子路收下了,有人说子路做好事要回报,不君子 但孔子表扬他,说:这样以后会有更多的人做好事 故事二: 春秋时代,鲁国有这样一条法规:凡是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旅行,看到有鲁国人沦为奴隶,可以自己垫钱把他先赎回来,待回鲁国后到官府去报销。官府用国库的钱支付赎金,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孔子有个学生子贡到国外去,恰好碰到有一个鲁国人在那里做奴隶,就掏钱赎回了他。回国以后子贡没有张扬,也没有到官府去报销所垫付的赎金。
那个被赎回的人把情况讲给众人,人们都称赞子贡仗义,人格高尚。 一时间,街头巷尾都把这件事当作美谈。
孔子知道后,不仅没有表扬子贡,还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责怪他犯了一个有违社会大道的错误,是只为小义而不顾大道。 孔子指出,由于子贡没有到官府去报销赎金而被人们称赞为品格高尚,那么,其他的人到国外看到鲁国人沦为奴隶,就要对是否垫钱把他赎回来产生犹豫。
因为垫钱把他赎回来再去官府报销领奖,人们就会说自己不仗义,不高尚;不去官府报销,自己的损失谁来补?于是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好假装没看见。从客观上讲,子贡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在外国做奴隶的鲁国人被赎买回来。
2. 小学生分享“仁”的故事怎么写
分享“仁”的故事‘仁’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万世之师孔子提出来的。
那么,‘仁’究竟是什么呢?一天,孔子的学生樊迟问老师,‘什么是仁’,老师淡淡地回答他两个字,‘爱人’,真真爱他人就是仁。 由此我想到少儿幸福成长宣言,宣言里说的要感恩,珍惜身边人,身边事,要分享,分享的人越多,快乐也越多,要做别人的开心果,要奉献,帮助别人等,其实这里就有仁爱的思想。
我觉得我周围每天都能分享到‘仁’的故事,‘仁’的快乐。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都是‘仁’的表现。
回想起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舟曲县泥石流降临时,我们全校同学与全国小朋友一样,心急如焚,踊跃参加募捐,用我们稚嫩小手为祖国母亲解难,这难道不是‘仁’的表现吗?我想,一个有仁爱的人,一定是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快乐的人。
3. 小学生分享“仁”的故事怎么写
分享“仁”的故事
'仁'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万世之师孔子提出来的。那么,‘仁’究竟是什么呢?一天,孔子的学生樊迟问老师,‘什么是仁’,老师淡淡地回答他两个字,‘爱人’,真真爱他人就是仁。
由此我想到少儿幸福成长宣言,宣言里说的要感恩,珍惜身边人,身边事,要分享,分享的人越多,快乐也越多,要做别人的开心果,要奉献,帮助别人等,其实这里就有仁爱的思想。
我觉得我周围每天都能分享到‘仁’的故事,‘仁’的快乐。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都是‘仁’的表现。回想起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舟曲县泥石流降临时,我们全校同学与全国小朋友一样,心急如焚,踊跃参加募捐,用我们稚嫩小手为祖国母亲解难,这难道不是‘仁’的表现吗?我想,一个有仁爱的人,一定是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快乐的人。
4. 怎么写仁爱典型事例
1、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2、孔子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 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5. 有什么关于“仁爱”的小故事
《生活是重要的》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甘泉,常会出现奇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
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颠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口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请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请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请求他帮助我,教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手术费》
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傍晚时,他感到疲惫万分,饥饿难挨,而他推销的却很不顺利,以至于他有些绝望。这时,他十分饿,他敲开一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杯水。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她却给了他一杯浓浓的热牛奶,令男孩感激万分。许多年后,男孩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曾给他恩惠的女子,因为病情严重,当地的大夫都束手无策,便被转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医院。外科大夫为妇女做完手术后,惊喜地发现那位妇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饥寒交迫时,热情地给过他帮助的年轻女子,当年正是那杯热奶使他又鼓足了信心,完成了学业。那位妇女想这次费用一定很贵,当她鼓起勇气看时惊喜地发现:手术费单上有一行字:手术费—一杯牛奶。
《小孩的心》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
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依赖了!”
于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 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
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
《感恩生活》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6. 仁爱的事例,急
原发布者:**亚
关于仁爱的例子【篇一:关于仁爱的例子】关于仁爱的故事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仁爱的故事》。作者是刘刚。这本书是有许多个小故事组成的。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雷锋出差”。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次,雷锋出差到外地,在火车上帮列车员扫地,倒开水、帮助下车的旅客搬拿东西。转车时,他刚一出站口,看见一群人…当他正年幼时,她却老了,她知道自己深爱他;当他步入老年时,她却正走向年轻,她已不知道自己深爱过他。在时间与空间的怪圈中,他和她用自己的方式相爱着。一个离奇的人生,一段感人的爱情,你不得不看。时尼的肖像------梶尾真治昭和二十二年,我出生了。…仁爱待人的故事宰相肚里能撑船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仁爱那些事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社会秩序的和谐,人与人的交往,都离不开礼仪规范,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为关键的探索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自我的心理素质,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说仁爱话、做仁爱事、行仁爱礼的好…讨论:关于仁义的思考——大仁即大爱,对更多的人好故事一:子路救了一个小孩,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有人说子路做好事要回报,不君子但孔子表
7. 关于仁爱的故事
我一想起这件事就后悔 往事如烟仿雾,大多已随风而逝,然而在我封存的记忆中有这么一件事,想起它,我就觉得很后悔。 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放学时,总能看见许多小朋友都围着小卖部买零食吃。回家后,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本以为一向疼我的妈妈会答应最让我难忘的名言 小时候,我就听爸爸对我说:胜不骄,败不馁这句名言但我真曾懂得它的含义,还是在那次选举小队失败后 那天班会课上进行小对干部选举,老师让同学们拿出一张纸选出来留个支持的队员。同学们在纸上沙沙的写着,不一会儿就选好了。开始唱瞟了奶奶进了腰鼓队 谁说现在农民住进了商品房老年人都闷得慌,谁说现在的老年人不是在打麻将,就是闲着晒太阳。我奶奶就是与众不同的人。 一天,小区门卫前挂着一快黑板,上面写着经小区干部讨论决定,我们小区将建立一个老年腰鼓队几个字,奶奶知道这件事后高
星期日下午,妈妈带我去参加了“走进四川布托”的公益活动。
来到现场,只见一位漂亮的志愿者走上讲台,深情地讲解着一幅幅贫困山区的图片。“这一路上大雪纷飞,所以车开不快。到了四川布托,村民们热情地招待我们。我发现村民们平时的主食就是把火烧起来,土豆放在上面烤。许多人家里,连一粒大米也没有!可是我们吃上大米是很平常的事。我看见零下七度的气温下,许多孩子都是穿着薄薄的两件衣服,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孩子们连教师室都没有,都坐在墙角上课!当地人从不洗脸不洗手,当志愿者来到这里时,用了整整五盆水才把一对孤儿的脸洗干净!”听到这里我心想:中国居然还有这么贫穷落后的地方,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呀,想想我们城里的小孩的幸福生活环境,是不是要多一份珍惜啊!后来我们许多来到现场的孩子和妈妈们把带来的衣物、被子、文具以及我们的一片爱心和关心都捐给了准备去布托的志愿者,我仿佛看到了布托的孩子拿到书包、衣物后美丽的笑脸!
从现场出来后,我那忍不住的泪水,终于划过了眼角……
8. 关于仁爱的事例
白居易体恤民情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同情人民,他在皇帝面前做谏官时,就屡次上书,请求革除弊政,写了大量讽谕诗揭露官僚势力残害人民的罪行。
他写诗力求让人民群众看懂,相传他每写好一首诗,都要读给不识字的老妈妈听,听得懂的,方才拿出去。他在地方做官时,每到一处,都要力争多做些对人民有益的事。
在杭州做刺史时,他修筑湖堤(现在的西湖白堤),利用湖水灌溉土地。在苏州,兴修水利,也受到苏州人民的爱戴。
在做忠州刺史时,他搞了许多利民的改革,号召开荒生产;改进税收办法,增加豪富的税款,减轻贫苦农民负担;尽量节省开支,减轻老百姓的支出。他亲自带头种树,绿化荒山。
他主持群众聚会,席地而坐与民同乐。有些官员说什么:“‘贵’、‘贱’杂处,不成体统。”
白居易对这种议论毫不理睬。后来忠州人为了纪念这位爱民的好官,为他建了“白公祠”。
9. 有关于仁的小故事
1、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2、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3、蒋琬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
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
4、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5、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6、仁义胡同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
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