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龙字的拼音字母怎么写龙的拼音怎么写
一、龙字的拼音: lóng二、龙字的组词:龙龈、龙公、过龙、龙节、龙烛、龙物、浮龙、交龙、龙祠、龙胄、龙举、龙跳、洋龙、头龙、龙堆、两龙、骇龙、龙犀、龙墀、龙步。
三、龙字的基本字义: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4、姓。
扩展资料一、笔画顺序:横、撇、竖弯钩、撇、点。二、笔顺图解:三、词语解释:1、龙龈 [ lóng yín ]于琴尾端,用以承弦者。
2、两龙 [ liǎng lóng ]喻指两个豪杰。3、浮龙 [ fú lóng ]指航行的船。
4、龙胄 [ lóng zhòu ]龙的子孙。借指帝王和贵族后裔。
5、龙胄 [ lóng zhòu ]龙的子孙。借指帝王和贵族后裔。
2. 龙字的拼音字母怎么写龙的拼音怎么写
一、龙字的拼音: lóng
二、龙字的组词:龙龈、龙公、过龙、龙节、龙烛、龙物、浮龙、交龙、龙祠、龙胄、龙举、龙跳、洋龙、头龙、龙堆、两龙、骇龙、龙犀、龙墀、龙步。
三、龙字的基本字义: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
4、姓。
扩展资料
一、笔画顺序:横、撇、竖弯钩、撇、点。
二、笔顺图解:
三、词语解释:
1、龙龈 [ lóng yín ]
于琴尾端,用以承弦者。
2、两龙 [ liǎng lóng ]
喻指两个豪杰。
3、浮龙 [ fú lóng ]
指航行的船。
4、龙胄 [ lóng zhòu ]
龙的子孙。借指帝王和贵族后裔。
5、龙胄 [ lóng zhòu ]
龙的子孙。借指帝王和贵族后裔。
3. 古代的龙字怎么写
一、古代“龙”字的写法
龙,甲骨文=(辛,施刑,惩罚罪人)+(“虹”的竖写),表示像矗立的虹一样的神秘巨兽,它代表神的权威行刑杀伐,张着大口在天地间怒吼横行,吞噬一切有罪之人。这个恐怖的神兽,俗称“龙卷风”,现代科学称之为“热带气旋”,可在瞬间将人间变地狱。
简体甲骨文将矗立的虹简化成。有的甲骨文像身披麟甲、张开大口的吃人(辛,杀人)巨兽。有的甲骨文像深藏洞穴、张开大口的吃人(辛,杀人)巨蟒。
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口写成大口利齿的形状。有的金文误将大口利齿的写成“月”,并用“巳”(幼婴)代替扭曲的身躯形状,表示用幼婴献祭洞穴中吃人的神秘大蟒蛇。
有的金文加“兄”(即“祝”的本字,祭祀祈祷),强调以活婴献祭,祷告避灾。有的金文用“女”代替“巳”,表示用女童作牺牲品献祭。有的金文在“巳”(幼婴)上加“二”(多数),表示同时用多个幼童作牺牲品为天灾或大蛇献祭。
篆文用“三巳”代替金文字形中的“二巳”,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巳”写成了“匕”。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三匕”写成明确的“三巳”。
简体楷书省去正体楷书字形的左边,并依据草书字形的右边部分,将楷书字形右边的(三巳)简化成——龙。也就是说,正体楷书“龙”是“辛、口、虫、三、巳”的会义结构;而简体楷书“龙”是“三巳”的会义结构。
二、造字本义
名词,远古先民用幼童**作牺牲品献祭的热带气旋灾难或吃人的大蟒蛇。
文言版《说文解字》: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凡龙之属皆从龙。
白话版《说文解字》:龙,鳞甲动物之王。能变暗,能变亮,能变细,能变大,能变短,能变长;春分时刻而登天,秋分时刻而潜渊。字形采用“肉”作边
旁,一副飞腾造型,以有所省略的“童”作声旁。所有与龙相关的字,都采用“龙”作边旁。
扩展资料
“龙”的组词
一、龙虾 [ lóng xiā ]
节肢动物。体粗壮,圆柱形而略扁平,长30厘米以上,色鲜艳,常有美丽斑纹。头胸甲坚硬多棘,两对触角很发达,腹部较短。栖息于海底,肉味鲜美,是名贵的经济虾类。
二、喜得龙子 [ xǐ de lóng zǐ
非常高兴妻子生了一个儿子,“龙子''一词一般是对长辈,富贵人家得子的尊称。
三、群龙之首 [ qún lóng zhī shǒu ]
一群精明强干人中的头儿。
四、人中龙凤 [ rén zhōng lóng fèng ]
指人中豪杰的意思。
五、龙颜大悦 [ lóng yán dà yuè ]
龙颜:旧时相术家谓额头隆起为龙颜,后指皇帝的面孔。大悦:心情非常愉快。从皇帝的脸上看出皇帝心情非常愉快。意思:皇帝很高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 (汉字)
4. 龙字行书怎么写 龙字行书写法图片大全
龙 王羲之行书写法:
龙 毛笔行书(繁体):
龙 毛笔行书(简体):
龙 硬笔行书写法:
5. 四个龙的字怎么写的
于光远在《咬文嚼字》2002年N期上撰文认为:汉字笔画最多的当是由四个“龙”组成的合字。
查《字汇·字汇补》(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6版)知:这个字“知孑切”读“折”音,意为“多言也”。
最新出版的修订本《汉语大词典》收录了4个繁体龙字合并的字,共有64画,是我国汉字中笔画最多的。以前出版的《汉语大字典》只收录了两个繁体龙字合并的字。但《中华大字典》、《字汇和字汇补》和《康熙字典补》中均收录了字。
《汉语大字典》解释此字说:二龙、三龙均音dá,龙行貌。四龙音zhé,义为“唠唠叨叨,话多”,并认为四龙是“”的异体字。《说文·言部》:“,一曰言不止也。”(据《咬文嚼字》)
这个字打不出来,具体请见:
http://140.111.1.40/sword/swordc/sc18365/c18365.jpg