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两个字 篆书体怎么写
书字的篆书体写法如下图:
画字的篆书体写法如下图:
书画读音:[ shū huà ]
释义:作为艺术品供人欣赏的书法和绘画:~展览会。
出处: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一:“正屋和偏房的小堂屋,四壁全为各种木镌的书画和匾额所布满。”
书拼音:shū
释义:
1.写字;记录;书写:~法。大~特~。振笔直~。
2.字体:楷~。隶~。
3.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一部~。一套~。丛~。新~。古~。~店。
4.书信:家~。~札。
5.文件:证~。保证~。说明~。挑战~。白皮~。
6.姓。
画拼音:huà
释义:
1.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山水。~人像。~画儿。
2.画成的艺术品:年~。壁~。油~。风景~。一幅(张)~儿。
3.用画儿装饰的:~屏。~堂。~栋雕梁。
4.姓。
5.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线。~押。~到。~十字。
6.汉字的一笔叫一画:笔~。“天”字四~。
7.汉字的一横叫一画。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看书
[kàn shū]
读书。
2.草书
[cǎo shū]
汉字字体之一。字形比隶、楷简化,笔画牵连曲折,便于迅速书写。从汉代以来,体势屡有变迁,有章草、今草、狂草、行草等。
3.书本
[shū běn]
(总称):~知识。
4.藏书
[cáng shū]
收藏图书。也指收藏的图书。
5.书包
[shū bāo]
布或皮革等制成的袋子,主要供学生上学时装书籍、文具用。
6.说书
[shuō shū]
一部分曲艺的俗称。一般指只说不唱的曲艺,如宋代的讲史、元代的平话,以及现代的苏州评话、北方评书等。有时也兼指某些有说有唱的曲艺,如苏州弹词等。
7.书房
[shū fáng]
读书写字用的房间。
2. “书画”二字的繁体字笔顺怎么写
书:shū 、见“书”。
笔画数:10;
部首:曰;
笔顺编号:横折、横、横、竖、横、横、竖、横折、横、横。
畵:huà 见“画”。
笔划:13;
部首:田;
结构:上下结构;
笔顺:横折、横、横、横、竖、横、竖、横折、横、竖、横、竖折/竖弯、竖。
书画:shū huà
书法与绘画等艺术作品。新唐书.卷八十一.三宗诸子传.惠文太子范传:「又聚书画,皆世所珍者。」唐.杜甫.观薛少保书画壁诗:「惜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近字画写字和画图。
近义词:字画
例句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隶书“朱子治家格言”入编中华书画宝典。
自幼得外祖父华翼纶亲授,曾以书画受知于张之洞,入两湖总督幕。
盛伯熙也是收藏大家,所收金石碑帖和书画堪称一时之冠。
客居南园的书画家王征来自洛阳,酷爱书画,砚耕不辍。
二届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展”,获优秀奖。
怀化辰溪书画童年师生家长喜迎“六一”。
中国图书、日历总汇、中国邮票、名家书画、文房四宝、书签剪纸。
王瑞林荷花专题书画作品展在京隆重开幕。
书画颇自矜贵,一缣半素士大夫争宝之。
专业书画篆刻家、古埙艺术家。
当然,公余之暇,潜心于书画以自遣,还是没有疑问的。
“指笔兼擅,书画并妙书贺之海同学画展揭幕”。
尹沧海的书画作品闲放中见整肃,意到笔随,于平淡中寓天趣。
老先生的书画篆刻作品真是自出机杼、惊时动俗啊!
参考资料
阿凡题:/hanyu/cn-dict/profile/4190eaf5db7db2773b0de9e5ea6f4a9d
3. 书画繁体字怎么写
书画繁体字如图。
1. 书画是书法和绘画的总称,也称字画,尤专指东亚传统的书法和绘画。由于东亚作画传统以墨为主,并辅以书法题字,因此两者经常并称。
2. 而书画家(Painter-calligrapher)就是指同时从事书画艺术的专门人士。书,即是俗话说的所谓的字,但不是一般人写的字,一般写字,只求正确无讹,在应用上不发生错误即可。
3. 倘若图书馆和博物馆把一般人写的字收藏起来,没有这个必要。图书馆和博物馆要保存的是字中的珍品。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写的真迹,在写字技巧上有很多创造或独具一格的,我们称之为书法艺术。
4. 书画的仗量单位是市尺,按面积每平方市尺多少元计算,现在仗量工具一般是用钢卷尺,以米为单位,那么仗量后要进行换算,一般保存小数点后二位数。
4. 书画的繁体字怎么写
书画的繁体字如下:书画:[ shū huà ] 解释:作为艺术品的书法和绘画。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一复:“正屋和偏房的小堂屋,四壁全为各种木镌的书画和匾额所布满。”书的造字本义:动词,手执毛笔,写写画画。
字形演变:画的造字本义:动词,用毛笔描绘地图,显示地界。字形演变:扩展资料:说文解字制:1、文言版《说文解字》bai:书,箸也。
从聿,者声。白话版《说文解字》:书,以竹筷为笔。
字形采用“聿”作边旁,采用“者”作声旁。2、文言版《说文解字》:画,界也。
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
凡画之属皆从画。白话版《说文解字》:画,用笔划定边界线。
字形像田畴四边的界线。聿,表示用以画界的笔du。
所有与画相关的字,都采用“画”作边旁。相关词汇解释:1、书包[shū bāo] 布或皮革等制成的袋子,主要供学生上学时装书籍、文具zhi用。
2、书房[shū fáng] 读书写字用的房间。3、说书[shuō shū] 一部分曲艺的俗称。
一般指只说不唱的曲艺,如宋代的讲史、元代的平话,以及现代的苏州评话、北方评书等。4、画本[huà běn] 绘画的范本。
5、贴画[tiē huà] 贴在墙上的年画、宣传画等:百寿图dao贴画。
5. 左奇拼音怎么写
左奇的拼音写作:zuǒ qí
解释:
左奇,1957年生于江西永新,教育之余自学书画,得尹承志先生不少教益,后入北京书院从王文芳先生专习山水。
左
读音:[zuǒ]
部首:工
五笔:DAF
释义:1.面向南时,东的一边,与“右”相对。 2.地理上指东方。3.指政治思想上进步或超过现实条件许可的过头思想和行动。4.斜,偏,差错。5.降低官职。6.古同“佐”,佐证。7.姓。
奇
读音:[qí][jī]
部首:大
五笔:DSKF
释义:[qí]:1.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 2.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3.惊异,引以为奇。[ jī ]1.数目不成双的,与“偶”相对。2.零数。
6. 王垿的拼音拼音怎么写
王垿
读音:wáng xù
王垿(1857-1933),书法家。字爵生、觉生,号杏村、杏坊,晚号昌阳寄叟。山东莱阳蚬子湾王氏人。翰林王兰升次子,资秉绝伦,文辞壮丽。光绪己卯年举于乡(1879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兄长塾庚寅进士,同官翰林,一时有郊祁之目(宋代宋郊、宋祁同时中进士,做显官,后称兄弟并美为郊祁)。历充国史馆协修、文渊阁校理。甲午大考二等。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因他在1894年大考翰詹时得第二名,一年后转左春坊左赞善,以后又升为右春坊中允、翰林院侍讲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1900年7月,八国联军进逼通州,其护驾西行。至西安,遂升国子监祭酒,1901年冬慈禧返京,清廷赏护行人员,王垿被赏戴花翎。1903年授河南学政,督学河南兼授翰林院学士,后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1907年又署法部右侍郎兼实录馆副总裁,为光绪写《实录》。辛亥革命后,1912年王垿欲回莱阳,因天津兵变,路途受阻,又闻莱阳也哗变,遂至青岛定居,因思念故里,遂将居所称为“寄庐”。
7. 翰墨的读音和部首
翰墨拼音:
[hàn mò]
[释义] 原指笔、墨,借指文章、书画
翰部首:
羽
[拼音] [hàn]
[释义] 1.长而坚硬的羽毛:理翩振~。 2.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苑。~墨(笔墨,借指诗文书画)。~藻。
墨部首:
土
[拼音] [mò]
[释义] 1.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一锭~。~汁。~盒。~迹。~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 2.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水。油~。粉~登场。 3.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黑。~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镜。~绿。~菊。~晶(黑色的水晶)。 4.贪污:贪~。~吏。 5.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刑。 6.姓。 7.古同“默”,缄默。
8. 琴的全拼音大写
琴的全拼音大写QIN
琴
拼音: qín , 笔划: 12
部首: 王 五笔: ggwn
基本解释:琴
qín
古代弦乐器,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琴瑟。琴曲。琴师。琴意。抚琴。琴棋书画。
某些乐器的统称:钢琴。月琴。胡琴。口琴。竖琴。小提琴。琴书(曲艺的一种)。弹(tán )琴。
笔画数:12;
部首:王;
9. 好看的书画怎么写
行书,兰亭序 楷书,玄秘塔碑 草书,章草,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 今草,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 狂草,张旭《肚痛帖》等帖和怀素《自叙帖》 隶书,《张迁碑》、《曹全碑》 篆书, 大篆----------- '大篆'的代表作品,有《石鼓文》和《秦公簋》铭文等 "籀篆"《史籀篇》 金文 :《金文篇》 小篆 玉筋篆,《泰山》、《峄山》、《琅琊台》《仓颉篇》 铁线篆,唐·李阳冰《谦卦碑》 夏篆,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 秦篆,《峄山》、《琅琊台 国画 国画,又称“中国画”,古时称为丹青,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
主要指以毛笔、墨、国画颜料等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其重神似不重形似,重意境不重场景的一中画。
人物画, 动物 山水 国画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