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沸泉”
海南省万宁县北知大黎族苗族地区,有一处温泉,只要遇上烟雾就会“沸腾”。这处温泉共有泉眼数十个。主泉坐落在一条宽5米、长40多米的山沟里,其余副泉则分布在东、南、西三面的山腰上。泉水汇成两道细流流人附近的龙尾河,使龙尾河长30米的河面,在早,晨、黄昏的阴天,都覆盖着弥漫的水蒸气。
这处温泉有个奇怪的现象,如果该泉附近连续道受到噪音的影响,特别是把点燃的香火或其他烟火,放在任何一个泉眼之上连续盘施几分钟后,附近的所有泉眼都冒出连版环般的气泡,并发出“啧啧”的微音,泉水也随着滚动起来,其状如汤沸,涌出的水量也明显增加,水温也从50摄氏度上升到75摄氏度以上。这时,整个泉面,甚至整条山权沟都弥漫着强烈硫磺味的水蒸气。如果继续对泉眼施加影响,这种奇特的现象就会继续存在。对这种奇特现象,目前尚未找出形成的原因。
2. 沸的笔画顺序怎么写
“沸”字共8划,笔画顺序为点、点、提、横折、横、竖折折钩、撇、竖。
释义 〈形〉 (形声。从水,弗声。
本义:泉水大量涌出的样子)同本义 沸,滭沸滥泉也。——《说文》。
按,涌出之貌。 觱沸槛泉。
——《诗·小雅·采菽》 百川沸腾。——《诗·小雅·十月之交》 愤泉秋沸。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又如:沸沸(翻滚涌现的样子;行事迅速果断的样子);沸射(喷射);沸然(水腾涌的样子)水波翻涌的样子 宫殿摆簸,云烟沸涌。——唐·李朝威《柳毅传》又如:沸波(鸟名。
即鱼鹰。因俯冲食水中鱼时扬起波浪);沸渭(水翻腾奔涌的样子);沸泻(水流翻滚奔腾)名声很响,影响很大。
如:沸传(盛名远扬)杂乱,纷乱。如:沸乱(纷乱;烦乱);沸羹(比喻动荡混乱的局势)〈动〉 把水烧开;沸腾 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又如:沸煎(沸滚,沸腾翻滚);沸溢(水翻滚漫出);沸动(翻动)声音喧闹或嘈杂 沸乎暴怒。——司马相如《上林赋》 临河列阵,百余里中,钟鼓之声沸河动地。
——《晋书·刘曜载记》又如:沸喧(沸激。像滚水一样喧闹);沸耳(声音喧腾);沸聒(喧腾,嘈杂);沸闹(喧闹);沸稠(繁密喧腾)〈名〉 沸水 以指挠沸。
——《荀子·议兵》。
3. 沸字要怎么组词和造句
沸字有很多组词,比如糜沸、崩沸、焦沸、沸汤、沸稠、沸踊、沸乱、震沸、瀵沸、繁沸、沸扬、沸水、沸喧等。
沸字的拼音是[fèi],释义如下:
(1)开,滚,液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发生气泡,表面翻滚,变成蒸气。
(2)波涌的样子:沸郁(a.翻涌的样子;b.愤懑不平的样子)。
扩展资料:
一、糜沸
1、拼音:
mí fèi
2、释义:
比喻世事混乱之甚,如糜粥之沸于釡中。
3、造句:
现在处于麋沸之时,人心惶惶,四处都不安生。
二、崩沸
1、拼音:
bēng fèi
2、释义:
山崩河沸。喻社会动乱。
3、造句:
处于战乱时期,四周崩沸,老百姓没有好日子过。
三、沸腾
1、拼音:
fèi téng
2、释义:
水波翻涌。比喻情绪高涨或事物的蓬勃发。
3、造句:
听他一席话,我满腔的热血在沸腾。
四、沸汤
1、拼音:
fèi tāng
2、释义:
滚开的水。
3、造句:
小心沸汤,烫嘴,凉一会再喝。
五、沸稠
1、拼音:
fèi chóu
2、释义:
形容声音繁密喧腾。
3、造句:
长安城一片沸稠,好不热闹啊!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沸
百度百科-麋沸
百度百科-崩沸
百度百科-沸腾
百度百科-沸汤
百度百科-沸稠
4. 介绍沸泉.
贵德温泉远近闻名,南岸山坡一巨石上刻有“沸泉冬温”四字。
“沸泉”指扎仓温泉,位于河西乡扎仓沟口西南,距县城15公里,海拔2400米。整个泉区,夹峙在多拉山岩下,共有20多个涌泉,其中3处悬壁岩裂隙中喷流出来的,伴有有节奏的喷吐声。
各泉眼每昼夜中出水量240吨,总泄出量10公升/秒以上,天然热量890.4千卡/秒,温泉属于温型矿泉,最低温度57ج0C,最高温度92ج0C,泉区地表温度达33ج0C~47ج0C,沸泉口可煮鸡蛋、牛、羊肉,可沏茶,泉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经化验属弱碱性碳酸盐、硫化氢泉水,对于风湿劳损、神经疾患、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有一定疗效。藏族群众称扎仓温泉为“德什吉曲库”意即平安、幸福的热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