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仙鹤的汉语拼音
仙鹤的汉copy语拼音是xiān hè,汉语词汇,神话传说中仙人骑乘和饲养的鹤。
也是一个鸟名,也叫白鹤;鹤的行止飘逸,有如神仙,故称为仙鹤。或称为仙禽;丹顶鹤的别名。
类同丹顶鹤。例句:仙鹤是我们的朋友,保护仙鹤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扩展资料:形容仙鹤的成语有:风声鹤唳、鹤立鸡群等。1、风声鹤唳拼音是fēng shēng hè lì,意思是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意思是秦军失败后,听到风声,听到鹤叫,都以为是晋朝的军队赶来了。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战争等。例句:敌军被围困在山顶上,一百有风吹草动,就感到风声鹤唳,乱作一团。
2、鹤立鸡群拼音是hè lì jī qún,意思是指比喻仪表或才能在人群里很突出。出处:晋度·戴逵《竹林七贤论》。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例句:他在那所普通高中表现优秀,像是鹤立鸡群,很多老师都高度赞赏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仙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声鹤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鹤立鸡群。
2. 宜,鹤,嫌,朱,嵌,框,匣,哨,恩,韵的拼音怎么写
1、宜拼音:[yí]
[释义] 1.合适。 2.应当(今多用于否定式)。 3.当然;无怪。 4.姓。
2、鹤拼音:[hè]
[释义] 鸟,头小颈长,嘴长而直,脚细长,后趾小,高于前三趾,羽毛白色或灰色,群居或双栖,常在河边或沼泽地带捕食鱼和昆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丹顶鹤、白鹤、灰鹤等。
3、嫌拼音:[xián]
[释义] 1.嫌疑。 2.嫌怨。 3.厌恶;不满意。
4、朱拼音: [zhū] [shú]
[释义] [zhū]:1.红色。 2.矿物名。 3.姓。 [shú]:〔~提(shí)〕古地名。汉武帝 时置县,治所在今 云南省 昭通县 境。后立为郡。
5、嵌拼音:[qiàn] [kàn]
[释义] [qiàn]:把较小的东西卡进较大东西上面的凹处(多指美术品的装饰)。 [kàn]:同“崁”。
6、框拼音:[kuàng]
[释义] 1.嵌在墙上为安装门窗用的架子。2.(~儿) 镶在器物周围起约束、支撑或保护作用的东西。 3.(旧读kuāng)4.框框。 5.在文字、图片的周围加上线条。 6.约束;限制。
7、匣拼音:[xiá] [释义] 收藏东西的器具,通常指小型的,盖可以开合。
8、哨拼音:[shào] [释义] 1.侦察;巡逻。 2.为警戒、侦察等任务而设的岗位。 3.支;队(用于军队)。 4.姓。5.(鸟)叫闲(含贬义)。6.说话;闲谈(含贬义)。 7.哨子。
9、恩拼音:[ēn]
[释义] 1.恩惠。 2.(Ēn)姓。
10、韵拼音:[yùn]
[释义] 1.好听的声音。 2.韵母。 3.情趣。 4.姓。
3. 宜,鹤,嫌,朱,嵌,框,匣,哨,恩,韵、的组词和拼音
一、宜yí:便宜、不宜、适宜、权宜、宜人、失宜、时宜、机宜、事宜、得宜、合宜。
二、鹤hè:仙鹤、灰鹤、白鹤、鹤峤、鹤鸡、鹤膝、鹤林、鹤禄、宠鹤、鹤蜕、鹤袍。
三、嫌xián:嫌疑、嫌恶、避嫌、嫌憎、猜嫌、嫌弃、嫌怨、讨嫌、嫌犯、宿嫌、挟嫌
四、朱zhū、shú:朱红、朱楼、朱墨、朱笔、朱鸟、朱漆、朱雀、银朱、朱文、朱门、朱槿。
五、嵌qiàn、kàn:镶嵌、装嵌、嶔嵌、商嵌、厢嵌、相嵌、嵌缝、嵌合、山嵌、崭嵌、嵌套。
六、框kuàng:门框、镜框、框子、框图、框架、边框、框框、木框、眼框、框外、窗框。
七、匣xiá:匣子、镜匣、暗匣、匣枪、函匣、册匣、石匣、匙匣、砚匣、钿匣、文匣。
八、哨shào:口哨、花哨、哨兵、呼哨、暗哨、哨位、摸哨、查哨、瞭哨、巡哨、放哨。
九、恩ēn:恩情、恩师、感恩、恩人、恩泽、恩惠、恩赐、恩怨、恩爱、沐恩、恩准。
十、韵yùn:音韵、韵味、风韵、丰韵、词韵、韵母、次韵、余韵、叠韵、韵致、韵目。
扩展资料
一、宜组词
遗宜[yí yí]
失当;不适宜。
二、鹤组词
灰鹤[huī hè]
鹤的一种,身体羽毛灰色,颈下黑色,头顶有红色斑点,脚黑色。生活在芦苇丛中或河岸等地,吃植物的浆果和昆虫等。
三、嫌组词
避嫌[bì xián]
为防止他人怀疑而对某个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
四、朱组词
朱楼[zhū lóu]
谓富丽华美的楼阁。
五、嵌组词
镶嵌[xiāng qiàn]
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六、框组词
镜框[jìng kuàng]
在用木头、石膏、塑料等做成的框子中镶上玻璃而制成的东西,用来装相片或字画等。
七、匣组词
镜匣[jìng xiá]
盛梳妆用品的匣子,其中装有可以支起来的镜子。
八、哨组词
哨兵[shào bīng]
执行警戒任务的士兵的统称。
九、恩组词
恩情[ēn qíng]
深厚的情义;恩惠。
十、韵组词
押韵[yā yùn]
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4. 鹳鸟怎么发音
guàn niǎo。
鹳鸟是一种形似鹤,亦如鹭,高约四尺,羽色灰白,嘴赤而长,足长而红,爪小尾短,羽毛伴有黑白色,常以松树为巢的鸟。 为按季候迁居之鸟,以鱼蛙昆虫为食,有鹳雀或冠雀之名。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鹳性安详而机警,常漫游在池塘、沼泽与滩涂,啄食鱼、虾、蚌和螺等。休息时常一脚站立,也栖息在山间林地的树干上,飞行迟缓。
鹳具迁徙习性,每年8~11月份,离开欧洲或亚洲北部,飞往非洲或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越冬,在越冬地长达150天左右。 鹳白天分散觅食,集群过夜,待第2年3~4月份陆续迁徙回归,进入繁殖期。
白鹳在海堤岩石上或大树上营巢,甚至在住房的屋顶上筑巢。 4~5月份进入产卵期,每窝2~5枚卵,由亲鸟共同孵化,32天后雏鸟出壳。
育雏期55~63天,雏鸟羽毛完全丰满,过2~3周即可独立生活。在人工饲养条件白鹳寿命8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鹳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