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盈字的笔顺怎么写
“盈”字的笔顺是:
基本释义
1.充满:~满。~溢。充~。沸反~天。
2.多余:~余。~亏。~利。
详细释义
〈动〉
(会意。从皿。《说文》:“满器也。”)
同本义
盈,满器也。——《说文》
盈莫不有也。——《墨子经》
盈,满也。——《广雅》
不盈。——《易·坎》。虞注:“溢也。”
乐主其盈。——《礼记·祭义》。注:“盈,犹满也。”
大庖不盈。——《诗·小雅·车攻》
滦水阔不盈丈,而中甚深。——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又如:盈盈(充盈、充积的样子);车马盈门;充盈(充满);盈抱(满杯);盈科(水多满坑坎);盈衍(充斥;充满);盈庭(亦作盈廷。充满朝廷);盈衿(满胸;满杯);盈塞(充满;填塞);盈漫(充积散乱)
自满;满足
穷涯而反,盈量知归。——南朝梁· 任昉《王文宪》序
又如:盈厌(满足);盈量(达到所能容纳或经受的最大限度);盈数(指十、百、千、万等整数)
溢出
水流而不盈。——《易·坎》
长,增加
进退盈缩变化。——《战国策·秦策三》
盈缩卷舒,与时变化。——《淮南子·俶真》
冬夏积水,亦时有盈耗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又如:盈耗(增减)
超过
丹蛇逾百尺,玄蜂盈十围。——南朝宋· 鲍照《苦热行》
〈形〉
丰满,匀称好看
貌丰盈以壮姝兮,苞温润之玉颜。——《文选·宋玉·神女赋》
又如:盈肥(丰满肥腴);盈容(容色庄重)
圆满,无残缺
三月而盈。——《礼记·礼运》。疏:“谓月光圆满。”
又如:盈月(满月圆月);盈冲(盈满与虚空);盈昃(日月圆满或亏缺)
有余、多余、多出来,余出。通“赢”
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九章算术·盈》
又如:盈积(结余);盈虚(有余与不足);盈绌(有余与不足);盈羡(充足有余;盈余);盈味(余味)
盛,旺盛
披竭我盈,故克之(盈,指士气旺盛)。——《左传·庄公十年》
又如:盈虚消息(古人认为,时运循环,生灭不已,可由盛而衰,也可由衰而盛)
丰足 。
如:盈裕(充裕);盈禄(丰厚的俸禄);盈饶(充足,富足)
众多 。
如:盈多(众多);盈千累万(形容为数众多)
2. 散字的笔顺怎么写
笔顺读写:横、竖、竖、横、竖、横折钩、横、横、撇、横、撇、捺。
部外笔画:8;总笔画:12;繁体部首:攴
1、散开[ sàn kāi ]
分散便餐吃完以后,老李一家就散开,各自消遣去了。
2、驱散[ qū sàn ]
赶跑;驱逐。
3、零散[ líng san ]
零落分散。
4、扩散 [ kuò sàn ]
向外扩展分散。
5、飞散 [ fēi sàn ]
飘飞四散。
字词解释:
散,汉字,意思是单个;解雇;分开,由聚集而分离;中医称药末;排遣等。
形容词解释:
1、逍遥,懒散
庸众驽散。——《荀子·脩身》。注:“散,不拘检者也。”
2、又如:懒散;散人(闲散无用或不为世用的人。后多指隐士);散袒(假日;消闲);散旦(散弹,散诞。舒散;不受拘束);散适(闲适);散闲(消遥自在,无拘无束);散宕(放逸);散懒(精神松散,行动散漫)
名词解释:
1、药粉
2、与散两钱服之。——《后汉书·华佗传》
3、又如:平胃散;麻沸散;散子(药面儿)
4、姓
3. 散的笔顺怎么写
散的笔顺:横、竖、竖、横、竖、横折钩、横、横、撇、横、撇、捺
散拼音:sàn、sǎn
释义:
散sàn
1、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
2、分布,分给:散布。散发(fā)。天女散花。
散sǎn
1、没有约束,松开: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
2、分开的,分离的: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散开[sàn kāi]
分散便餐吃完以后,老李一家就散开,各自消遣去了。
2、扩散[kuò sàn]
扩大散布。
3、驱散[qū sàn]
赶走,使散开。
4、飞散[fēi sàn]
(烟、雾等)在空中飘动着散开。
5、散步[sàn bù]
随便走走(作为一种休息方式)。
4. 舒服的书怎么写
舒服的舒写法如下: 基本释义: 1.展开,伸展:~展。
~畅。~张。
~卷(juǎn)。~适。
~心。 2.从容,缓慢:~缓。
3.姓。 详细释义: 舒 [Shū]〈名〉古国名 。
春秋时为徐所灭。后置县,故城在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姓舒 [shū]〈动〉(会意兼形声。
从舍,从予,予亦声。本义:伸展,舒展)同本义 舒,伸也。
——《说e68a84e799bee5baa631333365646262文》 匪安匪舒。——《诗·大雅·江汉》 舒,展也。
——《广雅》 舒勃,展也。东齐之间,凡展物谓之舒勃。
——《方言亢》 赢缩卷舒。——《淮南子·本经》。
注:“舒,散也。” 舒忧娱哀。
——《楚辞·怀沙》 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唐· 李朝威《柳毅传》 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
——《水浒传》 把拳头舒过来。——《儒林外史》 又如:舒卷(张开或卷起);舒手(松手;伸手);舒头(伸头);舒直立(伸腰直立);舒勃(开展,展开);舒眉(展眉。
快乐无忧的样子);舒啸(舒怀啸歌);舒筋活血(使筋肉舒适,血脉流通);舒启(伸展);舒达(伸展分布);舒布(展开;散布)展现 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当户照绸缪。——宋· 苏轼《浣溪沙》宣泄积滞,抒发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如:舒愤(抒发愤懑);舒忧(抒发忧思,忧虑);舒泄(抒发,发泄);舒和(抒发阳和之气);舒情(抒发情怀);舒泻(抒发,发泄)〈形〉 徐;迟缓;舒缓 舒,舒缓也。——《说文》 舒,缓也。
——《尔雅》 舒,迟也。——《广雅》 舒而脱脱兮。
——《诗·召南·野有死麕》 舒窈纠兮。——《诗·陈风·月出》。
传:“迟也。” 君子容舒迟。
——《礼记·玉藻》 又如:舒舒(缓慢的祥子);舒和(舒缓和顺);舒扬(举止从容不迫);舒暇(从容不迫貌);舒迟(犹舒徐。从容不迫貌);舒慢(迟缓懈怠);舒徐(自如;从容不迫)舒畅 宾客意少舒。
——林嗣环《口技》 又如:舒摊(舒适);舒怀(开怀;心情舒畅);舒舒(心胸安和宽广的样子)宽;广阔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水调歌头游泳》〈副〉 徐缓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组词:舒服 舒适 舒展 舒畅 舒张 舒活 舒心 舒坦 舒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