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用英语怎么写
8:05用英语表示为:
eight five/five past ten.
扩展:
英语的时间表示方法
所有的时间都可以用“小时 + 分钟”直接读:
6:10 six ten、8:30 eight thirty、2:40 two forty
如果所表述的时间在半小时之内,可以用“分钟 + past + 小时”:
6:10 ten past six、4:20 twenty past four、10:25 twenty-five past ten
如果所表述的时间在半小时之外,可以用“(相差的)分钟 + to + (下一)小时”: 10:35 twenty-five to eleven、5:50 ten to six、9:49 eleven to ten
如果所表述的时间恰好为半小时,可以用“half + past + 小时”:
11:30 half past eleven、2:30 half past two
如果所表述的分钟和15有关,就有三种表达法:
(15分钟又叫一刻钟:a quarter)
9:15 - nine fifteen fifteen past nine a quarter past nine
3:45 - three forty-five fifteen to four a quarter to four
整点:
现在是两点整。
It's two.、It's two o'clock.、It's two o'clock sharp.、It's two o'clock on the dot.、It's two o'clock on the nose.、It's exactly two o'clock.
另外英语中的 noon 和 midnight 可分别直接表示白天和夜晚的12点:
It's (twelve) noon. 现在是中午十二点。 It's (twelve) midnight. 现在是半夜零点。
大约时间:
It's almost two. 马上到两点了。、It's not quite two. 还不到两点。、It's just after two. 刚过两点。
若想表明是上午,可在时间后加上a.m.,如:
thirteen past six a.m.(上午六点十三分)。
若想表明是下午,可在时间后加上p.m.,如:
four o'clock p.m.(下午四点)。
下面请看几个具体实例:
1. It's nine forty-five. (It's a quarter to ten.)
2. It's two seventeen. (It's seventeen past two.)
3. It's three. (It's three o'clock.)
4. It's nine thirty. (It's half past nine.)
5. It's six fifteen. (It's a quarter past six.)
6. It's three fifty. (It's ten to four.)
2. 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学习目标解读 熟知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恰当运用它们表述、说明历史事件。 区分历史叙述和文学作品的差别,知道获取历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径及其功用。 区分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解释它们各自的意义和功用,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论述问题。 1、了解公元纪年、干支纪年、朝代、国号、年代、时代、世纪等表示时间的特定词汇,能够表述、说明和辨识历史事件,初步形成历史时序概念。 2、认识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等不同类型的历史资料,理解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的作用。知道在认识历史现象、评述历史事件和人物时,必须依据可靠的证据,获取、辨识真实的历史信息。 3、在具体的实例中,领会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不同价值。 4、尝试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方法收集、分析不同资料。 第2课时 认识不同类型的资料 分辨史料的价值 一、自主学习 1、了解历史必须依靠历史资料,我们可借助的资料大致可分为
、
和口述资料。 2、实物资料主要是指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遗存,如
、
、出土文物等。人们可以通过实物资料来
3、。口述资料是指人们口头讲述并被
的资料,包括
、
、
、回忆录、采访记等。 二、合作学习 1、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你认为哪个最可信,哪个最不可信?为什么?口述资料在什么情况下很重要? 2、请将下列资料分类: 北京人头盖骨、古埃及壁画、米诺斯王宫遗址、尧舜禹的传说、古埃及的纸草文书、甲骨文、明长城、《史记》 文献资料: 实物资料: 口述资料: 3、历史资料(史料)"就是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根据史料价值,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资料(primary source)以及第二手资料 (secondary source)。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但二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例如史记,如果是涉及到西汉时期,那么
就是第一手资料;如果是涉及到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西汉以前的,就是第二手资料)。一般中文所称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资料而言。第一手资料有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 下列资料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 (1)古埃及法老木乃伊 (2)《论语》 (3)牛郎织女 (4)档案 (5)秦始皇陵兵马俑 (6)奇琴伊察观象台 (7)明长城 (8)女娲补天 (9)《资治通鉴》 (10)日记
3. 汉字大写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等怎么写
1、五十,伍拾;
2、六十,陆拾;
3、七十,柒拾;
4、八十,捌拾;
5、九十,玖拾;
6、一百,壹佰。
中文数字,是中文使用的数字系统。在阿拉伯数字传入前广泛使用。如今,在计算中使用渐少。中文数字同时的书写与口述是相同的。故此与阿拉伯数字不同,中文数字并没有使用位置来代表数值。
不管是阿拉伯数字(1、2、3……), 还是汉字小写数码(一、二、三……), 由于笔画简单,容易被涂改伪篡。
所以一般文书和商业财务票据上的数字都要采用汉字数码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兆”本身笔画已经比较复杂,使用机会也少,没有必要再用别的字代替)。
扩展资料:
大写规则:
1、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2、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写"整"(或"正")字。
3、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
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在票据和结算凭证大写金额栏内不得预印固定的"仟、佰、拾、万、仟、佰、拾、元、角、分"字样。
4、阿拉伯数字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时,中文大写应按照汉语语言规律、金额数字构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进行书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写数字
4. “后来”的繁体字怎么写
“后来”的繁体字如下:
后来:[ hòu lái ]
释义:属于随后的时间或时期的;继…之后出现的。
例句:后来怎么样?
后的字形演变:
来的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
1、文言版《说文解字》:后,迟也。从幺夊者,后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后,步伐迟缓而滞后。字形采用“幺、夊”会义,表示的正是“后”的意思。
2、文言版《说文解字》: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一来二峰,象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
白话版《说文解字》:来,周代先人所接受的西域瑞麦。一支来麦有二支麦峰(指篆文字形中的),象麦子的芒刺形状。它是上天送来的宝贵礼物,所以称这种庄稼为“行来”的“来”。
相关词汇解释:
1、前后[qián hòu]
比某一特定时间稍早或稍晚的一段时间:国庆节前后。
2、后果[hòu guǒ]
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后果堪虑。
3、幕后[mù hòu]
舞台帐幕的后面。多比喻背着人暗中活动的地方:幕后操纵。
4、从来[cóng lái]
从过去到现在(多用于否定式):这种事我从来没听说过。
5、来自[lái zì]
表示来源,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过赋与、移转、演绎、模仿或再生而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