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枪弹的介绍
枪弹是枪械在战斗中用来攻击或防御,致使目标直接遭受损害的弹药,也是各类武器中应用最广、消耗最多的一种弹药。 现代军用枪弹主要用来杀伤有生目标,也可用来摧毁轻型装甲车辆、低空飞机、军事设施等目标。为了使部队所装备的各种枪械能对不同的目标进行射击,就需要大量各种不同用途的枪弹,所以枪弹的生产和补给在战争中是很重要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枪弹的进步。由于在现代战争中各种枪械仍然是其他武器难以替代的装备之一,枪弹的作用也就不容忽视。
2. 枪弹是怎么发射的
枪弹是从枪膛内发射的弹药。主要对付人员及薄装甲目标,结构与定装式炮弹类似。普通枪弹弹头多是实心的。穿甲燃烧弹弹头除有穿甲钢心外,还装填少量燃烧剂,藉助高速撞击压缩而引燃。
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无壳弹,它的发射药压成药柱形状,再与底火、弹头粘成一个整体。由于去掉了金属弹壳,弹长变短,可提高射速和点射精度,并减轻了弹药重量,提高了单兵携弹量,射击后无需退壳,有利于武器性能的提高。
自推式弹药本身带有推进系统的弹药,包括火箭弹、导弹、鱼雷等。这类弹药靠自身发动机推进,以一定初始射角从发射装置射出后,不断加速至一定速度后才进入惯性自由飞行阶段。由于发射时过载低、发射装置对弹药的限制因素少,使自推式弹药具有各种结构形式,易于实现制导,具有广泛的战略战术用途。
3. 枪弹怎样被击发
弹壳里头有火药的
无论是什么样式和形状的子弹,它都是由弹丸,药筒(弹壳),发射药和火帽(底火)四个部分构成的。对于子弹来说,无论是用于什么用途,国际上通用的发射药都大多为无烟火药:无烟火药可分为(单基,双基,三基)(其主要成分为硝化棉),枪械多用单基药。对于不同的枪械用弹有不同的要求。如:手枪多采用多孔速燃单基药。步枪为表面采用加光并钝化的单孔颗粒单基药。
底火是由:传火孔,发火砧及击发剂组成。其作用是击发时产生火焰,迅速而确实的点燃发射药。击发时,击发剂受击针与发火砧的冲击而发火,火焰通过传火孔点燃发射药。
当发射时,击针激发火帽(底火)。底火迅速燃烧引燃药筒(弹壳)内的发射药,发射药产生瞬燃,同时产生高温和高压,将弹丸(弹头)从药筒内挤出,这时的弹丸在发射药产生的高压的推动下,向前移动,受到膛线的挤压,产生旋转,最终被推出弹膛。
一般子弹由弹丸、药筒、发射药、火帽四部分组成。弹丸用来依靠快速飞行侵彻目标,药筒用来
保护发射药及密闭火药气体,而发射药是通过燃烧赋予弹丸较高初速,火帽用来击发.但这只是指普通子弹,其它特种弹、检测用枪弹及辅助用枪弹又有不同,成份量也会因子弹的不同而不同。
有句话说的好,“有升起的时候也必将有回落的一刻。”如果您朝天开枪,子弹最多将能向上飞行1.5公里(取决于发射角和枪支的性能)。到达最高点之后,子弹就会开始下落。虽然空气阻力在一定程度限制子弹的飞行速度,但是由于子弹的外形是应用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因此下落的速度还是非常致命的(如果碰巧落到某个人身上)。在乡村地区,下落子弹击中人的概率是很低的,因为那里的人口密度低。而在拥挤的城市,下落子弹击中人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而且经常会有人死于流弹的伤害。所以多数大城市中都有相关法律禁止人们在庆祝时朝天开枪。
如果你还不明白子弹为什么会被打出去的话,请看下面:
以前的炮都见过吧,是通过装黑火药后再扔个炮弹进去,然后把黑火药点燃,炮弹就被黑火药“炸出去了”
其实子弹也是这个原理。
4. 我军现役枪弹是怎样的
我军现役的枪弹有许多种
手枪弹有5.8毫米(92式5.8毫米手枪),7.62毫米(五四式和六四式还有77式)和9毫米的(92式9毫米手枪)
突击步枪弹又7.62毫米(以前的56式突击步枪和81式突击步枪还有81式班用机枪)和5.8毫米的(95式突击步枪和95式班用机枪)
机枪弹有5.8毫米(88是通用机枪),7.62(这个记不住了)毫米和12.7毫米(85式重机枪)
狙击步枪弹(我军没有专门的狙击枪弹,狙击枪用的是从机枪弹中挑出来的)有5.8毫米(88式狙击步枪)7.62毫米(79/85式狙击步枪)和12.7毫米(不清楚目前是否装备了12.7的大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