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家是山东的 籍贯填什么
籍贯填山东省。
一、什么是籍贯?
参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二、籍贯的填写
填写籍贯时,具体到县(市)即可,不需要更细化省/自治区/直辖市 + 区/县,一般格式为: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县/县级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
扩展资料:
“户籍”和“籍贯”有什么区别应该怎么填写?
问题示例:某考生小王此前户口在四川,出生地是湖北,祖籍(曾祖父辈及以上)是湖南,如今由于来京上学而将户口从四川迁到了北京,那他的籍贯和户籍所在地如何填写?
籍贯是指祖居地(祖籍地)或原来籍贯。
户籍所在地是指我国居民户口簿登记所在地,一般是指出生时其父母户口登记地方,通常是家庭户口簿上的户口所在地。但由于搬迁、上学、工作等原因,本人户口会迁移到单位、学校等,这时户籍所在地就发生了变更。如某考生出生在西安,后来因为考上了南京某大学,并且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那么他的户籍所在地就变成了南京。
上述问题示例中,考生小王他的籍贯准确说是湖南,而户籍所在地应该是北京。我们经常说“四川人”、“广东人”、“江西人”,这里说的就是籍贯,而不是说户籍。
参考资料:籍贯_搜狗百科
2. 籍贯写的是山东省胶县 我想知道是哪里
胶县一般指胶州。胶州市,地处山东半岛西南部,胶州湾西北岸。位于北纬36°00′~36°30′,东经119°37′~120°12′。东西横距51公里,南北纵距54.3公里,总面积13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119公顷。
东邻青岛市城阳区、即墨市,西靠高密市、诸城市,南接黄岛区,北连平度市。边境长度343.4公里。境内胶济(青岛—济南)、胶黄(胶州—黄岛)、胶新(胶州—新沂)、胶济电气化4条铁路,青银(青岛—银川)、青兰(青岛—兰州)、沈海(沈阳—海口)、环胶州湾高速公路、204国道及连接青岛主城区海湾大桥连接线,纵横交错,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还有机场、渔港码头各1处。市区至青岛港、黄岛前湾港分别为40分钟和30分钟车程,距青岛流亭国际机场为30分钟车程,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胶州境地,夏、商为莱夷之域。
周初,东有莒、西有介,莒南迁后为计。
秦,置黔陬县。
隋,以胶水取名立胶西县。
唐,设板桥镇。
宋,复立胶西县。
公元1227年(元太祖二十二年)置胶州(州治设在胶西县城),领胶西、高密、即墨三县。
1369年(明洪武二年)撤胶西县改为胶州。
1376年(明洪武九年),属于山东布政使司莱州府。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胶州塔埠头以南沿海的45个村庄被划入胶澳租界。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升为山东省直隶州。
1913年(民国2年)裁胶州为胶县,属胶东道管辖。1
925年属莱胶道,1928年直隶于省。
1938年(民国27年)胶县沦为日占区,属鲁东道尹公署。
1987年2月12日,建立胶州市(县级),以原胶县的行政区域为胶州市的行政区域。属青岛市代管。
胶州地域范围宋初形成,元、明、清三代基本稳定。1944年,陆地面积为2612.5平方公里,辖1508个村庄。
1945—1947年,先后设立诸胶县(今胶南县)、胶高县、胶河县,划出了大部分村庄,总面积减少到517平方公里,辖420个村庄。
1949年和1953年,分别撤销胶高县和胶河县之后,形成现在胶州市的规模。
参考资料来源:胶州市情网-市情综述
3. 籍贯怎么填
上海 籍贯[jí guàn] :是祖居地或原籍,指祖辈居住地或个人的出生地。
祖籍地是一个家族族群认定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位祖先的出生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一些已经离开了祖先的出生地或已经离开了家乡的人,他们的后代,仍然追溯祖先的出生地或祖先的家乡(即祖籍)来作为自己籍贯。
原籍指的是某人迁徙到某地前的某人原来的籍贯。户籍地并不一定是这个人的祖籍地或籍贯地 籍贯一般从父,个别从母系的;从祖籍,祖籍是指祖辈的长久居住地,按地域划分 拓展资料: 参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举个例子,张三此前户口在四川,出生地是湖北,祖籍(曾祖父辈及以上)是湖南,如今户口从四川迁到了北京。他的籍贯准确说是湖南。
经常使用的 XXX 人,其中的 XXX 指的就是某人的籍贯,而不是户籍地,比如“湖南人”,指的就是某人的籍贯地是湖南,是湖南的人,而不是说某人的户籍地是湖南。 填写籍贯时,具体到县(市)即可,不需要更细化省/自治区/直辖市 + 区/县 。
如重庆市黔江区正阳街道200号 只需填写为:重庆黔江。
4. 籍贯是什么意思怎么填
基本含义籍贯,是祖居地或原籍。
详细指的是祖籍地,是一个家族族群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位祖先的长久居住地 ,详细指的是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一些已经离开了祖先的出生地或已经离开了家乡的人,他们的后代,仍然追溯祖先的出生地或祖先的家乡(即祖籍)来作为自己籍贯。
原籍指的是某人迁徙到某地前的某人原先的籍贯。户籍地并不一定是这个人的祖籍地或籍贯地,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某些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建设的新地方和近代才有很快发展的地方,大量的人的籍贯地不是户籍地,这些人一般都是改革开放后或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按照当时国家的分配从外地迁移或近代时才移民到新地方的。
按几千年来的中国的传统的说法,籍贯是祖籍地的一种表述,这是户籍与籍贯不同的地方。籍贯一般从父系,个别从母系的;从祖籍,祖籍是指祖辈的长久居住地,按地域划分。
籍贯填写一般以某人的太祖父(或高祖父或曾祖父)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 或太祖母(或高祖母或曾祖母)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 或外太祖父(或外高祖父或外曾祖父)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或外太祖母(或外高祖母或外曾祖母)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祖父的出生地这另一说,是1999年全国范围内重新填写新版《干部履历表》时,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的“填写说明”里产生的一个意思。
一般区域:省/自治区/直辖市/ 香港特区/澳门特区/ + 县/县级市/县/区+ 乡镇/街道 + 村/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