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翚“字怎么发音
翚
(翬)
huī
飞翔。
古书上指有五彩羽毛的雉。
笔画数:12;
部首:羽;
笔顺编号:541541451512
详细解释:
翚
翬
huī
【动】
振翅疾飞〖fly〗
翚,大飞也。——《说文》
翚,习也。——《方言》
若夫游鹬高翚,绝翚逾斥。——《文选·张衡·西京赋》
舞动。通“挥”〖wave〗
翚终葵,扬关斧。——《后汉书·马融传》
翚
翬
huī
【名】
锦鸡〖goldenpheasant〗
伊、洛而南,素质、五采皆备成章曰翚。——《尔雅》。郭璞注:翚亦雉属。言其毛色光鲜。
2. 翚这个字拼音怎么打
翚huī
翚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羽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2
五笔86:NPLJ 五笔98:NPLJ 仓颉:SMBKQ
笔顺编号:541541451512 四角号码:1750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FDA
基本字义
1. 飞翔。
2. 古书上指有五彩羽毛的雉。
详细字义
〈动〉
1. 振翅疾飞 [fly]
翚,大飞也。——《说文》
翚,习也。——《方言》
若夫游鹬高翚,绝翚逾斥。——《文选·张衡·西京赋》
2. 舞动。通“挥” [wave]
翚终葵,扬关斧。——《后汉书·马融传》
3. 叙述文怎么写
写好一篇作文的要诀 (一)主题: 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给予他人一定的启示性,说出一定的人生道理。
(二)内容: 1.必须是独特性的,不可以“人云亦云”,更不可以抄袭“模范作文”。 2.必须有具体实例的描写。
(三)文采: 1.有匠心独具的比喻。 2.创造不落俗套的形容词。
3.尽量多用成语。 题 目: 可以自由选择你所认识的任何人而进行撰写,包括亲戚、家人、朋友、邻居、同学、教师、长辈、异性朋友,等等。
内容必须包括以下项目: 其一:外貌的观察 人物素描的要诀在于抓住特征。 作者可以对所要描写的对象进行“静态的观察”,之后,抓住他形体或者是脸庞上的特征,用以下的手法进行描写: 1.写实手法 例一:他眸子狭长,脸上所架的那副方框眼镜使他看起来极具书卷气。
例二:她有一张菱形的嘴,微笑时,有一种令人倾倒的风采。 2.比喻手法 例一:他很高,像一株耸天而立的椰子树。
例二:他的肚子很圆,像一个。
4. 文言文《鸟说》怎么翻译
【原文】 养鸟① 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鸟之有道耳。
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②,为鸟国鸟家。 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③在被,听一片啁啾④,如《云门》、《 咸池》⑤之奏;及披衣而起,颒面⑥漱口啜茗⑦,见其扬翚振彩⑧, 倏往倏来⑨,目不暇给⑩,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11)。
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12),江汉为池,各适其天( 13),斯为大快。比之盆鱼笼鸟,其巨细仁何如也(14)! 【字词注释】 ①选自《板桥家书》,作者郑燮。
②扶疏茂密: 枝叶茂盛纷披的样子。③展转:来回转动。
④啁(zh#u)啾( ji&):鸟叫声。⑤《云门》、《咸池》:古代乐舞名, 相传是黄帝和唐尧之舞。
⑥颒(hu@)面:洗脸。⑦啜(chu^ )茗(m0n):喝茶。
⑧扬翚(hu9)振彩: 张开五彩缤纷的翅膀飞翔。⑨倏:极快地,忽然。
⑩目不暇给(j! ):眼睛看不过来了。(11)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 意思是本来就不是一笼一鸟的乐趣可比。
(12)囿(y#u): 园林。(13)各适其天:意思是各自顺着它们的天性自由地生活。
(14)其巨细仁何如也:意思是这样空间的大小, 用心的仁慈或残忍,相差多么远啊! 【诗文翻译】 上文所说不应该把鸟关在笼子里养,可是我从来不曾不喜欢过鸟, 只是养鸟有养鸟的方法罢了。只想养鸟,不如多种些树木, 让树围绕着房屋多达几百棵,枝叶茂盛,纷披拂动,成为鸟的乐园。
每天早晨,从睡梦中刚刚醒来,还在被褥里翻来覆去时, 就可以听到一片鸟叫声,就好像听到《云门》、《咸池》 等乐曲的演奏声;等到起身穿好衣服,洗脸漱口,品味清茶时, 看到它们张开五彩缤纷的翅膀飞翔,一下子飞来又一下子飞去, 连眼睛也看不过来, 享受到的这种乐趣本来就不是一笼一鸟的乐趣可以相比。 大概人生的乐趣,就是把天地当做园林,把江河当做水池, 各自顺着自己的天性自由地生活, 享受到这种情景才算是最大的快乐,比起那盆中养鱼, 笼中囚鸟来说,这样空间的大小,用心的仁慈或残忍, 相差多么远啊! 上文所说不应该把鸟关在笼子里养,可是我从来不曾不喜欢过鸟, 只是养鸟有养鸟的方法罢了。
只想养鸟,不如多种些树木, 让树围绕着房屋多达几百棵,枝叶茂盛,纷披拂动,成为鸟的乐园。 每天早晨,从睡梦中刚刚醒来,还在被褥里翻来覆去时, 就可以听到一片鸟叫声,就好像听到《云门》、《咸池》 等乐曲的演奏声;等到起身穿好衣服,洗脸漱口,品味清茶时, 看到它们张开五彩缤纷的翅膀飞翔,一下子飞来又一下子飞去, 连眼睛也看不过来, 享受到的这种乐趣本来就不是一笼一鸟的乐趣可以相比。
大概人生的乐趣,就是把天地当做园林,把江河当做水池, 各自顺着自己的天性自由地生活, 享受到这种情景才算是最大的快乐,比起那盆中养鱼, 笼中囚鸟来说,这样空间的大小,用心的仁慈或残忍, 相差多么远啊! 翻译:我读书的房屋,它旁边有桂树一棵。 桂树上有一天有关关叫的声音,便看它,是两只鸟在枝干之间做巢, 离地不 到五六尺,人的手可以碰到它。
巢像小杯子一样大小, 精密完整而牢固,用细草缠结而成。鸟是一雌一雄, 小的不能满一捧, 毛色明亮而洁净,美好洁白可爱,不知它们是什么鸟。
雏鸟将要出(壳)了,雌鸟用翅膀盖着它,雄鸟去捕食。 每次得到食物,就栖息在屋上,不马上下来。
(房屋的)主人 玩笑地用手摇它的巢,(它们)就向下看着鸣叫,轻摇它轻叫, 重摇它就大叫,手拿下来,鸣叫就停。 (后来有)一天,我从外面来,见(鸟)巢掉在地上, 找两只鸟和鸟卵,没有了。
问它们(的去向),是某人(屋主) 的童仆抓走了。 唉!因为这鸟的羽毛洁白而且鸣叫声音好听, 为什么不到深山居住在茂密的树林栖息呢,托付身体不是(合适的) 地方, 才被奴仆屈辱而死。
那(人)世上的路(就)很宽吗?! 感:怜惜洁白美好的小鸟,悲叹其命运多舛。先是被摇巢戏谑, 后被捕捉丧命。
自觉高洁,感同身受,便发出同病相怜 的哀叹。叹世间:人间正道是沧桑!正如老子所说: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补有余。
5. 简历中的籍贯要怎么写
写XX省XX县即可
籍贯,又名祖居地或原籍,籍贯一般从父,个别从母系的,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原籍地是原来的籍贯。
参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填写籍贯时,具体到县(市)即可,不需要更细化省/自治区/直辖市 + 区/县。
扩展资料:
籍贯,是祖居地或原籍。 详细指的是祖籍地,是一个家族族群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位祖先的长久居住地 ,详细指的是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
一些已经离开了祖先的出生地或已经离开了家乡的人,他们的后代,仍然追溯祖先的出生地或祖先的家乡(即祖籍)来作为自己籍贯。
原籍指的是某人迁徙到某地前的某人原先的籍贯。
户籍地并不一定是这个人的祖籍地或籍贯地,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某些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建设的新地方和近代才有很快发展的地方,大量的人的籍贯地不是户籍地,这些人一般都是改革开放后或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按照当时国家的分配从外地迁移或近代时才移民到新地方的。
按几千年来的中国的传统的说法,籍贯是祖籍地的一种表述,这是户籍与籍贯不同的地方。
籍贯一般从父系,个别从母系的;从祖籍,祖籍是指祖辈的长久居住地,按地域划分。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籍贯
6. 八股文怎么写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又叫制艺、制义、时艺、时文(相对于古文而言)、八比文等。它要求文章必须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总共包括八股,所以称八股文。“股”或“比”,都是对偶的意思。
八股文滥觞于北宋。王安石变法,认为唐代以诗赋取士,浮华不切实用,于是并多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文体并无规格,不一定要求对仗排偶。但有的考生不自觉地运用排比笔法,写成与八股文类似的文章。元代科举考试,基本沿袭宋代。明代洪武元年(1368),诏开科举,对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要求。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八股文更为兴盛,并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此后,一直沿用下来,直到戊戌变法后,才随着科举考试的停止而废除。
八股文的基本特点,大致为以下几方面:1.题目一律用《五经》、《四书》中的原文。2.内容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3.体裁结构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部分组成。
八股文的字数也有限定。明初制度:乡试、会试,用《五经》义一道,500字。《四书》义一道,300字。清康熙时要求550字,乾隆以后一律以700字为准。书写亦有格式。
明清两代,八股文是几乎所有官私学校的必修课。从童试到乡试、会试都要用它。不会写八股文,就无法通过科举考试,就难以做官。而八股文的惟一用途,即在于应付科举,此外毫无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