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三.五字成语
1、安乐窝:泛称安逸的住处。
2、杯中物:杯子中的东西,指酒。杜甫有诗云:“赖有杯中物,还同海上鸥。”
3、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4、杵臼交:杵臼,舂东西的木棒与石臼。
后称交友不嫌贫贱。 5、掉书袋:掉弄书袋,指言谈中喜欢用书上的文字或成句。
6、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7、恶作剧:过分地戏耍捉弄人。
8、耳边风:从耳朵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 9、父母官:古时对州县官的称呼。
10、父母国:古时称自己出生的国家。 11、父子兵:上下关系亲如一家的军队。
12、风马牛:即风马牛不相及,喻指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13、黄粱梦:唐朝沈既济《枕中记》中记载,卢生在梦中享尽富贵荣华,等到醒来,主人蒸的黄粱还没有成熟,所以称黄粱梦。比喻虚幻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犹如一梦。
14、紧箍咒:《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传授给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后来比喻束缚人的框框。 15、九回肠:形容胸间的愁闷、痛苦已到了极点。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写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16、口头禅:原指不懂佛教、禅理,只会袭用禅家套语作为谈话资料。
后泛指经常挂在嘴上而没有实际上意义的词语。 17、每事问:遇事多做调查研究。
陶行知有诗《每事问》云:“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18、闷葫芦:难以猜破的哑谜,弄不清楚的事情。
19、门外汉:指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的外行。 20、绵里针: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
也比喻小心珍护。 21、迷魂汤:迷信的人指地狱中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
比喻迷惑人的话语或行为。 22、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23、莫须有:意思是“也许有”。后来指凭空捏造罪名。
24、马后炮: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 25、马前卒:旧时指在车马前供奔走使役的人,后多用以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
26、鸟兽散:人群象鸟兽般一哄而散。 27、牛马走:本意是指在皇帝前如牛马奔走的人。
常用作自称的谦词。 28、破天荒:指从未有过的事。
29、敲边鼓:意思是从旁帮腔。 30、敲门砖:拣砖头敲门,门开后即弃砖。
比喻猎取功名的工具,功名到手即可抛弃。 31、敲竹杠:借故欺诈或要挟,以骗取财物。
32、清君侧: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 33、绕指柔:原意自喻英雄失志,俯仰由人。
后来亦借以形容柔软。 34、杀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
比喻败坏兴致。宋朝苏东坡诗《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云:“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
35、狮子吼:佛教徒比喻佛祖讲经,如雷震天地。 36、忘年交:指忘记年龄的交友。
即不拘年岁行辈的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37、无底洞:比喻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望。
38、想当然:据推想,应当是这样。现在大多指凭主观想象认为如此,与事实并不相合。
39、一溜烟:形容跑得很快。 40、一窝风: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41、一言堂:原来是旧时商店挂的匾额,表示买卖公平不二价。后用以反映领导作风不民主,一个人说了算。
42、眼中钉:比喻极其厌恶憎恨的人。 43、应声虫:随声而应的虫。
比喻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44、执牛耳:古代诸侯歃血为盟,割牛耳取血,盛牛耳于珠盘,由主盟者执盘,因称主盟者为“执牛耳”。
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45、直如弦:像弓弦一样的正直。
《后汉书·五行志》记载了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参考资料:/z/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04一心挂两头 一去不复返 一百二十行 一字长蛇阵 一言以蔽之 一言抄百种 一沐三捉发 一举手之劳 一退六二五 一棒一条痕 一棍打一船 十万八千里 十年九不遇 十指有长短 八字没一撇 下笔如有神 三年不窥园 久旱逢甘雨 千里送鹅毛 习惯成自然 女大十八变 女大不中留 天下无难事 天子无戏言 天下第一号 天高皇帝远 不食烟火食 不能赞一词 不打不相识 日久见人心 日近长安远 火上无冰凌 文齐武不齐 水火不相容 水底涝月亮 渴望不可及 世上无难事 功到自然成 平地一声雷 平原十日饭 东风射马耳 东西南北人 汉贼不两立 礼多人不怪 礼轻情义重 旧瓶装新酒 民以食为天 夹袋中人物 岁月不待人 先下手为强 后浪推前浪 行行出状元 众怒如水火 自以为得计 欢娱嫌夜短 更上一层楼 花无百日红 步步生莲花 时势造英雄 私仇不及公 庐山正面目 快刀斩乱麻 苛政猛与虎 版版六十四 饱暖生淫欲 依样画葫芦 贫贱不能移 物不平则鸣 物依稀为贵 狗咬吕洞宾 贪多嚼不烂 盲人骑瞎马 空口说白话 驽马恋栈豆 树倒猢狲散 贵人多忘事 独木不成林 恨铁不成钢 桃李满天下 捉将官里去 恶事行千里 顾三不顾四 顾前不顾后 蚍蜉撼大树 读书破万卷 病急乱投医 疾风扫落叶 疾风知劲草 家丑不外扬 家书抵万金 眼不见为净 猕猴骑土牛 祭神如神在 象煞有介事 鹿死不择音 惟有读书高 替古人耽忧 猢狲入布袋 惺惺惜惺惺 富贵不能淫 道三不道两 谩上不谩下 墙倒众人推 疑心生暗鬼 慷他人之慨 漏翁沃焦釜 篱牢犬不入 。
2. 三字成语五字成语各写三个
三字成语:
擎天柱、
空城计、
救世主、
丑八怪、
美人计、
里程碑、
败家子、
打擂台、
清一色、
守财奴、
破天荒、
莫须有、
急先锋、
吝啬鬼、
口头禅、
太上皇、
紧箍咒、
肉中刺、
铁公鸡、
母夜叉、
忘年交、
单相思、
清君侧、
跑龙套、
执牛耳、
笑面虎、
东道主、
试金石、
敲竹杠、
掉书袋、
一言堂、
替罪羊、
狗腿子、
下马威、
二流子、
一字师、
一窝蜂、
五字成语:
盘古开天地、
苛政猛于虎、
富贵不能淫、
周瑜打黄盖、
二桃杀三士、
桃李满天下、
一物降一物、
温良恭俭让、
十八般武艺、
鲤鱼跳龙门、
饱暖思淫欲、
狗咬吕洞宾、
疾风知劲草、
三下五除二、
如律令、
三思而后行、
二一添作五、
床头捉刀人、
一言以蔽之、
防患于未然、
赶鸭子上架、
行行出状元、
秋风扫落叶、
人不可貌相、
树倒猢狲散
3. 三字的繁体字写法有哪些
三【sān】
笔划
3
五笔
DGGG
部首
一
结构
单一结构
五行
金
笔顺
横、横、横
【释义】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详细释义
〈数〉
2.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3.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4.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
5. 表示多数或多次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6.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
7. 三倍。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
〈名〉
8.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9. 指君、父、师。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10. 指天、地、人。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
11. 指三皇。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12. 指三颗星
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
13.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
14.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15. 姓
4. 多的三字格怎么写
三字格:恶作剧 紧箍咒 里程碑
五字格:版版六十四 兵败如山倒 不吃烟火食 布袋里老鸦 八九不离十 杯酒释兵权 病急乱投医 饱暖思淫欲 冰炭不同器 八字没一撇 船多不碍路 独木不成林 单丝不成线 打鸭惊鸳鸯 赶鸭子上架 富贵不能淫 观今宜鉴古 隔山买老牛 更上一层楼 行行出状元 何乐而不为 后浪推前浪 慷他人之慨 疾风知劲草 疾风扫秋叶
六字格:哀莫大于心死 爱博而情不专 不登大雅之堂 不得已而为之 不费吹灰之力 不法古不修今 不分青红皂白 不可同日而语 百闻不如一见 百星不如一月 表壮不如里壮 卑之无甚高论 吃不了兜着走 陈谷子烂芝麻 嗔拳不打笑面 吹皱一池春水 东风压倒西风 打肿脸充胖子 丹之所藏者赤 耳闻不如目见 放长线钓大鱼 风马牛不相及 割鸡焉用牛刀 敢怒而不敢言 顾左右而言他 化干戈为玉帛 河海不择细流 惶惶不可终日 家丑不可外扬 鸡蛋里找骨头 可望而不可即
七字格: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看僧面看佛面 拔了萝卜地皮宽 闭塞眼睛捉麻雀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以一眚掩大德 此地无银三百两 船到江心补漏迟 朝里无人莫做官 初生牛犊不怕虎 道不同不相为谋 当面输心背面笑 打破沙锅问到底 得饶人处且饶人 多行不义必自毙 放之四海而皆准 黑云压城城欲摧 好汉不吃眼前亏 画虎画皮难画骨 好心做了驴肝肺
5. 三什么五什么(一个成语) 填的字要是近义词
大概找到这么几个,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番五次 番:遍数。一再,多次。
三坟五典 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
三纲五常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后借指远古时代。
三令五申 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
三牲五鼎 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三智五猜 比喻用尽心思,多方猜测。
三差五错 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
三朝五日 指三、五天。
三环五扣 形容捆绑结实。
三回五次 指多次。
三荤五厌 泛指荤腥食物。
三江五湖 ①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称。
三贞五烈 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同“三贞九烈”。
三年五载 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指多年。
三山五岳 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6. 你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笔顺一个写三遍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笔顺,分别如下(一个写三遍,可以按照每个字的笔顺都写三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