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疑义是什么意思
拼音:yí yì 词义:1.不了解或不理解的含义或道理。 2.有疑问。
疑义的运用:
1. 不了解或不理解的含义或道理。
《东观汉记·张纯传》:“时旧典多阙,每有疑义,辄以访 纯 ,自郊庙婚冠丧纪礼仪,多所正定。”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宋史·赵汝谈传》:“尝从 朱熹 订疑义十数条, 熹 嗟异之。”《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次日, 裴仲 到馆中探望,将胸中疑义,盘问 角哀 ,试他学问如何。”
2. 犹疑问。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助语用不字例》:“不者,弗也。自古及今,斯言未变,初无疑义。”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尔雅》为上古之书,确无疑义矣。” 鲁迅 《且介亭杂文·附记》:“《阿金》是写给《漫画生活》的……然则必须‘抽去’,已无疑义了。”
2.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现在的意识是:遇到非常优秀的文章大家共同阅读思考,品味出其中的奇妙。遇到不同的观点大家共同相互讨论分析。
古意是:
晋代著名的作家和诗人陶渊明,不愿意做官,四十一岁那年,便辞去“彭泽县令”的官职,回到柴桑老家(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隐居务农,过着田园生活。(参看“耕前锄后”)
四十六岁,他搬到南村去住。南村又名南里,在九江市郊,他的一些老朋友如殷景仁、颜延之等,都住在那里。这样,他在耕作之余,就有更多的机会和老朋友们相聚,谈论诗文。搬家之初,他曾写了两首《移居》诗,第一首的原文是: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诗的大意是:早想住到南村来,不是为了要挑什么好宅院;知道这里住着不少心地纯朴的人,愿意同他们度过每一个早晨和夜晚。这个念头已经有了好多年,今天才算把这件大事办完。简朴的屋子何必求大,只要够摆床铺就能心安。邻居老朋友经常来我这里,谈谈过去的事情,人人畅所欲言;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这是作者写搬家以后和知心朋友朝夕欢叙的情景。
诗的末后两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后来流传演化而为成语“赏奇析疑”和“奇文共赏”。“赏奇析疑”和原诗意思一样,形容欣赏诗文、分析疑难。“奇文共赏”却和原诗的意思不同了,含有奚落和讥讽的语气,凡是故意把不通的、可笑的文字公之于众,让大家一起来贬斥,讥刺为“奇文共赏”。
3. 关于质疑的作文怎么写
学贵质疑
人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学识,用之于我们的事业。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际的,知识也是无止境的。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则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就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如果哥白尼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也不会有“日心说”的创立。所以说,只有“疑”才能使得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的基础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达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随“贝格尔”号帆船环球旅行五年,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察和研究了无数的地质资料,经过综合探讨之后,才向根深蒂固的“特创论”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一场真理对谬误的挑战,其结果自然是真理胜利。可见,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可是我们有许多青年,他们不善于发现。他们相信,凡是书上写的便是正确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发现,更不可能有什么创见。他们对于社会的进步没什么贡献,还可能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人类的文明就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必须提倡怀疑精神。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曾通过《狂人日记》倡导这一种精神。如今,历史的年轮已转过一周又一周,我们也早该拿起反向思维这把钢枪,作为我们向科学进军的武器了。
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对他的学生说:“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这句话对我们也同样适用。我们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而且要质疑、探疑。这才是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年轻的朋友们,勇敢地拿起这把钥匙,去打开科学的大门吧!
4. 疑字笔画笔顺怎么写
一、“疑”的笔画顺序:撇、竖弯钩、撇、横、横、撇、点、横钩、点、横钩、竖、横、撇、捺。
二、“疑”的笔顺图解:
三、“疑”的读音:nǐ、yí
四、“疑”的基本字义:
(1)读作 yí
1、不信,猜度(duó):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
2、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
(2)读作 nǐ
1、安定,止息。
2、古同“拟”,比拟。
扩展资料
一、组词:忧疑、疑端、疑迟、稽疑、疑城、疑怪、游疑、疑讶、疑谜、矜疑、疑罪、疑误、危疑、疑结、心疑、疑网、疑思、疑迷、迷疑、传疑、见疑、疑贰、疑隙、前疑、涉疑、疑事、相疑、疑冰、多疑、疑战、疑谋。
二、词语解释:
1、忧疑 [ yōu yí ]
忧虑疑惧。
2、疑罪 [ yí zuì ]
证据不足,难以量刑之罪。
3、疑法 [ yí fǎ ]
疑难案件。亦指审判疑难案件。
4、疑经 [ yí jīng ]
有伪托嫌疑的佛教经典;怀疑经旨的传统解说。
5、疑冰 [ yí bīng ]
引例中夏虫指生长在夏天的昆虫,天一冷就死去,因此不知冰为何物,却主观地怀疑冰的存在,故用以喻无知而妄加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