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的部首是什么
西,部首:覀,部外笔画:0,总笔画:6.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西(xī),汉语汉字,常作为方位词使用,意指西方,西面。有名词、动词、状词等词性。
动
1、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小篆字形如右图。)“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2、同本义。
西,鸟在巢上,象形。——东汉·许慎《说文》
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
又如:西迟(游息,流连。)同栖迟。
3、状词:向西。
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朕宽东顾,尔无西归。―― 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
又如:西上(向西去);西驾(皇帝的车驾西行);西夕(太阳西下而天黑)。
名
1、方位词。日落的方向,西方。
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说文》
王用享于西山。——《易·随》
宅西。——《书·尧典》
以白琥礼西方。——《周礼·大宗伯》
赵王因起兵南戍 韩梁之西边。——《战国策·赵策一》
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仪礼·丧服》
公(袁可立)以己丑理苏郡,乙未入西台。——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又如:西班(武官。唐凡朝会,武官班于西);各奔西东(各奔前程);西帮(经营钱庄业的山西人);西都(古指洛阳);西裔(西部边远地区);西牛贺洲(佛经中四大部洲之一,在西方)。
2、古称西边的邻国。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唐·皎然《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
又如:西僧(西蕃僧人);西人(宋时指西夏人)。
3、现代我国称欧美为“西洋”或“泰西”,简称“西”。
初中西不睦,地方官出示,禁止华人受雇外洋,供其服役。—— 清·夏燮《粤民义师记》
又如:西珠(西洋商人贩运到中国来的珍珠);西番柿子(番茄)。
4、西天的简称。佛经中指佛祖所在之处为极乐世界,也叫“西天”。如:西土(指佛教发源地印度。印度古称天竺,因在中国之西,故称);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5、复姓。如:西乞;西王;西宫;西郭。
6、姓氏。
西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通州,黑龙江哈尔滨,山东广饶,河南尉氏,河北辛集,河北唐山遵化,河北保定宋家桥,天津,安徽砀山,山东临朐、胶州、昌乐、平度、龙口,内蒙古赤峰,山西太原、运城,湖北利川,湖南芷江,广东新会,新疆塔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仡佬族姓氏。宋代有西达,邵武推官;元代有西汉杰,封南阳郡侯;明代有西鸣岐;又有西管,都指挥;又有西华,府通判。
2. 西字的偏旁有哪些字
西字的偏旁有:要、栗、票、覃、粟等。
详细解释:
一:要:[ yào ] [ yāo ]
基本解释
要[yào]
1. 索取 :要账。要价。
2. 希望,想 :要强。要好。
3. 请求 :她要我给她读报。
4. 重大,值得重视的 :重要。
要[yāo]
1. 求,有所倚仗而强求 :要求。要挟。
2. 姓
二:栗[ lì ]
基本解释
1. 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 :栗色。
2. 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 :战栗。
3. 姓。
三:票[ piào ] [ piāo ]
基本解释
票[piào]
1. 纸币,通货 :钞票。票子。
2. 印的或写的凭证 :票据。票证。
3. 非职业演戏 :票戏。票友。
4. 量词,相当于“批” :一票货物。
5. 被匪绑架做抵押的人 :绑票儿。
票[piāo]
古同“飘”,随风摆动飞扬。
四:覃[ qín ] [ tán ]
基本解释
覃[qín]
姓。
覃[tán]
1. 深广 :覃思。
2. 延长,延及 :覃恩。
3. 姓。
五:粟[ sù ]
基本解释
1.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 :粟子。
2. 古代泛称谷类 :重(zhòng)农贵粟。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